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
<p>
寄宿制    <span ><strong>一、</strong><strong>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strong></span></p>
<p>
    <span ><strong>    问题的提出</strong></span></p>
<p>
    <span >    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医学界把”健康”这个概念定义为:“既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又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心理辅导是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在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span></p>
<p>
    <span >    随着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农村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农村学校主体。这些寄宿制学校的孩子大则十二、三岁,小则六、七岁,他们早早离开父母的怀抱,住进了学校,既要适应新的学校大集体生活,又要应对紧张的学习和考试的压力,各种不适应必定对其心理带来一定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及早寻解决有关问题的对策,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人格得到和谐发展,适应未来的社会,健康地成长、发展。</span></p>
<p>
    <span >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社会、家长、老师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在这些住宿孩子的学业水平上时,随之被忽视的却是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孩子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有些孩子情感冷漠,缺乏爱心;有些孩子学习态度消极,厌学、逃课等等,这些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性差,注意力不能够集中,思想走神,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给各科老师的教学带来困难;这些学生在生活中不能够严守纪律,打架、骂人、说谎、出走,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负担。解决这些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我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span></p>
<p>
    <span >    <strong>课题界定</strong></span></p>
<p>
    <span >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它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span></p>
<p>
    <span >    农村寄宿制小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工作的进行,形成了小学阶段以农村寄宿制小学为主体的办学模式。</span></p>
<p>
    <span >    心理健康问题:在寄宿制小学社会大背景下,寄宿生成为农村小学特有的体。学生从三年级(八九岁)开始就过早离开父母,寄宿在学校,全天候独自生活,对其心理带来一定的影响,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老师、学校给予关注疏导。</span></p>
<p>
    <span >    对策:在小学寄宿制教育教学中,研究寄宿制农村小学学生心理特点,典型表现及成因,心理异常的危害,探究应对策略,以解决寄宿制小学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span></p>
<p>
    <span >    <strong>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strong></span></p>
<p>
    <span >    心理健康运动于1908年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推动了世
界各国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英国等西欧发达国家的寄宿制学校,有辅导员为学生在生活和心理上提供帮助。美国专家提出了用“生活技能训练”的方法预防青少年不良健康行为,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立足于心理学派坚实的理论基础,力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工具来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在日本,特别是在二战后,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化的影响,日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改善人际关系和发现自我为目标,通过一定的训练,改变孩子的攻击性和自我封闭现象。</span></p>
<p>
    <span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开始与国际接轨,起步较西方晚,但发展很快。政府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1999年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2002年9月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划和指导。国家的重视大力推动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如进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潘珊红,2007);进行系统的课程实验研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之一》(朱小敏,2010)。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
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李利芳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农村、寄宿、低龄三种效应的叠加使得解决此类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出发,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为其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刘先丽研究了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发现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的社会化存在着积极肯定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爱的感受缺少、性意识的偏差和早熟等。叶敬忠、潘璐(2007)对北京、江苏和湖南的农村寄宿制小学1-5年级寄宿生与走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寄宿生在校期间更多的面临亲情的缺失。  </span></p>
<p>
    <span >      但我们也发现,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第一,纵观现有的研究,多数是应用量化表对寄宿制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分
析,研究方法单一,而且更多的是描述性研究,缺少寄宿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因果研究。第二,部分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的建议只是一种理论的构想,源于实践的对策很少。这些对策的可行性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多数对策是对心理问题的反应,疏于对心理问题出现前的预防。尤其是对农村小学留守寄宿生、单亲家庭寄宿生等特殊体缺乏重点调查研究。      </span></p>
<p>
    <span >    <strong>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strong></span></p>
<p>
    <span >    选题意义:</span></p>
<p>
    <span >    1.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年龄偏小,尤其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类型:自卑退缩型、逆反抗拒型、情绪冲动型、不良性格型等,这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span></p>
<p>
    <span >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往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科学的策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力度不够,对学生心理影响难以形成合力。</span></p>
<p>
    <span >    3.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做还感到无所适从。配备专业型心理辅导教师,提高全学科老师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是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问题的保障。</span></p>
<p>
    <span >   研究价值:</span></p>
<p>
    <span >    1.通过对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的深入研
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span></p>
<p>
    <span >    2.通过对问题及对策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通过研究引导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span></p>
<p>
    <span >    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有助于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span></p>
<p>
    <span ><strong>二、</strong><strong>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strong></span></p>
<p>
    <span >    <strong>课题研究目标</strong></span></p>
<p>
    <span >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span></p>
<p>
    <span >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探索出适应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span></p>
<p>
    <span >    3.通过研究实践,不断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关系。</span></p>
<p>
    <span >    4.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和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span></p>
<p>
    <span >    5.通过校本培训增强和提高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实验,使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