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道德经读后感(精选15篇)
道德经读后感1
  一、大道至简,真理人人适用。
  老子的智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已成为了世界性的重要思想理论。那么,译文的准确程度非常重要,过去许多版本的《道德经》,都不能完美体现其完整意义,而且人们发现存在误判和曲解,这真是误导了世界,蒙蔽了心灵。如此智慧的经典,人们没有从内心深处受益,使世界陷入了没有真理准则的动荡之中。人们往往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喜好、需求来评说老子,说老子是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中医学家、经济学家等等。不能与老子智慧同步的人还认为,老子是消极的、矛盾的、唯唯诺诺、低眉顺眼的小老头,这都是从字面上对老子的妄加猜测,不能与之同频的人,不能彻知老子内在的伟大。其实,圣人的语言是一体全观的,真理是没有漏洞的,真理是处处适用的。如果一定说老子是什么家的话,最确切的应是心之本能学家。因为心是家之根本,其他家是根之枝叶。根之深厚,岂有不成就各种学家之理,世间各类学家,都需心之本能的滋养,才能保证保持一生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否则,各种“学家”最终只是一堆名词概念而已。所以老子撰
写《道德经》完全是以提升心之本能、提高个人心性为出发点的,解决了个人的问题,就解决了社会的问题,每个人都自律,社会还会有问题吗?继而也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当一个人内心平静之时,是不会与人发生是非纠葛的,不会向外投射,就会呈现一派祥和景象,所以印证了世界就是你,你就是世界。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收起并关闭分别比较指责之心,个人、家庭、社会、世界的矛盾纷争就会迎刃而解,国际祥和之日就会到来。
自贬
麦箭道德经读后感2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初见的美好句子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读后感3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些年的尔虞我诈,阴谋算计,我的灵魂都已经浮躁起来了…那些理想、抱负之类的高尚,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
  虽然知道这是奋斗路上的必经过程,但我还是希望那些手段只是手段,不要让自己迷失了本性。
  《道德经》我已读过数遍,大多名句也都耳熟能详,但以前太浮躁,总不能细品其中之韵味…这些天来终于静下心来真正的沉浸下去,才发现它像一汪永不枯竭的清泉…满载宝藏,放下成见,唾手可得!但其广博与深奥,却让你发现自己的浅薄与不足!
  这是哲学的力量,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却高于一切之上!因为它能让你的心灵真正的强大!不为光怪陆离的表象所迷惑!直达事物本质!正如老子所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尽力使心灵达到极度的放空,使生活清净坚守不变,通过观察万物往复,透过其纷纷芸芸的表象,看到其本源所在。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青云桥
  看清事物的本质,心灵便会宁静,这种宁静不是静止不是消极,更不是终止。而是在认识根本规律后的等待!等待万物并做的时机,这样的人无所不包,无所不包就能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
  《道德经》有如黄钟大吕,一下下的将我心头蒙尘震落…
道德经读后感4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道德经》的中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提醒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老子》将视角放在宇宙之外,与“道”相比,宇宙万物只是渺小的存在。它的内容博大精深,直到如今,在某些方面对《老子》的研讨还没有定论,《老子》之于研讨者,一如它所说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老子》文约意丰,视角共同,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今天,它依然具有宏大的理想意义,大而言之,它在治国理政、运筹用兵、处置国际关系、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具
有很好的自创意义;小而言之,它是人们为学、修身、处置各种人际、社会关系的肉体圭臬。
  以上是重庆出版社书立方系列口袋书《老子》的前言,也能够作为《道德经》的读后感,我想以我个人观念修正几点内容:
  1,我对上文“视角共同”异议,应该说《老子》的思想曾经摆脱了“视角约束”,正所谓盲人摸象、各说异端,现代人很难了解和不能正肯定论《老子》的缘由就在于他们的视角的局限性所致。
  2,我对“大而言之”的观念做点补充,《老子》的宇宙观,不能只局限于地球,他能解释我们现有的宇宙观,他以至对星际探究、天外生命、克隆技术等前沿科学都有指导和启示作用。
艺术解剖学  能够说它没有时期性,它能够随时间无限延长。
  3,它能够小到,分子生物学以至更微观的科学范畴,由于人类还没发现0.1飞米以下的物质构造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