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语文高考一模写作普陀(5篇)
01上下求索品人生(69分)
理想人生
02以充盈自我寻理想人生(一类上67分)
03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类上67分)
04守自我之本位,与世界灵动交互(一类上67分)
05不固守,不盲从(65分)
【题目】
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里,是否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审题】
这个作文题的材料只有短短的三个分句,但作文材料越是短,就越要仔细审读。
首先要关注的是关键概念。“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这是整个材料的背景前提,揭示了当下时代的特征,今天我们身处一个信息高速自由流动、观点纷繁迷人眼的时代;“坚持自我”,在材料语境中更多指的是坚特自己的价值观、人生志趣、人生选择等等;“获得理想的人生”,这里是指达成理想志向、获得自我实现、使自己的生命充实而有意义等等。
第二,材料中需要审读的不仅是一个个零散的关键概念,我们一直强调要整体把握材料,这意味着我们还需要关注材料的整体表述,关注材料中关键概念之问的逻辑关系。从材料表述来看,出题老师通过“是否”的提问设置了一个开放的多层次的思辦空间,此外提问中还内嵌了一个“只有……才……的必要条件推理结构,对思辨的方向作出了一些限定。
学生在构思立意中需做到的是,同时抓住材料中的三个关键概念和句子整体表述中的提示,充分与材料进行对话,对材料提出的问题进行有逻辑地思考,并作出层层深入的阐述。例如,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在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里,坚持自我是否有利于获得理想的人生?(2)坚持自我是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里获得理想人生的必要条件吗?前者提示我们结合当下时代特征,思考坚持自我的现实意义和独特价值;后者提示我们从另一面进行思辨,也许及时倾听和借鉴这个世界时时更新的多元观点更是一条通往理想人生的阳关大道,过于坚持自我反而会产生危害。写作中,学生可以在兼顾二者的情况下有所侧重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过,思考到这一层面,我们仅仅是做到了观照材料整体,对材料提问的“是否”进行了机械性的对应阐释,还未触及更重要的材料三个关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了进一步地慎思明辨,我们需要反思一开始对三个关键概念的界定。
从二元概念辨析的角度来说,坚持自我不等于固执己见,倾听借鉴也不等于盲目从众。我们应当对多元的观点进行审慎思辨、取舍内化,对自我有所修正和完善地进行坚守,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更进一步,“自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自我”与“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理想的人生”是一个可以预先计划好的确定的终点吗?“理想的人生”、“自我”和“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果”这三者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自我的形成也来源于对外界的学习和吸纳,我们先有一个初步的自我的形成,再继续去倾听和借鉴多元的观点,在两者之间构成微妙的循环和互动,这样既不会“乱花迷眼”而失去自我,又不会“闭门造车”而固步自封,也许才是最好的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确定的终点,而是一个随着“多元观点的世界”,随着“自我”不断变化的探索的过程。而且,从本质上看,“多元观点的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不同的“自我”的坚守和对不同“理想的人生”的探索组成的。思考到这一层,那么“坚持自我”和“借鉴多元观点的世果”这两条路径在“理想的人生”面前当然不是争夺“哪
一个是更关键的必要条件”的关系,而是三者互相之间形成动态的平衡,承载着我们生命探索的过程。
由此看来,每一次的写作,是和作文材料的深入对话,更是和自我生命的深入对话。愿同学们在出题老师的用心引导下,既能不断深化理性思辨的能力,又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精神成长。
【例文】
上下求索品人生(69分)
华师大二附中(普陀校区)高三1班陶舒语
有人欣赏陶渊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认为在观点越来越多元的世界中,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
诚然,相较过去“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人,在纷繁多元的世界里当代人接触到了太多的观点与想法。而这些观点的传播在高速的信息时代似乎变得没有门槛,所有人都能在网络上各抒己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人们变得容易被信息过载所裹挟,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所以,在信息洪流中,在雨滴汇成洪水的集体无意识中,坚持自我起到明辨、求本之用。
但只有坚持自我,是不能获得理想人生的。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味地执着于坚持自我,而不顾身处之环境,就极易陷入“我执”的困境之中。就像王安石在变法中不顾外界环境而一意孤行,最终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变法的失败。
因此,对于观点多元的世界,我们不能徒然抱以消极态度来面对。观点的多元化恰恰带来思维的碰撞与交集。在结果尘埃落定之前没有人能预知什么样的路径方法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人生曲折而漫长,注
定充满失败与试错,观点的多元则提供了由不同人生所带来的经验结论的启示。所谓独立的人格,是对世界纷繁的经验观点慎思明辨、有所筛选,而后笃志前行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如同在洪流中像一滴雨滴一样爬上自我之井,而非单一地坚持自我。鲁迅在弃医从文后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难道不也是西方新观点与旧观念碰撞而给人提供的新机遇与新希望吗?
进一步慎思明辨,即便是在观点多元的世界,也并不保证一定有理想的人生。理想的人生总是因人的价值观而异的,没有谁的人生比谁更高贵。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切莫因羡他人之生活而忘自身之追求。理想的人生从来都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也许我们所真正向往的理想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尚未出现,但在漫漫求索的过程中我们能无限地接近自己内心的理想世界。就如苏格拉底追求至高的知识,但他明白真理永远不能被拥有,只能被无限接近,而其中的过程恰恰是最有意义的。
也就是说,不论是单一地坚持自我,抑或是只追逐多元的观点,都不能获得真正理想的生活。
我们要做的,是从自我出发,从私人领域延至公共领域进行探索,保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在观点中穿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且不要以理想的人生为唯一目的,而要将人生变为过程,要回到对人的终极关怀,回到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在路途中一边探寻一边前行,体味独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
教师点评:
本文在引述原材料后马上将眼光投向“信息过载裹挟”社会事实,冷峻指出其结果是“迷失方向”,从而揭示了“坚持自我”的“明辨求本”之用。洪流与雨滴的
比喻论证更显现出坚持的不易和可贵。接下来笔锋一转,以王安石的实例告诫:坚持自我不宜“我执”。从而推导出“多元价值在于思维的碰撞和交集”,人生漫长需要“试错和经验的累积”,然后进一步指出所谓人格独立,恰恰是需要“在观点的洪流”中坚持做自己的“一滴雨”,不断地“筛选笃志”。至此,作者已经完成了和材料的初步对话,思维缜密,不断回护,最终站在自我成长,个性独立的高度确定了核心观点。洪流和雨滴的比喻贯穿始终,体现出议论语言的散文化笔调,表达娴熟而老练。
然而,小作者和材料的对话还没有结束,她再推进一步,指出独立人格为核心的“理想生活”并非是单一价值取向更不是固定不变的,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把议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据此提出实现现实理想人生的路径:“把目的变为过程,不断求索”。至此点明题旨,收束全文。
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原材料有“观点多元”、“坚持自我意见”、“理想生活”是三个相互关联的关键词,作者在论述时始终不忘辨析前两者的关系最终是要归结到“理想人生”这个落脚点上,所谓“和材料对话”,最终是为了探讨“如何过好人生”这个基本话题。这种思维的清醒在众多考生中是非常难得的。
以充盈自我寻理想人生(一类上67分)
华师大二附中(普陀校区)高三2班蔡宇睿
当今时代,全球的信息互通加速信息流通,带有不同地域和个体特的观点随着二进制数据的洋流带到每个人眼前,相似或相异的观点引发纷至沓来的争论和变化,于是一种“坚持自我,获得理想人生”的观念常被奉为金科玉律,似乎稍有动摇,人生就将落入不如意的沼泽地。
而我认为,个体应该在接纳多方观点、博采众长后,重新审视、丰盈自我,方取得理想人生的完满态。
“自我”,即是每个生命个体个性见解、价值观的内在架构支撑着个人的行为处事。当纷杂多元的观点一齐涌入视线,相异而导致的分歧则在所难免。值得警惕的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并非在生命起初就已成熟而走向完善,而若“坚持自我”的呼声被错译为关上接收外界信息与观点的耳朵,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该“自我”也将陷入一种囚笼困兽的盲目的非理性的状态。不仅在与外界的交互中产生摩擦,更可能在人生路程的结尾回望,发现固执的步伐已将自己引至远离本心理想的歧途。
由此可见,若要想规避盲从自我的困境,个体需经历对外界观念的吸收与采纳。当个体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新的观点,“理想人生”的定义也可能因视野的开阔而发生改变,个人也极有可能在一路的探索中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之路。而在深刻的体悟世界接收外来观点后,此自我才可因外界的存在而有所比照,进入下一抉择的新阶段。
或有“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的慷慨之词,在经历外界观点的淘洗后仍能坚守初心,将自我的本初信念是做人生的最终目标,以此为锚,向那岸坚定的洄游。詹天佑天资聪颖,有在他国留学深造铁路规划知
识的大好机会,更开阔的工科道路选择也正向他挥手,而他在博览铁路技术,也是其人生的不同发展方向后,仍坚持为国造铁路的自我初心,毅然回国,在中国的铁路事业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奉献于他而言是对热爱的铁路知识的不断精进,也是为国效力的承诺,以本初之自我,成就他个人的理想人生。
而另一条道路也可指在加深对他人观点的体感和学习后,以他人的观点不断充盈自我,最终达到人生的理想的充满态。《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年轻时本即有解放农
奴之志,而后续奢靡的军营生活给他以警醒,马斯洛娃的转变更激发他的斗志,最终也志于农奴的解放,也是自我理想人生的实现。
理想的人生,可由自我来定义,而惟愿我们吸纳当今世界的多元观点,以充盈个体之自我,寻缘属于自己的理想人生。
教师点评:
蔡宇睿同学的这篇文章完全符合一篇优秀考场作文的要求。
文章入题很快,开篇通过述材料,直指现实,让本文一下子有了针对性。第二节顺势提出观点——“个体应该在接纳多方观点、博采众长后,重新审视、丰盈自我,方取得理想人生的完满态。”观点鲜明,表述简洁。第三节展开了对“坚持自我”的思辨,指出“若‘坚持自我’的呼声被错译为关上接收外界信息与观点的
耳朵,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拗,该‘自我’也将陷入一种囚笼困兽的盲目的非理性的状态。”着眼于人的成长和完善,暗合儒家的修身之道,也紧扣材料中的“理想人生”。于是第四节进一步深入,就有了对“理想人生”的反思,“当个体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新的观点,‘理想人生’的定义也可能因视野的开阔而发生改变,个人也极有可能在一路的探索中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之路。”这两层思辨是本文成功的关键。第五节举詹天佑留美深造并为国效力的例子,正是开阔视野、兼收并蓄、充盈自我然后坚定理想并成就理想的过程。第六节《复活》的例子阐释稍有欠缺,应更强调聂赫留朵夫的自省与外界和坚持自我的关系。结尾呼应材料,再次明确观点。
本文始终紧扣“观点多元”、“坚持自我”、“理想生活”这三个材料中给出的关键词,对“坚持自我”和“理想生活”都有不浮于表面的思考;语言清晰流畅,又引经据典,展现了作者不凡的文化积累与写作功力,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类上67分)
曹杨二中高三5班张宝心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众声嚷嚷,观点愈发多元化。故有人疑惑:是否只有坚持自我,才能获得理想的人生?私以为,此说法太过绝对,而择他人思想之精华融自身价值之核心,方为人生的最优解。
诚然,“坚持自我”作为一种对自身价值观的坚定保持,在眼下这一众说纷纭的社会里可以有效抵御外部的杂音,从而葆有更独立清醒的判断力。社交媒介急速发展,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在各类平台上发表高谈阔论,若没有足够的对于自身是非观的坚持,你我便极有可能被光怪陆离之声混淆视听,在观点的洪流里迷失人生的方向。
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一味地坚持自我,绝不会成就真正理想的人生,因为我们始终需要聆听他人之声音来进行自我的修正、完善。人类的思维本就具有局限性与容错性,又加之凡人并非圣贤,在思考路径上遇到阻塞或差错,皆为正常事。若一味地坚持自我,过分屏蔽了他人的观点,便会酿成“知错仍不改”,或是“不知错”之坏果,这无疑不利于你我的个人提升,更无从谈起去收获一个理想的人生。古有韩愈深知“人非生而知之者”,提倡积极向师学习——何尝不是聆听他人之意见的表现?今有韦斯特弗听取兄长之意见,迈出爱达荷州,重新书写其人生;而这位剑桥博士的父母,始终“坚持自我”,永生被困于圣母峰的山脚。
更进一步,向多元的观点学习,并非仅仅有“改”的功用,更有“加”的意义。人思维的主观性虽常常导向观念的冲突,但同时也能成为你我开拓更广阔视野的一面窗。正如“有一千位读者便有一千位哈姆雷特”,向他人的观点进行适当地精华
性汲取,无疑能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视界的拔高与灵魂的丰厚。而若过分地着眼于“坚持自我
”,则会错失许多学习外部的良机。久而久之,即使自己的思想并不存在客观性的谬误,其单薄性也注定无法帮助我们去获得理想人生。也正因如此,人类文明向来反对“井底之蛙”,各民族的文明果实彼此交流互鉴,形成今日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文化格局。
“坚持自我”不代表拒绝一切多元的观点,其核心指向不放弃对于自身所爱的热忱,与独立思考的魄力和勇气;“学习多元观点”也并非指从众甚至抄袭,其重心落于人给自己思维所开的那扇窗,与迈出心灵茧房的那一步。观点多元的世界,是挑战也是机遇,去择精华且守所爱,方可以获得理想人生。
在一千个哈姆雷特里,去写出属于你的那份理想人生吧。
教师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结构清晰,论证有力,文质兼美,很好地传达出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是一篇可供借鉴的考场作文。文章对材料提出的问题,有较为深入的思考,指出“只有……才”的表述逻辑太过绝对,主张“择他人思想之精华融自身价值之核心,方为人生的最优解”,应该说这样的思考很有时代特征,也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思辨能力。其次文章在结构思路上也颇有亮点。整个论述过程清晰流畅,从肯定“坚持自我”对个体人生的意义谈起;转而论述“聆听他人声音”在“自己思想存在谬误”时,可以对自我“进行修正、完善”;而自我更可以借助“向他人的观点进行适当地精华性汲取”,从而“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视界的拔高与灵魂的丰厚”;然后通过对“坚持自我”和“学习多元观点”两个关键概念内涵的辨析,
指出其“核心”与“重心”,推进自己的思考,也对自己开篇提出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体现出作者较为缜密的说理逻辑。此外,文章的语言也值得称道,时而整句,时而散句,时而引用,时而化写,可谓妙笔生花。当然如果能反思“理想的人生”的内涵,作者对此材料的思考或将更加深入和完善,期待宝心的下一篇佳作。
守自我之本位,与世界灵动交互(一类上67分)
曹杨二中高三5班石芮羽
时间蔓延、世界变迁,自我与他者的交互从未停滞。在追求理想人生的过程中,有人将坚持自我作为唯一途径,屏蔽了外界的声音。在我看来,我们应灵动地与世界互动,审慎地辨析他者之见,完善个人价值观念,又可在必要时守住自我之本位,实现自我之价值。
究竟何为理想的人生?它必然非盲目徘徊于他人观点,失去自我立场,而是自我价值在现实中得以实现,个人寻求到自我的意义。随着观点的多元化,众说纷纭的外界环境损伤了个人的判断力与信念,众多主见受他人之观点影响而动摇、湮灭。此时,重提坚持自我之必要性便成为当今人们受他见所困、渴望坚定内心的见证,代表人们难以忍受个体信念与主见的消散,有时代合理性。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将自我划在世界与他见的对立面,多元观点也未必不可取。自我的建构正源于个体长
久的实践和感知,外界的事物经由我们,在个体心中爆裂,继而扩张、塑造、融合。我们既向外索取,又向内建构,一步步形成价值观念而最终才成为自我。个体无法脱离轻轻托起他们的这个世界本身,多元的观点也正是构成世界的不可或缺。由此,坚持自我仍需倾听世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