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
导读:本文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与指导【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研究对象:熙熙
  年龄:三岁半
  班级:小六班
  个案情况简述:
  熙熙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熙熙父母离异,从小由外公外婆带大。习惯指挥他人,脾气暴躁,比较任性。每次人园时还要闹情绪,说出各种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但家长一旦离开后就能很快融人集体生活中。
  个案观察记录:
  1.饭后看书。幼儿主动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区域进行活动。今天琪琪带来了新图书,正当他看得开心时,熙熙走过去抢琪琪的图书.因琪琪抓住图书不放,熙熙就在琪琪的脸上咬了一口,他最终抢到了图书。
  2.集体活动。幼儿自由坐在地上.熙熙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熙熙一会儿拉拉前面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儿抓旁边小朋友的衣领,还故意把别的小朋友绊倒。老师发现后,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3.表演游戏。幼儿自由选择角和材料。熙熙在第l小组,他拿着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这时,熙熙发现黄黄和春明为了争小熊角.互不相让,于是他说:“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当小熊}。”黄黄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熙熙一步上前去抢黄黄手巾的头饰,黄黄不给他.他就用力一推,将黄黄推倒在地,并把头饰给了春明.
  4.分组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熙熙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一位小
朋友开玩笑。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回去看图片了,等老师不注意他了,他又到另一名小朋友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他很开心。
  一、冢园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把熙熙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丁作较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熙熙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小朋友到家里玩。2.熙熙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牢,很乐意完成。平时做事动作很慢,对事物难以保持较长的兴趣。3.熙熙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但没有耐心。4.熙熙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比较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熙熙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往往寻各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但他选择的方式不当,无意中攻击了他人。这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没有掌握正确的交往方式,需要成人加以引导。
  2.自我控制能力差。熙熙从小受外公外婆溺爱,养成不分场合、时问和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巾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
  三、幼儿园教育措施
  1.疏导多余的精力。多给熙熙提供活动的机会,让他有事可做,使他多余的精力有“用武之地”。
  2.加强注意力的训练。把熙熙安排在老师容易顾及到的地方,在各项活动中注意培养他的注意力并多表扬肯定。由于他接受能力较强.在学习活动内容上可适当增加难度,延长活动时间,逐步培养其耐心、专注的习惯。
  3.在游戏中培养自制力。熙熙喜欢游戏,每次游戏他都非常兴奋,但他常常伴有破坏性、攻击性行为。有意让他在游戏中担当“重任”如让他当组长、裁判或老师、警察的角,从而逐渐让他学会约束自己,习得内隐的游戏规则。
  四、家庭教育措施
  1.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如在家里设置一个“美劳角”,提供彩笔、剪刀、颜料及各种结构拼插玩具,这既能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又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
  2.以榜样示范,指导幼儿正确行为。家长在孩子犯错时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来解决问题,家长自身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显现出攻击行为。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和技巧,引导孩子与他人相处时要和气、有礼貌等。
  3.淡化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幼儿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社会中的各种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较为宽松、温馨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给孩子提供刀、等含有攻击因素的玩具;应避免让孩子看含有暴力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不良行为的影视和图书;当孩子有这些不良行为应马上制止,孩子有悔过之意时应给予表扬。
  个案转化效果:
  通过两个月的家园共同教育,熙熙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懂得与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规则,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同伴对他也很认可,推荐他当组长、小老师等。这不断足使他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取得更大的挂步。  【篇二】
  个案分析:孩子们为什么争当排头
  情景
  随着户外音乐的响起,孩子们像要出笼的小鸟,“老师,咱们是不是要出去了?”“对,准备排队吧。”我的话音刚落,大宝“嗖”地跑了过来,丁丁也跟着跑到我的面前,为了当上排头,这两个人就当着我的面儿,用胳膊撞、用小屁股顶,都想把对方挤到后面去。别看大宝是女孩子,她一点也不甘示弱,我拉起大宝的手,丁丁立马哇哇大哭:“明明是我先来的,是大宝把我挤到后面的。”我好笑地对丁丁说:“你看,大宝已经站在前面了。”丁丁哭得更加委屈了。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当上小排头,不论男孩还是女孩,经常发生争执甚至用身体碰撞来达到目的。
老师的手
  一、原因分析
  在幼儿园,孩子们争当排头的现象屡见不鲜。户外活动出门前,孩子们你争我抢地站队当排头。有时,集合的信号刚发出,幼儿立刻收好正在玩的玩具跑到老师的面前站队了。户外活动结束时,进餐音乐一响,在大型玩具上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一溜烟儿跑下来,你推我搡
地争当排头。到底是什么原因亦或是什么力量促使幼儿争着抢着当排头,甚至不惜用“武力来对决”?
  我曾经问过本班的孩子们:“你们想当排头吗?”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为什么?”豆豆小手举得高高的:“因为当排头可以站在最前面。”大宝红着小脸:“我想拉着老师的手。”……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笔者围绕“你想当排头吗?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在幼儿最放松的时间段(玩活动区的时候),对中(1)班和中(2)班的60名幼儿进行了单独访谈,并进行录音记录,然后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显示,93.3%的幼儿喜欢当排头,6.7%的幼儿不喜欢当排头。5名幼儿不喜欢当排头的的原因分别为:“(当了排头)就没办法和后边的小朋友聊天了”、“我喜欢站在(队)里面”、“当了排头我就不能到处看了”、“我不想走那么快”、“我个子太高了,会挡着后面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