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课 杜甫诗三首
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
赏古诗
去 蜀
杜 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这年四月,杜甫的朋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诗人在蜀中失去依靠,于五月离开成都,乘船东下,写下这首诗。首联回想客蜀时间之久,暗示国家动乱时间之长;颔联言离开蜀地的去向,暗示前途艰险;颈联诗人抚今追昔,叹息自己年老力衰,同时流露出了人生无奈的辛酸和一事无成的悲哀;尾联就表层意义来说,是在自我解脱,其深层意义是发出了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之中,我们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就有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思乡泪、忧国心。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诗史
[运用角度] 忧国忧民”“铁肩担道义”“时代与命运等。
肩 膀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画卷,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报国无门,困顿十年,方
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家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羸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其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的叙述中迸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选自高考满分作文)
[佳作赏析]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而动人的作文。文章开端围绕文题肩膀,先从三个问句写起,从而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杜甫。接着,结合杜甫的生平和诗句,写出了杜甫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最后总结概括出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的结论。在文中,作者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笔、精巧的构思,让读者眼前为之一亮。特别是文中对杜甫古诗文的丰富引用,或揭示时代背景,或展现人物品格,不仅彰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真挚情感。
[写作借鉴]
1.学开头
第一段,开头设问,有两个作用:一是为引出文章的写作对象杜甫,二是提示文章三方面写作内容。这种开头方式比较新颖,值得借鉴。
2.学佳句
第二段中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句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悲哀怎么能?此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表达诗人悲悯百姓、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怀。
3.学总领
第三段首句是总领句,文章憎命达(杜甫《天末怀李白》)是说有文才的人总是薄命遭忌。作者引用这一诗句总领本段,使读者未读全段文字,就先了解大概内容。
4.学总结
第四段末句引用当代诗人西川的诗句作结,内容总结恰当,显示了作者较广的阅读面,并且与前一段设置总领句比较,还可看出段落内部安排的灵动性,也显示作者驾驭段落的非凡能力。
【考点点击】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如《秋兴八首(其一)》颔联中的”“二字,练达而传神,写出浑莽之象。赏析古代诗歌的炼字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点。
【技法点拨】
用动词写一段话鉴赏古代诗词中动词的表达效果
原则:联系诗歌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仔细揣摩、推敲、准确理解作者运用动词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