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的健康观的建立,一个健康的儿童,不仅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儿童,更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儿童。幼儿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常常表现为: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
分的施展和发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来说,幼儿心理健康有以下几个标准:
1、动作发展正常。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成及功能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志愿者个人总结2、认知发展正常。一定的认知能力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条件,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如一个儿童的认知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儿童,且不在正常范围之内,那么该儿童的认知能力属于偏低。在幼儿期要尽量避免任何有损于大脑的
伤害或不适宜的环境刺激,以免导致幼儿心理不健康。
3、情绪积极向上。积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儿童情绪正常,对受到别人的爱抚、关心、体贴、照顾感到幸福,从而心情愉快。反之,就有心理障碍。不良情绪是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障碍。长期紧张、压抑、恐惧,会使儿童产生种种行为问题。
4、人际关系融洽。幼儿之间的交往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吃、睡、穿脱衣鞋等生活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人际关系上的不协调,不像在家中可任意得到自己需要的玩具,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对一些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消极的适应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愉快的体验会产生积极的心理。
5、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心理健康的幼儿一般热情勇敢、自信主动、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情绪乐观。而心理不健康的幼儿则表现出冷漠自私、胆怯自卑、被动孤僻等行为。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较严重者可达2.14%~9%,最为常见的是幼儿的行为、情绪、社会适应及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ps动作健康心理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没有了它,幼儿的生活、学习都无法正常进行。《幼儿园教育
三农指的是哪三农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既要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主的尝试。我们应利用各种教育因素来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二年级下册英语
特别提示: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育最为迅速、最为旺盛的时期,这里说的发育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发育,还指心理上的发展。幼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教师健康的心理在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幼儿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也是与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直接相关的。目前,有不少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很好,比如认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因此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这些问题不是只存在于个别幼儿园,而是已经演变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发展、生活学习和工作事业,更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21世纪所需人才的培养。因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将直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求知欲,个性的发展、性格的形成,人际关系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教师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失物招领范文是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