读进悟出——语文学习的真谛
(一)理论根源
培养听、说、读、写水平,一直是语文学习基本的要素,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然而分。按照系统论和思维观的内容,“听、读”应该是知识输入的过程;“说、写”应该是水平输出的过程。实现这两个过程及其深加工,也就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那么,“读进悟出”则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读进”是指学生依托文本,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是“跳进圈子”;“悟出”是指学生在领悟文本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更多收获,是“跳出圈子,再看圈子。”
一进一出,正是学思结合的极好体现。先贤圣人孔子早就有过精辟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代著名哲学家胡绳在《想和做》一文中,也列举驴子拉磨的实例,阐述了空想和实干的辩证统一关系。新课标下的课文,都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为我们提供了“读进”的优秀食粮。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永恒主题,是读者和作者心灵交流的平台。具有独立阅读的水平,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使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长期以来,我们对于阅读教学都过度崇尚分析研究,硬是将一篇好文章,从字、段、句、篇、语、修、逻、文诸方面分析得支离破碎。真正的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维,注重学生的表
达。阅读应该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心灵的对话,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朱光潜语),以读导思,边读边议,读中赏析。应该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应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应该是“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从古代强调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到今天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再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著名格言,都是深化阅读的具体再现。正如叶圣陶老人所言:“如果语文课听不到琅琅书声,便很难是语文课了。”而“读进”和“悟出”的关系,有以下三方面具体表现。
(二)大声朗读则斗志昂扬
耳熟能详、流传久远的诗词歌赋,历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学生放声朗读,一泻千里,则能激起他们汹涌澎湃的气势,斗志昂扬的情感。面对痛苦,我们高诵屈原的《九歌》、《天问》,能汲取无穷的力量;面对挫折,我们高唱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能重塑豁达的胸怀;面对失败,我们高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能冲破笼罩的阴影。从最初人生的“人之初,性本善”到中流砥柱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再到老当益壮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要我们迈进了知识的殿堂,游进了知识的海洋,就一定能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它文艺形式,如话剧《屈原》、歌曲《黄河大合唱》、演讲辞《最后一次讲演》,无不是慷慨激昂,铿锵有力,震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学生油然而生自豪感、成就感。这又更进一步成功地唤起他们的阅读激情,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使他们不但看到“树林”,而且看到“森林”。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我扑到书本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对阅读、领悟的最好解释。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三)小声品读则意味无穷
孔子谈读书的感受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苏轼的作品体现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冰心的“繁星格”、“春水体”,时刻充溢着“母爱、童真、自然”的主题。许多诗歌、散文、札记,都是抒写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独特的心灵感受,我们只有真正读透作品,才能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推敲”的来历等等。先人创作的艰辛,于此可见一斑。我们后人品读他们的作品,只有用更加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真正领会作品的内涵,这也体现古人的创作原则。“写诗,功夫在诗外,”由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春风又绿江南岸”,着一“绿”字,境界全出,化静为动,生机盎然、绿意融融的江南美景尽收眼底。“踏花归去马蹄香”,着一“香”字,呼之欲出,韵味无穷,那漫山遍野的花,芳醇无比的花香,让你遐思无尽。“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才是读书之乐的最高境界。也是享受人生的具体表现。由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无怪乎鲁迅先生在其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当学生们在三味书屋大声读着:“金叵罗,铁如意······时,先生读书得
意忘形,把头“拗过去,拗过去······”古语说得好:开卷有益。书是人生的忠实伴侣,当你痛苦时,书给你抚慰;当你困惑时,书给你解惑;当你迷惘时,书给你指路;当你消沉时,书使你振作;当你失败
时,书给你勇气。书中写着秦汉的明月,盛唐的乐舞,荷马的悲歌。读书人将世上的沧桑、人生的百态尽收眼底,谛听着历史的脉搏,咀嚼着人生的甘甜。
(四)终生阅读则勇立潮头
还是叶老曾反复强调语文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课内阅读量只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我们必须树立终生阅读的观念,才能做勇立潮头的弄潮儿。商品经济的大潮时刻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问学生,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一块地不长野草,有的学生说用火烧,有的学生说撒满石子,而只有种上庄稼,才是最好的办法。常读常新的经典名著,让人受益终生,通读选自《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我们体会到治学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敝,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而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对人生同样起着借鉴作用。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像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
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我们一生。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学扩展到哲学、史学,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正如作家叶文铃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所说:“书本知识我还一知半解,而
社会人生这部大书我更没有读透。”
(五)拓展延伸
学习效率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语文学习效率一直是倍受争议的热点问题。“假、大、空”一直被视作语文学习的“软肋”。采用“读进悟出”的学习模式,无异于在“围追攻打”中杀出一条“血路”。让课文成为学习的活载体,让阅读成为学习的突破口,让感悟成为学习的最优化,最终形成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大树。更主要的是注重阅读创新,回了语文精神。所谓语文精神,就是丰富的情感,深厚的人文,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在语文教学中,能把课本当作例子,让学生迁移,甚至让学生悟出学语文的秘诀,多读、勤记、勤奋、刻苦、大胆创作等,这些还都次之,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豪无拘束,放胆直言,这正是做学问之要义,也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语文精神。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课堂上教师是笑着的,学生也可以由衷地发笑,气氛和谐,使学生如沐春风,很快成为学习的主体,进入一种主动思考状态,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读进”是过程,是手段;“悟出”是目的,是结果。要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实现丰富多彩的悟。朗读、吟诵、对读、唱读、分角读、猜读、借助工具书译读、背读、将自我沉浸到文章中的文言情境中去摇头晃脑、如醉如痴地“古读”……还要注重传统教学的积累。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从而人物也随之走进了学生心扉。这也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要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读,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适时适当正确引导,更好地落实“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