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同意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编排依据。
1.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呈现,尽量让学生经历学习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
引导可以用学具小三角形、小正方形、小正方体来摆一摆。再让学生初步感受测量,并让学生以“拃”为单位测量课桌面的长度,产生矛盾:同样是用手拃来量,怎么结果还是不一样呢?原因是老师的手长,量出的“拃”数少,同学们的手短,量出的“拃”数少,得出结论∶虽然测量的是同一物体,但是由于选用测量工具不同、长度标准不同,所以量出的数量不同。
再用回形针量数学书的宽,用三角尺去量课桌的长,发现都是大约要5个。又产生矛盾:用不同的工具去量不同的物体,怎么得到的数量相同。得出结论:虽然测量的物体的长度不同,但由于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出同一单位的必要性。
2.植根生活,轻松学习长度单位。
要用学生熟悉的素材,比如引导学生观察几乎每天都用的尺子,从尺子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用厘米量物体的长度(如:纸条、练习本、手掌宽、一拃长等等)所度量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这节课从现实生活量桌子的长度,结果不同→就产生要学习长度单位→到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概括测量方法→再回到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这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所创设的情境,选择的教具、学具等等都取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中,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使教学活动更富有生气和活力,更能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另外,整个数学过程,特别是用厘米量这一环节不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示范,而更多的是由学生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渗透了实践出真知的思想和培养了实践能力。
3.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 “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的生硬强迫记忆教法,通过“拉线段——线段——量线段——连线段——画线段——数线段,六个环节来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认识、理解直至掌握线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把弯变直”活动,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学生通过拉一拉,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4.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
重视估测和检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寻求科学估测的方法。要有方法的引领和测量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以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
5.学以致用,形成能力。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得到深化、拓展,才能体会到它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策略。课后的练习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学有所用,提升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建议:
教学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引导观察,设疑解难。
引导学生观察古人用“庹”量巨石,用“拃”量布、用角量竹竿等情境,体会到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人的身体的某些部分也可以作为长度单位。
创设能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必要性的数学活动。如师生同用“拃”量课桌的长,提问:为什么量的都是课桌的长,结果却不一样?了解“拃”的长度因人而异,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和作用。
(二)实际操作、经历知识形成。
创设有目的的度量和估计情境。借助实际大小的厘米尺,感知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加深对1厘米长度的认识。知道表示厘米的符号“cm”。
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目的地度量和估计1厘米的物体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随机介绍:为了方便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尺子,为了便于交流,人们统一了尺子上的刻度。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三)大胆交流,总结提升。
在教学用厘米量的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交流度量或画指定长度线段的结果,解释证明自己的结果。老师应该适时帮助学生总结提升,让学生明确测量长度的本质就是确定一段长度里包含了几个长度单位。
教学第二课时(认识米)时,要注意的是:
(一)实际操作,深刻体会。
创设有目的的度量和估计情境。提供实际米尺给学生观察、比画、使用等。如从用厘米
测量铅笔长度到用铅笔测量黑板的长,体会到选择合适的工具和长度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引出米尺和米。通过观察米尺,比画米尺等活动,初步形成1米的表象。
(二)观察事物,建立表象。
提供给学生多条绳子、多把米尺等,让学生多参与测量活动。认真观察米尺,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得出1米=100厘米。知道表示米的符号“m”。 用米量长度,如拿出一个绳子,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也可以用米尺去量一量课室里面较大物体的长度,建立1米的
表象。测量实物长度,再推算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米,以巩固1米的表象和加深对厘米和米的关系的理解。
(三)指导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一第3题量一量,填一填:大约几支铅笔长1米,大约几根筷子长1米。此题综合
性强,既巩固米和厘米的关系,又巩固1米的长度表象,要先量出实物的长度,再推算大约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米。推算对学生来说较困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就可以。
练习一第4题,因版面的限制,跳绳以弯曲的形式呈现,难度稍大,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跳绳的长度,也可以提供实物跳绳,帮助学生理解。练习一第5题量身高时,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读测量结果,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小数,所以只要会用“( )米( )厘米”的复名数格式表述身高就可以了。
教学第三课时(认识线段)时,要注意的是:
(一)实物演示,具体感受。
按四个步骤进行:
1、观察、具体感受线段特点:观察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感受线段“直的”特点。注意再以课件形式抽象出线段:呈现拉紧一段线后,抽象出线段直观图,保留在屏幕上,供学生后面的“寻线段”参照。
2、再次实物感受线段特点:借助实物如课桌边、黑板边、书边等,感受线段“直的”特点。呈现黑板边、课桌边、书边等后,都应以课件形式抽象出线段。
3、认识稍抽象的线段直观图:通过线段直观图,明确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4、测量:测量出给定线段的长度,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5、对比: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加深对直线的“直的”特点的认识
(二)注意语言的科学性,注重铺垫:
注意把握教学要求,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不能讲实物或实物的“边”等同于“线段”,要让学生体会到“线段”是通过数学抽象而来的数学概念,可以使用“看作”“看成”等予以体现。
做一做第2题以趣味的形式呈现,通过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加深对线段“直的”特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教学“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作铺垫。
(三)动手操作,方法指导。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动手画线段和量线段的机会。注意对学生进行画线段和量线段的方法指导。如做一做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先用尺子在给出的线段上到距离小旗相应长的位置,再分别用点做好记号,再按要求在指定的地方分别画上相应的图案。
(四)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经历先估再测,再特点,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作铺垫。练习一第6题,要让学生经历先估再测,再特点的过程。练习一第8题,判断单位是否合适。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实际测量、估测、提取表象等方法来判断。
教学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是:
(一)讨论分析:反思检验
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如一拃的长度、身高等)去比较或推测,寻求科学估测的方法。要有方法的引领和测量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以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作标准,回到情境中对解答的结论进行检验。老师的手
(二)先估后测,修正策略。
教师要提供如先估测再实测、选择合适长度单位、选择正确的说法、选择合适单位等练习机会,帮助学生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经积累的长度作标准,先尝试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的结果,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三)练习巩固,指导铺垫。
要提供多种形式的练习机会,巩固对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线段等的理解。练习一第11题题目较开放,小蚂蚁走的路线是曲线,既巩固测量的方法,又深化对线段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解决问题需要测量折线的长度,教师要加以指导。练习一第9题,鞋子的长与10厘米作比较,为后面学习分米作铺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