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需要树旗
作者:刘须锦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12
        语文需要树旗。不是说语文没有旗。而是在旗帜鲜明的语文大旗下或大旗后,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树旗,树更多、更利于语文健康发展的旗。当然也得躬省。我们为什么树旗。怎样才可谓科学树旗。
       
        基点:语文是有旗帜的!
       
        1 一位位名师就是一面面旗帜
       
        如果孔子是名师。那么孔子应该是语文的一面旗帜。自然,老子、庄子、墨子、荀子……
够格用来后缀的诸子百家,谁又能说不是语文的名师?哪怕是独尊儒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语文大观园依然彩旗林立,蔚然成风。
        当然,真正有语文这一概念的历史是不长的。但是一些年谱性的人物,却从未与其对应的语文旗帜分体过。从上世纪初的陈寅恪、黎锦熙、钱玄同、胡适之等民国教授、大师,到中期的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三大家。末期的南飘扬的旗帜、《那一代》中的魏书生、于漪、钱梦龙,以及新世纪的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靳家彦、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薛法根……一位位个性鲜明的名师。呼应着一面面飒飒作响的语文旗帜。
       
        2 多彩的旗帜是语文繁荣的标志
       
        名师多了。语文的旗帜就多了。难道语文就了吗?乱花渐欲迷人眼了吗?语文面目就模糊了吗?我认为不尽然!
        首先,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并非写实。而是写意,并非贬斥,而是褒扬。是作者对千姿百态、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早春景的赞美。当下,语文现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态势:简单语文深度语文诗意语文儿童语文等,还有涉及语文领域内的条条块块的语文分支旗号。如集中识字游戏拼音快速阅渎童化作文等等。语文的确旗多。但不是乱,而是美。一种迷人眼的自然之大美。
        其次,语文面目模糊正是语文的特质。也是语文树旗的基础和条件。模糊理论的精神是接受模糊性现象存在的事实,以处理概念模糊不确定的事物为其研究目的。因而,语文旗帜的多样性,或者是多量性。决定了语文模糊现象存在的事实。理解和认同语文旗帜化现象的最基本策略是适度的模糊处理。适度的模糊处理,为语文旗帜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语文才会出现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这应该是语文事业的幸事,而非炫目景象
        面对语文旗帜化的现状。只有多一份主体的清醒。主动欣赏的自觉。才能享受语文乱花合理存在的芳泽。
       
        原点:语文为什么树旗?
       
        存在即合理。面对缤纷的语文旗帜,考量其合理性,更应该回到原点来。回到语文树旗的本源:为什么要树旗?
       
        1 语文树旗是语文本体发展的需要
        语文本身是一面旗帜。在众多学科中。有其独特性,在人的成长中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面旗帜影响和福泽每一位中国人,但这面旗帜仍然是上位的、抽象的,有时还是孤傲和孤立的。需要下位的、具体的、多元的旗帜来丰富、充实。反映在教学中。一些个性化的语文之旗便雨后春笋般出来了。虽然怯怯的、嫩嫩的,但汩汩新生而新鲜的气流却丰盈了语文的源流,丰富了语文的原野。
        课改,应该是语文之旗丰富与多样化的风水岭。课改前,确实是死水微澜,教学、教材
大一统。从1997年前后的语文大讨论便可见一斑。课改后,可谓是风生水起,教材破冰,教法翻新。主题语文、深度语文、诗意语文、儿童语文……恰如朱自清《春》中所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此时的语文不再是一条线性的历史。而是一个面,甚至是数不清的点、线、面的复杂发展态势。是语文之旗真正意义上得以张扬并自由飞扬的时代。
       
        2 语文树旗是语文人的成长需要
        窦桂梅老师树深度语文之旗,使窦老师由浅表的女性深度起来:王崧舟老师树诗意语文之旗。使王崧舟老师由豪放的男子诗意起来;孙双金老师树情智语文之旗,使孙老师由持重的校长情趣起来……旗帜有时是自己树的。有时是别人树的。不管窦老师、王老师、孙老师主观上是如何看待各自的语文旗帜的。客观的说,这面旗已经成为他们的名片。成就了他们的名师生涯。当然,语文也因为他们而炫亮、丰富起来。
        沿着名师的视线前行,在语文名师大旗的召唤下。出现了名师工作室。这一概念的介入,使语文之旗的意义增值。语文之旗的影响不再是一位名师。而是更多的老师。更多的语文老师的专业发展。语文之旗的作用不再是一张名片。而是团结、发展青年教师的一个组织。一个载体。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力量。
        沿着语文之旗的方向前行,受益的不仅仅是名师、普通老师的层面。真正受益的是语文之旗的终端——学生。名师课堂里的学生,语文麾下的学生,那真正是充满了活的生命气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命相互交流、沟通、撞击,最后达到了彼此生命的融合与升华
       
        节点:语文需要怎样树旗?
       
        目前。语文这片希望的田野,到底飘扬着多少面旗帜。没有计数。但名师们如何树起那面属于自己旗帜的过程。依稀可辨。
        首先,名师成名于课堂。《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陈金铭,曾在《年轻人,别指望一课成名了》中教诲青年教师:教师成名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再期望以课成名。这将是近期内很难的事儿。这也说明,在前期。有很多名师是靠课来成名的。当然,这里的,不仅是指大赛课的发轫。还有小有名气后的名师推广课,名师在课后成气候。进而固化成鲜明的语文旗帜。
        其次,名师成名于会堂。部分名师是靠做报告成名的。特别是课改以来,接触语文或非语文媒体,名师荟萃的研讨会、学术会、经验介绍会那真是相当多。一些重量级的会议。总得有重量级的专家点评吧。于是一些专家类名师便新鲜出炉了。
        第三,名师成名于网络。在言论像资讯一样发达和自由的今天。一些无法从官方渠道获得专业满足的教师,开始瞩目于网络。论坛、博客(含微博)成就了一大批已经或潜在的语文名师。如魏星、刘发建、张祖庆、戴建荣、高子阳……他们以稿会友。用课还原,用名潜行。
        课堂、会堂、网络……成就了一批名师,但这种散点式的。依凭外界借力型的成名,能否承受语文树旗之重?有待商榷。
        商榷一:一课成名后是否课课成名?名师因一课成名了,是否就真得成名师了。能树起一面语文旗帜了?那倒未必。成名的一课,可能是现代化包装的偶然,也可能真是十年磨一剑的必然。不管哪一个,还是回到然后。成名之后,是否课课成名。是否把每一课都当做名课来上,形成一系列名课,形成一系列名品。坚持了,自然才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旗帜。
        商榷二:一句话成名后是否句句成名?靠一句话成名的名师是有的。但靠一句话在各种场合兜售的名师是否能树起一面旗帜,可能很难?不谈信息发达或传播速度之快。会让这类名师穿帮。单就名师本人来讲,这句话也会越讲越干枯,越讲越教条,听众越来越少。真正名师是脚踏大地。不是句句珠玑,至少是句句充满实践气息,句句彰显个性魅力,句句闪耀智慧光芒。
        叶圣陶先生在《全国特级教师经验选》的序中这样写道:大家看了这本《经验选》,不就跟直接听他们教课、直接听他们讲解一样了吗?不就可以让这二十三位老师减轻一些负担。把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用到继续发展他们的先进经验上去了吗?”名师们如果想真正成名。就应该如叶老所言。把时间和精力节省下来,用到继续发展自己的先进经验上来,树一面真正属于自己的语文之旗。
       
        焦点:语文需要什么样的旗?
       
        语文的旗帜很多。有的是一位名师对应着一面旗帜,有的是多位名师共有一面旗帜,有的是一位名师拥有多面旗帜……那么。语文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旗帜呢?
        第一、语文之道的旗帜。语文,无论用什么定语来修饰、限制,语文还是语文。多元化旗帜。只是语文的一个侧面或层面的表达方式罢了。其内核还是那些稳定的、客观的以及相对来说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如斯霞、霍懋征,虽然没有一面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语文之旗。但她们所传达的语文理念、语文方法、语文知识等却是最语文的旗帜。周一贯先生说:多样丰富的教学风格、流派应当与弘扬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核心价值辩证统一。这无疑是所有教学风格与流派能否健康发展的生命所在。”…这就是真正的语文之道:务本求实。遵循语文学科规律。
        第二、人本发展的旗帜。旗帜是一种理念。一种风格。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深刻影
响学生的心灵。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也就是说,一位名师,不管您打出何种语文的旗号。教学都应该是心中有的教学。即使您原初树旗另有隐情。如果想这面旗帜继续飘扬下去。就必须改变。语文名师或者说教育名师李镇西。就是从语文学科的本位不讲。嬗变为现在的民主课堂。民主的课堂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以人为本这四个字体现在每一天的课堂上。李镇西语文旗帜的改变,道出语文树旗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语文对象的发展变化而动态变换。
        第三、人事双赢的旗帜。语文树旗,其实是双赢的事业。名师成就语文树旗之事,语文树旗成就名师光彩人生。用叶澜老师的观点就是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成人与成事相辅相成。因而,语文需要为有成就、有思考、有个性的名师树旗。一方面是繁荣语文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名师的需要。当人与旗,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时,就是语文树旗成功之时,也是语文名师真正成名成家之时。
       
        参考文献:
        [1]蔡朝阳等.那一代[J].教师之友,2001(1).
        [2]钱理.民国教授·[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