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情况汇报
桃源县一中
各位领导: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江总书记在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以德治校,全面育人,始终突出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不断拓展德育教育的阵地,不断充实和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坚持树德育人,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大胆创新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对于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和比较深入的思考。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基本实践以及我们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向各位领导作一个简短的汇报。
一、我们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收获
1、齐抓共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有保证。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了以学生科、团委会、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的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德育工作队伍,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的德育氛围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我们坚持全面育人,把“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的思维方式、健康的心理品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个性人格”作为德育工作的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德育教育的说服力。
2、因地制宜,德育教育的阵地有拓展。为了使德育教育收到直观、直接、实际的效果,我们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以及本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把青林乡楚王城、桃花源风景区、红岩嘴烈士墓及学校扶贫点西安镇文明村和热市镇山河村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基地,常年开展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清明节,我们组织学生前往红岩嘴烈士墓进行吊唁和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的功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遗志,奋发图强。每年,我们组织学生到学校扶贫点开展“手拉心·心连心”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让学生学习山里孩子艰苦朴素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传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并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建设家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强化他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的责任感。
学校“校园之声”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阅报栏、图书室、阅览室也成为我们长期以来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和建设成就,宣传优秀学生,弘扬正气,倡导健康文明的校园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业余党校坚持经常上党课,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共产主义思
想成为广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学校校报《文昌苑》经常发表师生争鸣和探讨的文章,成为同学们明理导行的良师益友。学校教育电视频道坚持由学生自己编导和录制近距离反映学生思想与校园生活的电视节目,仅2001年就录制了《易拉罐引出的思考》、《理想人生》等18期,并向全校学生播放,为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校园网链接教育资源库和人民网、中华网等相关网站,并开设“德育论坛”,学生点击率很高。
3、开展“六大”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增加。学校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求生共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断深化、细化和具体化。
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我们通过升旗仪式、讲座、班会、演讲、读书会、
图片展览等形式,加强“两史一情一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我们坚持以小见大,从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家乡和热爱父母、老师、同学入手,逐步坚定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的思想。
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我们以思想政治课、时事政治课和业余党校与业余团校为依托,开展了讲座、辩论、演讲等活动。如“18周岁成人宣誓”仪式,“迎接21世纪的挑战”大讨论,“我为祖国添光彩”征文比赛等,加强了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信念、对共产党的信心和对人民政府信任的“四信”教育。
遵纪守法教育方面,学校常年聘请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坚持每季度进行一次普法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刑法》、《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等,几年来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障法》先后进行了四次讲座。学校还与司法局合作编写了《青少年法律知识读本》,用问答、漫画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民法》、《刑法》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有关内容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我们组织模拟法庭审判和法律知识竞赛。我们长期录制法律专栏电视节目,每周集中播放一次。我们坚持每学年初两周时间的入学教育,重点进行纪律教育。
求生共处教育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磨炼教育、挫折教育、生存教育、合作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和交际能力,并通过普及防火、防盗、防震、防毒、防事故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常识,增强了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一年一度组织校运会、艺术节、才艺大赛等,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为班级争光的团队意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年3月,我们组织学生徒步旅游桃花源,同学们虽然走得四肢乏力,脚板破皮,但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有个别家长心疼孩子,竟然开着车跟着走,但我们的学生就是不肯上车,坚持步行。尤其让人高兴的是,文昌五班的同学们,自发地带着塑料袋,将景区内游客们偶尔丢下的果皮等主动拾起来,他们的行动得到全校同学的响应,在景区内形成一道动人的“风景”。
行为规范教育方面,我们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据,以培养学生
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出发点,着力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校内基本杜绝了随地吐痰、攀摘花木、践踏草坪、高声喧哗、追赶打闹、校内骑车、在墙上印脚印、穿奇装异服、留长发、不假外出等不文明行为,并养成了不在不卫生的餐馆、摊担就餐和购物的良好习惯。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建起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成立了女生工作部,校报开辟了《女生副刊》专版,加强了对后进生、女生、特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以讲座的形式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了“什么样的女孩最美”征文比赛,并对获奖作品和优秀女生用板报的形式展出,大力进行宣传和推介,组织了“青春导航”广播节目,并在积极筹备女生工作简报。对于特困生,学校拔出专款资助,帮助解决他们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学校还组织学生为贫困生捐款。在我校,没有一名特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为了减轻升学压力,我们连续三年请南昌市二中心理教研室的余玉发主任上心理辅导课,还请来北京师大教授郑日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强化师德,以德育人有表率。我们充分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长期开展“学规范、讲师德、树形象”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教师人人遵守的行为准则,并体现在他们教书育人的实践之中。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响亮地提出了“人民讲台一边倒”的口号,全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始终与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规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宣讲马列主义“大道理”;而且对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产生冲突,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迷惘时,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地辩证和引道。老师们自身也做到了“教
、学、
做”的高度统一,对学生产生了“亲其师、信其道”的影响力。我们大力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每年举办一次教书育人事迹报告会,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师德典型,并通过校刊、墙报、校园广播电视推介他们以德示人、以德服人、以德育人的经验。我们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的新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坚持在政治上积极引导,在业务上悉心培养,在情感上与青年教师坦诚交流,在工作上大胆使用青年教师。我们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师生做到的,领导首先做到,凡是不允许师生做的,领导坚决不做,响亮地提出“从我做起,向我看齐”。我们学校的老师团结协作的精神非常强,拼搏奉献的风格特别高,开拓进取的意识特别强,涌现出了很多教书育人的先进个人。
5、求真务实,德育教育有创新。近些年来,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建设的重要载体,除每年传统的大型体育运动会、艺术节和广播操比赛外,又连续举办了两届才艺大赛。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团队精神。我们把获奖同学的参赛剧照,制作成展板展出,这样既是对被展出学生的一种极大鼓舞,同时又是对其他学生的极大鞭策。
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如三月“文明礼貌教育月”,四月“革命传统教育月”,五月“法制
纪律教育月”,六月“理想前途教育月”,七、八月“社会实践活动月”,九月“行为规范教育月”,十月“爱国主义教育月”等,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见行动”。如2001年寒假期间,高一学生开展的“学生叛逆心理研究”、“珍爱生命,拒绝”、“关于我县失学青少年儿童失学原因调查”等研究,选题针对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我们加强了对德育教育的课题研究,《中学德育规范化实验》经过八年时间的实践,有效地探索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并获得教改课题市一等奖,省三等奖。针对单亲家庭子女较多的情况,学校成立了“单亲中学生心态调查分析及良好心理品格的形成与培养”课题组,该课题于2001年由市教科所立项,接着由省教科院确立为“十五”基础教研重点科研课题。一年多来,该课题两次请来专家指导,三次进行集体研究,三次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分析,拟出子课题48个,写出个案材料9份,收集了3万多字的文字资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针对加入WTO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冲击,我们主动应战,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以对《流星花园的态度》为例,校报、教育电视频道、广播站开辟了专版、专题和专栏,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学阶段不能沉迷于这种宣扬早恋、暴力的影视剧,收到了预期效果。
我们坚持规范化管理,力戒简单、机械的做法,强调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理、自律能力。同时,我们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和终身负责的态度,从学习、生活、劳动、锻
炼、活动、卫生、纪律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切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和熏陶学生的言行举止,教育学生坐立行走讲姿势,生活起居讲规律,学习卫生讲习惯,说话交际讲文明。为了消除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免疫能力,我们开展了“告别…三室两厅一吧‟活动”。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不看武侠小说和黄书刊,我们围绕“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个主题开展了读书演讲会、读书经验交流会,提升了学生阅读品味。我们长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大力整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为全面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首先要求教职员工作好表率,并用国旗下讲话形式,对爱国等十个基本规范分别作为专题,向学生进行了宣传,还采取辩论、讨论、座谈等形式,对《纲要》进行了大力宣传。
由于我们坚持以德治校,全面育人,因此,办学育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在90%以上,后进生转化率在90%以上,学生犯罪率一直为零。2001年12月《人民教育》和《湖南教育》联合推出了关于我们学校的长篇通讯,深入报道了我校以德治校的成功实践,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人还应邀出席了唐之享副省长主持的关于师德建设的座谈会,并于2001年12月24日出席了教育部主办的“首届中国师德建设论坛”。《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周刊》、《当代党建》和《常德日报》等先后报道了我们德育方面的情况,学校在1997年全省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和2000年11月全市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典型发言,介绍了德育工作经验,学校被评为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
在德育教育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特。
二、我们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和我国加入WTO,学校德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适应形势,迎接挑战。
1、创新教育的价值观,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教育价值的科学定位,是定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和人的整体素质提高上。未来青少年一代应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的全面发展的人,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行是合格的未来一代的重要标志。塑造德才兼备的一代,必须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崇高目标,教育概念首先应当是一个道德观念,肩负着陶冶人性,塑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既要有智商又要有智慧,既要有文化又要有修养,既要有欲望更要有理想。因此,德育教育也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学生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公平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要突出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公德意识和心理素质等。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青少年是德育的主体,而不是灌输的客体;德育不仅是社会的道德要求,而且是学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需要,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加入WTO以后,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因此,越是
全球化,越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青少年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又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既要懂得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又要能够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
3、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不少迷信、黄、有害的内容很难管理、控制和引导。现代科技的发展可能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难免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所以说,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相反,可能使物欲横流,道德沦丧。因此,科技进步需要道德约束,学校教育需要着力塑造对人类有更高道德责任感和自律意识的青少年一代。
4、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应对市场经济提出的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益的作用激发了人们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热情,但是,利益的驱动,也使一些人私欲膨胀。因此,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要坚持和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要坚定不移地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
5、要坚持实事求是,消除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误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以下六个“误区”:一是德育目标理想化,追求“高大全”,结果导致“假大空”,甚至出现了给小学生讲马列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理想人生
给大学生讲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这样德育的内容与对象严重错位的现象,影响了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和实效性;二是德育价值功利化,不注重培养和完善学生独立的人格,导致一些学生人格的畸形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与不良
现实生活大相径庭,出现“5+2
=0”(5天学校教育效果与2天双休日社会家庭不良影响抵消)的难堪局面;三是德育过程认知化,把重点定位在德育知识的掌握上,忽视
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知行严重脱节,有的竟干脆用思想政治或思想品德考试的分数代替对
学生德育的评价,其实,考试打100分的人,并不能表示他的道德品质与政治思想也能打100分;四是德育内容教条化,常常把理念与行为混为一谈,令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比如,一讲爱国言必称爱国主义;五是德育评估客观化,一味强调量化评估,使德育评价变得单调呆板、枯燥乏味;六是德育载体学科化,在中小学学科课程中,专门开设思想政治和思想品德,部分同志便以为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因而一些其他学科的专任教师就缺乏有机渗透德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少说多做,全社会都来关心学校德育工作。德育可分为道德口号、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六个层次,其中最廉价的是道德口号,最贵重的是道德品质。当前,要通过立
法,限制电子游戏业的经营范围和服务对象,要通过法律和科技手段净化网吧,国家对保护未成年人的投入要加大,在文化领域要开展“打黑”专项斗争,要教育和督促广大家长做青少年的表率……
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方面。最近发生的清华学子“伤熊”事件,再次警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这次各位领导深入我校考察,体现了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怀,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个极大鼓舞和鞭策。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而艰巨任务。
汇报人:桃源一中校长·校党委书记王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