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鉴赏与训练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鉴赏】
柳宗元(773-819),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其诗风格清峭。此篇作于永州,“西岩”就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诗人在寄情山水的同时,也略寓政治失意的孤愤。
首句“渔翁夜傍西岩宿”起得平平,先从渔翁夜宿入笔。第二句“晓汲清湘燃楚竹”造语就颇有些
意思了。早起打水生火这样的平凡事情,在这位夜傍西岩宿的渔翁做来却也雅致:打的是清湘之水,燃的柴是楚竹,可以想见这打水生火之渔翁也定然超凡脱俗。这里,语言精致、雅洁,丝毫不是矫揉造作,这种由语言造成的雅致清新的感觉透露出了诗人孤高的品格,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情趣。
既然有人打水生火,那“烟销日出”处定然会有人出现,然而诗人告诉我们“不见人”,你不禁会追问:人究竟在哪里呢?“欸乃一声山水绿”,原来人只在这青山绿水之中。是“烟销日出”,方见这山水之绿;于无人处听闻桨橹欸乃之声,方知人行山水间,这样“奇趣”之山水,造就了一个清寥孤寂的境界,隐隐绰绰传出诗人孤高的心境。
结尾二句余音绕梁,渔翁已下“中流”,回看天际,岩上白云缭绕,仿佛追逐着这叶扁舟。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云无心而出岫”,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心,此时诗人内心所呼应的也许正是那个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的陶彭泽!
【文史小常识】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苏轼认为“虽不必亦可”,这不经意道出的批评引起了持续数百年的争执。
一部分人认为末二句可以删掉,另一部分人认为删掉不好。两派的分歧根源主要就在于对“奇趣”的看法不同。苏轼一派欣赏奇趣,认为删去末二句后不仅余味不尽,而且奇趣更显。另一派认为“奇趣”乃晚唐诗的特征,与盛唐相比,已落下乘。
【鉴赏试题】
(1)渔翁是个怎样的人?阅读全诗后,请具体说明。
(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1)渔翁是个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清高脱俗、独往独来、孤高又孤寂的人。
开头两句,写渔翁“夜傍西岩”而“宿”,连早起打水生火这样的平凡事情,做来却也雅致:“汲清湘”之水,“燃楚竹”。这一切都反映了他的超凡脱俗、清高孤傲。中间两句,写“烟销日出”处,却“不见人”,因为唯一的这个渔翁已经融入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后两句,写渔翁回首,只见白云在追逐自己的小船。由此可见,渔翁是个独往独来的人,孤高又孤寂。
(2)本诗的景物特征是清寥而神秘,无论是山水景,还是在里边行走的渔翁,都带有这一特征。作者此时正被贬谪永州,在寄情山水的同时,不免流露出仕途失意的孤愤和清高。如此的景象正可以传达出的诗人的孤高而又孤寂的内心世界,尤其是那渔翁,不就是诗人自己?全诗情景交融,富有“奇趣”。
〔解题思路〕上述两题,抓住诗歌中描写渔翁的一些景物特征( “西岩”“清湘”之水“楚竹”“山水绿”“云”)和渔翁的一些动作(“宿”“汲”“燃”“欸乃”“回看”),即可分析出。
雪晴晚望
贾岛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鉴赏】
贾岛(779-843),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律见长,注重词句锤炼,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这首《雪晴晚望》所展现的虽是时景常情,但是诗句所造之境却表现出贾岛一贯清冷孤寂的诗风。
诗题四字“雪”“晴”“晚”“望”即非常明确的规定了此诗乃是一幅日暮望雪之景。薄暮时分,天晴雪霁,诗人乘兴出门,“倚杖”四望,近处的小溪,远处的高山,在雪后显得更加皎洁可爱。夕阳的余晖衬着洁白而变化多重的云朵,造化之美让人由衷的感叹。天已晚,采樵人也回到了自己那白雪覆盖下的茅舍,那轮寒冬的太阳也慢慢隐退到高山之后。“归”和“下”点出天已晚,而白屋和寒日,淡却了夕阳美景下的欣喜,清冷的感觉悄悄蔓延。暮更加重了,暮里,远处一股浓烟吸引了诗人的视线。野草正在燃烧,暮霭中影影绰绰有石松的身姿,又仿佛是这傲立孤寂的古松冲破烟雾的笼罩凸现在了诗人面前。天真的不早了,诗人一边饱览这山野情趣的雪后美景,一边踏上了归途,山寺中响起了清越的钟声,一声声回荡在山谷之间。末句收笔使得诗情更加浓郁。
诗人少年为僧,后还俗科举,但屡试不第,此时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雪晴晚望”之余,
顿生倦怠之心,听见晚钟响起,犹如醍醐灌顶,归隐之意顿生。全诗即景写情,飞动自然,余韵无穷。
【文史小常识】
大诗人杜甫就非常讲究对字词的锤炼的,他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种对“炼字”的讲求,到晚唐就发展成了苦吟一派。贾岛就是一位苦吟诗人,特别注重对字词的锤炼功夫。在那首“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之下他曾经自注:“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鉴赏试题】
(1)哪一句诗句最能体现贾岛“清冷”的诗风?请具体说明。
(2)诗句“闻打暮天钟”,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诗句是“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描写的情景是:天已晚,采樵人也回到了自己那
白雪覆盖下的茅舍,那轮寒冬的太阳也慢慢地隐退到高山之后。“归”和“下”两字,点出天已晚;而“白屋”和“寒日”,则进一步将“望”夕阳下美景的欣喜之情淡却了,代之而起的是悄悄蔓延的清冷的感觉。
〔解题思路〕抓住“白屋”的“白”,那是白雪覆盖,冰宫一座;抓住“寒日”的“寒”,太阳本给人温暖,但是一是因为已经时近傍晚,一是因为在“危峰”的“白雪”的映衬下,也给人清冷的感觉。
(2)作为全诗的结尾,起到点活全诗的作用。①化静谧为有声。前六句,都是写远望之景,静谧之景,又都是视觉形象。这一句却写“钟声”的山鸣谷应和作者内心受到的震撼,化静谧为有声,而且使前面的景都飞动起来,形成了整个诗境的活泼灵动的局面。②令人思考和回味。诗人少年为僧,后还俗科举,但屡试不第,此时落第之后,栖身荒山古寺,“雪晴晚望”只见静谧,本已生倦怠之心,此时突然听见晚钟敲响,是否觉得醍醐灌顶而萌生归隐之念?
〔解题思路〕扣住诗句中的“钟”字。“钟声”打破了静谧,且,它的突然响起又不免启发人们思考。
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鉴赏】
李贺(790-816),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这是一首描摹诗人家园景,慨叹春暮花落的伤春之作。前两句写花开。“花枝草蔓眼中开”,在诗人眼中不止是繁华朵朵,就连草蔓藤枝也婀娜多姿,参差错落,热闹起来,由此,我们不难想见南园之中百花婉转婀娜的姿态。“小白长红”说的是花的颜,白少,在诗人眼中可见其小;红多,放眼皆是,可以想见其长,此四字构思精巧,在极尽花姿之后又穷尽了花。“越女腮”,将花比作“越女”,自然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的国天香,娇艳的花如同美女的面颊,其颜、姿态融于一体,精神顿出。然而,好景不长,“日暮”之时,“嫣香”从枝头飘离,“可怜”两字饱含了诗人了惋惜之情。诗人望着纷飞的花瓣,不由怔忡,突发奇想:
这花朵零落,从枝头飘离,飞舞于春风之中,岂不正如不须媒人作合的女孩儿,依恋春风,随之而去。这句的“嫁”字,与前面将花比作美女暗合,凋零于最美之时,犹如文君夜奔,颇有些悲壮的味道耐人咀嚼。
诗人因避父讳不为朝廷所用,犹如花开盛期无人欣赏。一想到红颜难久,容华易谢,不免悲从中来,这首诗,是惜花怀春,更是诗人的自伤自悼,抚今忆昔,更添惆怅。
【文史小常识】
李贺是没落的唐宗室后裔,父亲李晋肃,曾当过县令。就因为“晋肃”之“晋”与“进士”之“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李贺便以有讳父名被人议论攻击,不得参加进士考试。韩愈的《讳辩》就是为李贺的这段遭遇鸣不平的文字针对当时的社会舆论,韩愈以极大的义愤尖锐指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有力抨击和嘲笑了“避讳”的不合理和提倡“避讳”者的可笑与可恶。
【鉴赏试题】
(1)分析诗中第一、二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第4句“嫁与春风不用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1)比喻。把娇艳的鲜花比作越地的美女的面颊(“腮”)。作用是:不但具体形象地写出了鲜花的娇艳,而且赋予鲜花以某种人的素质,从而使之显得格外有精神。
〔解题思路〕“越女腮”,是越国美女的脸颊,用来写花的姿态颜,自然让人联想起越国美女西施的国天香,这样就写尽了鲜花的娇艳无比。
(2)时过境迁,好景不再的落寞无奈和悲苦辛酸之情。表面是说鲜花委身于春风,不须媒人作合,没有任何阻拦,显得两厢情愿。然而细细品味,鲜花何曾愿意离开枝头随风飘零呢?只是因为盛时已过,无力支撑,春风吹过时不由自主地坠落了。
〔解题思路〕抓住“嫁”、“春风”等分析。鲜花嫁给春风,本是嫁错了“郎”,却是不由自己作主,再联系上边写到的鲜花当盛之时如越女一般的娇艳的面颊,就可以想见这里是写作者的身世感慨。
题情尽桥
雍陶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鉴赏】
雍陶(805-?),与张籍、王建、贾岛、姚合过从甚密,其诗多旅游之作,律诗语言精炼,工于对仗。雍陶在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刺史。简州的治所在阳安。据说一天他送客到城外情尽桥,向左右问起桥名的由来。回答说,送和迎都止于此地。雍陶听后,很不以为然,随即在桥柱上题了“杨柳桥“三字,并写了这首小诗。
这诗是诗人的即兴之作,酣畅自然,一气呵成。“从来只有情难尽”,诗人开篇便直抒胸臆,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尽,只有情难尽!“从来”二字包蕴了诗人对于“情难尽”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无数想像。因此,诗人就难免会不满,难免会发问:既然情难尽,那何故命名此桥为“情尽桥”?此两句在抑扬顿挫间,诗人用他那气势澎湃的感情洪流,轻而易举地将“情尽”二字卷去。
拂去“情尽”二字,诗人略一沉吟,脱口而出“自此改名为折柳”。“折柳赠别”是古代的习俗,而题名“折柳”桥,正切合了人们在此桥送别的情境。诗至此,似乎已然说尽,然而诗人从“折柳”又生出情感的波澜:“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无形,诗人想及柳枝,以有形之柳枝写无形之情愫,仿佛离恨也能看见、触及,一个个折柳送别的动人场面也似乎在眼前闪现。也许,深情的诗人在心底里宁愿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不愿意看到情随物尽,情尽于桥!
渔翁夜傍西岩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