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摘要:识字是语文学习的首要要务,对于小学生而言,进入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会汉字,以便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说文解字》包含了古代人的造字智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师讲授时,应注重将《说文解字》中的有关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更好地记住汉字、掌握知识。
关键词:说文解字;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因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日益成为语文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结合部编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对《说文解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教学中所采取的一些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说文解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在一些小学生看来,汉字的学习大都很乏味,所以他们对汉字的学习并不是很积极。而《说文
解字》的教学思想,则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字音、字形入手,简化繁复的汉字,使汉字直观化,从而使汉字的辨识和记忆变得更加容易。小学生常常对形象化的东西会产生浓厚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提高汉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1]
(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可以把同一部首的汉字组合起来,这样就能有效地把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辨认的汉字分开,从而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如在“王”字旁边,许多汉字有“王”字旁,如珍、珂、玻、璃、珀等,都有石的意思。学生在学习这些汉字的时候,能够分辨出这些字的字形和词义,并能了解这些字的含义,自然就会使他们对所学的字有更深刻的印象。
二、《说文解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拆分文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汉字源远流长,古人在创造汉字时,常常是依据对象的特点和含义,而不是胡乱创作,因此,到汉字的产生规律,对于汉字的记忆有着重要的作用。《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汉字为基础的词典,对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讲授时,可以
参考《说文解字》,根据《说文解字》的讲解,将难以记住的汉字,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记住。
(二)引导发现,发散学生语文思维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教师除了要教授汉字的学习方法和汉字的关系外,还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汉字的规律,到它们的关联,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一面之词,而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导地位,并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在说汉字“谈”时,教师要慢慢地引导他们去发掘字的意义。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能不能出“谈”字是什么构成的?”学生看完后,会说:“左为言,右为火”。当学生们的答案被正确地表达出来后,教师就会接着提问:“那么,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汉字的组成是这样的?”小学生对汉字的来源了解甚少,此时教师就能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来源。《说文解字》中的“谈”一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围绕着一团火说话;第二种说法是,双方的怒气都被点燃了,于是就可以坐下谈判。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不但能了解汉字,而且能了解其背后的含义,可谓一箭双雕。
(三)鼓励学生阅读古文
现代的教育理念逐渐打破了传统,与以往的知识获取方式不同,现在的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科的思考,语文也是如此。在《说文解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古文,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传承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古文的阅读中,要把古文的内容翻译出来,而要从文本中抽取关键。学生在抽取汉字之后,首先要根据汉字的部首、偏旁、前后文内容进行推测[2]。这其实是一种对文字的探究,同时也是对学生《说文解字》能力的一种锻炼。
此外,我国汉字源远流长,很多汉字的书写方式也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古文中的通假字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在六年级语文五单元的《两小儿辩日》中,有一段话是:“孰为汝多知乎”,“知”就是一个通假字,它和“智”有关,从文字上可以推测出,谁对太阳了解得越多,就越聪明。只有通过大量的古代文字,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通假字,从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余文森教授曾经提出“读思达”的教学方法,即:组织阅读,引导思考,鼓励表达,阅读是最后两步的基石。在《说文解字》中是指通过阅读大量的古代文字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汉字的意义。
结语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说文解字》是中国汉字文化魅力的集中体现。尽管说文解字中有许多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但在教学中,还是要让学生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说文解字》上,让他们通过《说文解字》来自学,而教师则会给他们讲解一些他们不明白的东西。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拓展他们的语文知识。《说文解字》对汉字的起源、意义等作了较为详尽的阐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其意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谢立红. 《说文解字》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J].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6):26.
[2] 张春萍. 文体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陕西教育(教学),2018(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