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作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是无以济人利物。
大意
尽心尽力去做事本来是一种很好的美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使心力交瘁,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风亮节,但如若过分清心寡欲,对社会人也就没有什么贡献了。
耀全·读后感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教弟子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时,不可无忧勤惕厉功夫。”那忧勤是什么呢?原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古人常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心怀忧惕、勤奋努力这是有所为的领袖人物的必备特质。因为“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内忧外患不间断,隐藏着的或者已经显现出来的,这些都是要面对,要对治下的黎明百姓、天下苍生负责人,站在高位,承担的责任,承受的压力也很大。
当下大家大多数时候,是在企业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可否想过那些老总们的殚精竭虑,他们面对如同战场般的商场,面对变革,思虑生存发展,那不忧勤就可能团队被淘汰掉,事业就要黄掉。这是重要的职业素养,深入一下,具有忧患意识,必须能发现问题,推动问题的解决。
那回归到我们自身上呢,常言“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自我经历的体验,当我们说勤勉的时候,能意识到自己在技能上不够熟练,在知识上不够完备,在见地上不够圆满,也不够通达,我们需要在事项上积极的打磨自己,增长技能,培养信心,有忧患意识就能与更高一频率的人保持一致。我们要把这种心用在平时的功夫培养打磨上,因在事项上是复杂,我们是一个人,一颗心不能被分割成多个做事情的我,每一项都追求完美无瑕,那样真的就太苦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忧勤是美德,想有大成就的人物都得有孤独求败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没有问题,当到一个境界的时候应该会从感性变成理性,踏踏实实的落地,清晰对于“苦”的认知,有志向知身苦心不苦。记得中学时课本上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想我们应该会愈加温厚,这样才能滋润身心。
诸葛孔明先生在《诫子书》中有:“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则是反映了孔明先生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淡泊,少欲知足是很好的个人情操,也是明志的必然,因为志向不是短期可以快速实现的,我们生活在每一个当下,都是活生生的人,做事儿也
应该是活泼泼的,内圆外方,与更多人和谐相处。那太枯,观想如同枯树,没有生机,不能蓬勃生长,不能开花结果,没有生态系统,慢慢的腐朽坍台,如同石头一般有何大用。如观青莲,初为莲子,扎根淤泥,出水面而清圆,莲蓬开赏心悦目,无数爱莲人之眷恋欢喜爱慕,结莲实,成泥藕可入食入药,都是活泼泼的生命在展现。亦如此,“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并不妨碍淡泊明志,且于人于己都有利。
最后愿如莲开,随缘不忧,以勉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