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的问题孩子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中期调查报告
深圳宝安区翻身实验学校家教课题组
执笔:覃丽敏  孙自艳
一个健全家庭中拥有父母双亲,是一个完美的组合。但很不幸,我们生活在这个不太完美的世界里,死亡、离婚、分居而形成的单亲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80年代以来,单亲家庭作为多种家庭形式之一,在多元化家庭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引起社会的广泛的关注。
所谓单亲家庭:即只有父母一方与其未成婚年龄在18周岁以下,且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单亲家庭子女作为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体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产生了非常的消极影响。单亲,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教育形成缺陷,但这是不是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健康成长的根本因素呢?单身爸爸或妈妈,怎样来为孩子弥补心灵上的创伤呢?社会该怎样看待单亲家庭呢?大量事实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乏父爱或母爱而变得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自卑、情绪低沉、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意志、情感和品格的发展。所以,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日见突出,我们想,这个应该是我们本次课题研究的关键吧。
一、研究个案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从2006年? 月课题立项以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经过几番筛选和衡量,确定了10个重点跟踪研究对象。经过将近两年的跟踪调查,我们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个案分析,我们试图从10个案例中出他们存在问题的共性,以便“对症下药”。以下是我们的调查和指导中了解到的情况。
(一)跟踪个案十个,孩子基本情况如下表:
所在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1人
2人
3人
2人
2人
孩子性别
7人
3人
家庭状况
单亲重组
4人
单亲未重组
6人
离异后孩子随
父亲
3人
母亲
7人
由表可见,在我们调查的10个单亲家庭结构类型中,母亲带孩子这一类型最多,孩子的性别是男孩子居多,其中家庭婚姻状况是单亲重组有4个家庭,单亲未重组有6个家庭。我们研究的问题孩子对象涉及1~5个年级,相信可以成为小孩子单亲家庭问题孩子家庭教育情况调查的代表。
(二)家庭文化学习设施情况统计如下:
学习角或书房面积(m2
0
1—5
5—10
10—15
15以上
0人
4人
4人
2人
0人
家中电脑数量
0
1
2
2以上
4人
5人
1人
0人
书柜数量
0
1
2
2以上
0人
9人
1人
0人
藏书册数
0
50册以内
50—100
100册以上
2人
6人
1人
1人
报刊份数
0
1
2
2以上
1人
8人
1人
0人
从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10个个案家庭的学习环境是基本具备的,但是10个孩子中有6个是学困生。经过我们调查发现,虽然有着这样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几乎所有家庭的家长都没有学习习惯,也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这是不是造成孩子学习无力的原因呢?
(三)孩子学习状况调查
孩子的总体学习状况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1人
2人
4人
3人
孩子最喜欢的课程
(多选)
语文
数学
英语
品德
5人
1人
1人
0人
美术
音乐
体育
科学
2人
3人
2人
2人
孩子在学习上的动力强烈程度
非常强
比较强
一般
不强
非常不强
0人
0人
4人
4人
2人
孩子的学习方法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0人
2人
2人
3人
3人
孩子的学习习惯
优秀
良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0人
1人
2人
5人
2人
我们跟踪调查的10个家庭的孩子,由我们的统计数据看来,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太强烈的学习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所以总体学习状况也不算理想。在我们的调查中同时发现,个案家庭孩子大多数德智体表现良好,部分表现为行为习惯不良,少数问题较为严重。
(四)影响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众多复杂因素,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影响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因素复杂而且繁多:如对子女品德、学习有效的教育方法;子女对具有某种文化程度父母的理解;祖辈的文化程度(抚养人一方);家庭变异时子女年龄及现年龄;抚养人当时和现在的心态;祖辈的家教观点(非抚养人一方);人际环境;非抚养人工资及抚养费;困难时期减轻子女伤害的措施;祖辈的文化程度(非抚养人一方);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努力教育子女;家庭变异后双方关系和子女对父母再婚的态度;长时间单亲对子女造成的影响;子女性格等等。
二、个案家庭孩子存在的主要问题类型归纳
.思想道德型:主要表现为自由散慢,不思进取,任性妄为,爱讲粗话,思想道德层面出现缺乏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诚信意识淡薄、缺乏高尚的情操修养等问题,在我校的10个案例属于这一类型的比较少。
.学习困难型:主要表现为意志薄弱,成绩下降,厌学。学习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喜欢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贪玩、任性。在我校的10个跟踪案例中,这种类型占多数。
.心理情绪困扰型:主要表现为性格内向,胆小畏缩,缺乏沟通能力、自理能力,情感冷漠、孤僻、自卑敏感,这似乎是单亲家庭问题孩子的通病,在我校的10个跟踪案例中,有8个孩子有此类型症状。
.行为纪律不良型:主要表现为好动逆反、撒谎、好斗和报复,并且缺乏同情心,爱搞恶作剧,有明显攻击性行为,爱打闹,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个案家庭孩子存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单亲家庭家长的基本素质
家长年龄情况
30岁以下
30—35
36—40
40岁以上
父亲
0人
2人
2人
1人
母亲
1人
6人
2人
1人
家里有几个孩子
1
2
3
4个
或以上
9人
0人
1人
0人
家长学历状况
不字或认识字很少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父亲
0人
0人
0人
3人
母亲
0人
0人
1人
5人
大专
大孩子本科及以上
父亲
1人
1人
母亲
3人
0人
工作单位情况
国有企业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民营
父亲
0人
0人
1人
0人
母亲
0人
0人
1人
1人
个体
打零工
无业
其他
父亲
4人
0人
0人
1人
母亲
4人
0人
3人
1人
该家庭月收入
1000元以下
1000—3000
3000—5000
5000千—10000
1万元以上
0人
2人
3人
2人
3人
由于是单亲家庭,我们在统计家长年龄时有点麻烦,因为有的家庭已经重组,所以现在家庭的父母年龄都可以拿到,但是有一些未重组家庭就只能询问父亲或母亲一方的年龄。调查中的相关统计表明,个案家庭多为一孩,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高中学历偏多。家长的工作也多为不稳定,家庭收入中上者居多。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大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家长教育的子女,在品德和学习上分别有非常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
我们推测,和其他家庭一样,家长的思想、文化、身体基本素质是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根本原因。它也为责任感、教育思想两个因素奠定基础。特别是在单亲家庭遇到特殊事件,处在困难时期时,他的素质决定了对待问题的心态、看法、能力,更是极大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
(二)家庭学习氛围及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程度分析
家长生活作息是否示范有序
有时是
2人
4人
4人
家长自身是否有学习习惯
有时是
0人
4人
6人
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状况的程度
一般
较少关注
2人
5人
3人
家庭有无共同学习活动
有时有
没有
0人
1人
9人
家长有无指导孩子学习
有时有
没有
0人
7人
3人
统计分析表明,在单亲家庭里,是否能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把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和子女的学习成绩呈高相关,在这个统计表我们不难看出,10个个案家庭里,虽然几乎每个家庭都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多数家长却并未能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主要表现为家长生活作息时间无序;家长自身没有学习习惯,不能给孩子起示范作用;家长普遍工作繁忙,不能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学习,或家长由于本身知识水平限制,不能指导孩子学习。
(三)家长的教育思想调查分析
调查统计表明:家长具有较好的和较差的方法教育的子女,在品德、学习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将近两年的指导与研究,我们发现,成功的家长显示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正确的教育思想。
我们根据教科研下发的“《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个案家庭调查表”中的表四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发现通过指导后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正确的一方,孩子的品德与学业都有明显提高。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教育责任让学校承担;家长单向教育子女;只读教科书的封闭教育;光宗耀祖、养儿防老;只重养育、训育;成龙成凤的精英教育;重分轻德;驯服规矩的工具教育;苛人纵己的压制教育;重营养轻心理等等不良教子观念,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就相对比较差,这可能是与孩子承受了太多压力有关。
而如果家长有正确的教子观念,如家长以身示范的榜样教育;开放视野丰富资源的教育;全面发展、做四有新人、民主平等互动教育;认为家庭、学校各自承担责任等等,孩子就性格开朗,品德兼优,学习进步快。
在我们的跟踪指导中,每个指导老师也致力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四、个案家庭的几种家庭教育类型
社会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父爱和母爱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意义。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孩子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单亲家庭给孩子成长造成了不好的教育环境。孩子的家庭教育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往往走向极端,步入误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我校10个单亲家庭孩子平时的思想表现、行为习惯以及心态等方面,可以看出他在家中所受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我校几个常见的单亲家庭问题孩子教廷教育误区下的心态作简要分析。
(一)溺爱教育
  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特别是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家庭。有的父(母)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孩子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孩子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
古人常常告诫我们“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在某些单亲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疼爱往往超过一定的限度。主要表现为溺爱、放任、包庇甚至纵容,也就是说对孩子施给过多的感情,这叫做感情过剩。不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行为是否正确,父(母)一概予以满足。有时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坏习惯也不加以纠正,甚至对其出现的错误,违法乱纪或反社会的言行举行加以庇护。家长的这种亲近方式,很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地形成,直接影响了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单亲家庭环境,实际上成了孩子将来犯罪的温床。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其父(母)则成了实际的支持者、护送者。受到这种家庭教育的孩子,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很任性,好胜心强,寻求各方面的满足。受不了一点儿批评,更承受不了挫折与打击,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状态。这给我们指导老师带来极大的困难。
比如杜玲老师指导的个案中,这个11岁的男孩子小T1~2岁跟随亲生母亲在老家生活,后父母感情不和,在2岁时离异,他被爷爷奶奶带到深圳和爸爸生活。3岁时被送到石岩公学读幼儿园,周末才回家一次,和父亲极少沟通和交流。父亲虽说在深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全部交给爷爷奶奶,刚满40岁的爷爷奶奶对孙子极度溺爱。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四年级转学到翻身小学就学。刚到校时,爷爷奶奶把他送到教室才离开,他竟然也要同他们一同回家,孩子缺乏安全感,与外界不能融入。在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什么事都有人帮他做的妥妥贴贴的,学习上表现为上课经常发愣,下课也不和同学玩耍,自己一个人趴在桌子上或搞东西,精神无法集中;课后几乎无法按时交作业,要么就是写得很马虎,没有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比较严格,但与孩子的互动交流较少,使孩子感到很孤独。孩子逐渐变得任性,自私。对人没有感情,爸爸也不叫,连对他呵护有加的祖父母也是如此,使家里的亲人很苦恼。由于父母对他的学习期望值很高,孩子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就开始撒谎,骗家长说自己考的很好,祖父母对孩子是百依百顺,事事如他所愿,造成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育
  暴力与虐待在单亲家庭中经常发生。育是指单亲家庭中的某一成员对其他成员在精神上、经济上、肉体上以及性行为等方面施予的暴力和虐待。最常见的是离异夫妻一方对老人或对孩子所进行的。发生暴力和虐待的原因大致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由婚姻破裂,与老人之间关系不佳,受孩子的拖累,经济上发生拮据而发生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的压力太大,工作繁重与不顺心,工作条件差。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处发泄,只能回家后对老人和孩子施以暴力和虐待。
  在我国,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颇深,又加上有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认为他的孩子生来就是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就有权对其进行“管教”。况且有的家长生性就粗暴,略有不顺或不满,张口就骂,举手就打。家长为刀俎,孩子为鱼肉的现象司空见惯。
  不管是离异夫妻一方对老人还是对孩子施予的暴力和虐待,以及夫妻之间因离婚而进行的暴力和虐待,对孩子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自责性,无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孩子性格内向是普遍现象。孩子在家里遭到暴力和虐待之后,常常产生一种很强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将随着时空的转移与变换,发泄到学校和社会上,对他人进行“报复”,并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对他人及社会不满的心态,仇视一切。这种单亲家庭教育环境,不可避免也促成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和抑郁。孩子只能把在家里听到的看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全部积压在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这种心态和性格将会不断地加重,一旦遇到挫折或不顺之事,最容易走极端。
单亲家庭中出现暴力和虐待是异常可怕的。本来父母离婚就给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现在则是雪上加霜。这种教育环境,严重地摧残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极大地阻碍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不过,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现在的孩子一般来讲经不起挫折,心理脆弱,毅力与意志缺乏。而生活在这种家庭之中的孩子,往往意志坚强,经得住大小波折,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锻炼意志的作用。
比如潘多爱老师跟踪指导的三年级C班的小J同学,当他父母离异后,其父一直在国外生活,他和妈妈及外婆生活在一起,他母亲因生活压力,脾气暴躁,并且因与孩子的父亲的感情问题对孩子产生偏见,动辄打骂,从而导致孩子个性倔强,脾气怪,经常与同学们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作业也是经常不按时完成,与班上的同学经常发生矛盾,吵闹打架,导致与同学不团结。
另外还有孙自艳老师跟踪指导的二年级学生小H,在孩子二岁时,父母就离婚了,他判给母亲。因为从小就离开父亲并且一直没再见过面,所以孩子一直以来对爸爸都没什么印象。小孩子教育问题J父母离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母亲在深圳闯荡后,见的世面多了,接触的人广了,后来就看不起自己的丈夫了,主动提出离婚。从和孩子接触以来,发现孩子几乎没有父亲的概念,长期很少和男性接触,所以胆小、懦弱的性格特征非常明显。孩子的物质生活虽然现在还可以,但因为母亲毕竟没有一技之长,做的是给饭店送消毒碗筷的生意,纯粹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活,对今后的生活是很有压力的,所以小J母亲的脾气很暴躁,孩子也是母亲遇到不顺心事时的“出气筒”。 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很多时候连话都说不清楚,胆小退缩,特别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因而孩子既没有好朋友,不会团结同学,也不懂人际交往的规则,自信心缺乏,特别是几乎没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性格很懦弱。而且孩子缺少责任心,缺乏爱的能力。上课容易分神,更多时候是处于不听的状态,学习上根本没有目标和动力,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缺乏意志力。
(三)“圈地”式教育
  美国有位科学家曾经做过“感觉隔离试验”。这种试验就是把一个人放在完全与外界信息隔离的房间里,经过几个小时,便发现此人会产生幻觉。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发现此人神经失常,精神崩溃。这个例子告诉人们,人需要与外界接触,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从中增长见识,获得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圈地”式教育,通俗他说就是把孩子活动的场地严格地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减少或断绝与周围孩子的交往、接触。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事物发生联系,而同周围事物的联系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般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视其宝中之宝,非常担心其安全,常常把孩子限制在家中或规定的圈子内。有的单亲家庭干脆把孩子长期关在家里,不允许与附近的邻居孩子交往,更不允许与已离异的父(母)亲来往。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本来就缺少父(母)爱,心中积淀着许多痛苦,需要与同伴交往。
美国著名学者H·奥托提醒我们:“把一个人与世隔绝,是现在能够采用的最严厉的刑法”,对孩子实行“圈地”式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应有权利的剥夺,是家庭最不仁不义的表现。
比如覃丽敏老师跟踪指导的五年级学生小Y,该生生活在一个离异重组的家庭。在她2岁时,父母之间的感情就亮起红灯,家庭矛盾与日俱增,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后来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离婚。父母离异后,小Y与父亲在一起,而且父亲很快重组了家庭,由于父亲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交流,因此,小Y与其父在感情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其继母对小Y很关心,但怕对小Y管教严会引起旁人的指责,从而无心管教小Y。而且无论是父亲还是继母,都严禁小Y的生母与孩子接触,每天把孩子关得死死的,除了回学校就是在家或在培训部,周末也不准孩子与同学朋友玩,有时父母工作忙时,还把孩子独自反锁在家里,使小Y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家庭中缺乏父母之爱,没有倾吐心声之处,使小Y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造成小Y对家庭无归属感,形成了性格冷漠孤僻、不善言语、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无力等问题。
(四)“放羊”式的教育
  这种教育是当前一般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单亲家庭也不例外,而且这种教育方式,在我们的研究案例中所占比例最多。谈到放羊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就是指牧羊人在茫茫的原野上让羊随意奔跑,主人无需对其施加任何管制。
在单亲家庭里,孩子需要较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与父(母)亲有更多的接触,而且需要倾心置腹地交心谈心。但是,由于父(母)亲整天平作繁忙,人际交往繁多,且以前由于父母共同完成的家务事现在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上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厌恶,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无暇顾及,不得不实行“放羊”,对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孩子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这种“放羊”’式的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将是更多的痛苦与创伤。
比较典型的是李玉霞老师跟踪指导的8男孩小M。小M1-4岁跟随父母在广州生活,后父母感情不和,在小M4岁时离异,他与哥哥、妹妹兄妹仨人跟着妈妈来到深圳生活。父亲虽说也在深圳,但很少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他母亲为了生活,每天早出晚归,晚上要到十一点过后才回家,时间没有规律,根本无法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哥哥正在读初三,也要参加晚学习,不到十点也到不了家。由于无法照顾,他妹妹已送回外婆家。小M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只能靠自己照顾自己,放学后只能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督促他学习,没有人照顾他生活,甚至家里没有人与他说话,他一直要等到哥哥放晚学回家,才能洗澡休息。哥哥回来之前他只能与电视或电脑游戏为伴,来消磨那时间。可想而知,一个只有8岁的孩子,能安全待在家里就已经不错了,更谈不上学习了。所以他在开学以来,学习和生活习惯都有明显的退步。学习上表现为上课经常喜欢与同学讲话,或搞东西,精神无法集中;课后经常无法按时交作业,要么就是写得很马虎,没有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在行为习惯上表现为不讲卫生,衣着很脏,常常把垃圾放在抽屉不收拾;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常流鼻涕;课间喜欢与同学追赶、打闹,与同学发生争吵。
此外还有刘雯雯老师跟踪指导的三年级孩子小L,以及李国云老师指导的一年级孩子小Z,都属于“放羊”式教育类型。
五、我校针对个案家庭实施的“单亲家庭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关爱行动”以及成果与认识
(一)单亲家庭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关爱行动
1.开展对单亲家庭学生情况调查。先后开展过三次调查,准确地弄清单亲学生的基本情况,先后两次开展问卷调查(利用教科研下发的“《对不同类型的家庭分别实施规模化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的实践研究》个案家庭调查表”进行了前测和后测)。通过调查,摸清其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单亲原因、家庭经济生活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休闲活动、教育方式、对子女学习态度及是否家庭成员满意度等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兴趣爱好、有心事向谁说、最知心的朋友、在班级里心情愉快程度、喜欢什么、反感什么);家长教育行为(在家里你是常受到表扬、偶尔表扬、还是批评、较少批评);家长对你的态度(是关心爱护、一般、很凶还是说不清);家长是否陪同学习(经常、较少、还是没有);犯错误后家长的态度(耐心讲道理、训斥、打骂);你对家庭有何要求?你对学校有何要求?
2.开展个案跟踪指导活动。自确定跟踪指导对象后,每个课题组成员即认真拟订指导计划(包括针对学生展开的指导计划以及针对家长展开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计划,双管齐下),走访调查(家庭和邻居),辅导学习,指导家长组织活动(如指导家长开展主题家庭活动日、节日祝贺活动)。为了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黄沧海教授有关家庭教育的有关书籍和文章,以便能让家长心服口服。为了帮助学生转变,课题指导老师不厌其烦同他们谈心,耐心疏导;不辞劳苦的家访,做家长的工作。针对学生成绩差,帮辅老师对他们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对待缺乏家庭爱的单亲给予特别的关怀,让孩子融入班级,用师生的真情填补家庭爱的残缺,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的转化起到促进作用。
(二)现阶段成果与认识
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和具体实施,初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
.单亲家庭子女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切不可用“笨”、“坏”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他们不幸的家庭来损伤他们的自尊。要鼓励他们面对现实,自强不息,活得更好。自尊心是人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尊重是情感交流的钥匙。心理学家认为:“赞扬、勉励,可鼓舞勇气,提高信心。”故特别要尊重他们,满腔热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开展“我能行”的活动,使学生相信自己,任何困难和挫折都难不倒自己,培养起他们自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了解孩子,而了解孩子的核心就是理解。”只有理解,才会做到有的放矢的爱。而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他们强烈地表现出渴望爱与被爱,那是因为在我们调查的10个案例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没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得孩子感觉不到父母之爱,渴望爱与被爱,是单亲家庭孩子的共性。为了探索对单亲学生教育途径,课题组开展的“关爱行动”是可取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假如我们的孩子都能以乐观的情绪去看世界,假如他周围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能向他展现出美丽、精细、柔弱、温和彩的话,他就会易于接受教育,就会贪婪地聆听你的每一句话。”这就要求我们对待单亲孩子,首先要有爱心,要热情关怀,耐心感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孩子在学校犯错误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子女心灵大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他们往往性格暴躁,组织纪律性差。有些孩子为了在离异后的父母双方夹缝中生存,他们往往还学会了说谎话,两面三刀。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老师的冷谈、挖苦,家长的训斥、打骂,同学的戏谑、潮笑中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他们一般都比较敏感,常常不能理解老师对他们的善良愿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帮助。因此,要做好单亲孩子的工作,我们应从多方面关心他们,诚恳地帮助他们。要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善意和学校的爱护。谈心就是一种好办法,老师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谈心,在思想和情感上交流,让孩子体会到温暖、信任、愉快、有信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然,对他们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严格的要求他们,没有严,也就没有教育。对他们做到有理、有方、有度。有“理”就是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要求严,使他们明白严要求的目的是让他们进步,成长得更好;有“方”要讲究教育方法,要有针对性。因为他们在性格、习惯、经历、环境、气质上有所不同,差异大,所以要讲究教育方式,、技巧和艺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发现闪光点,选好切入点,形成最佳的教育方法;有“度”,做到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也不能偏低,要适合他们努力的程度。特别要有耐心,不怕反复,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多些宽容,多些亲近。
.进行情感教育。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心灵受到创伤,大多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障碍。心理发展不健康,严重影响了这些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绪,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积极良好的情绪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形成健康人格;而消极,不良的情绪若不注意改善,则会阻碍智力发展,形成退缩,孤僻、胆小、敏感、多疑等消极的人格特征,甚至有可能发展成精神性的行为异常。心理学家还说:“现在预防孩子犯罪最好的教育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切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它是一切丑、邪、恶的克星。”所以在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中,应抓住孩子情感直接、易表露、不稳定、可塑性强的特点,以情动人,使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
.认真做家庭工作,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是教育学生的重要阵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两年的跟踪我们发现: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很多是由于爱的残缺、教育粗暴及放任不管所造成的。通过我们十一位指导老师的交流,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指导家长,改善亲子关系,端正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方法:
其一,指导家长首先调整思想认识,调整心理情绪,引导孩子对家庭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夫妻离异大多是有无法化解的矛盾才发生的,离异虽然出现新的问题,但毕竟从更大的痛苦纠缠中解脱出来。面对新问题,要敢于正视,并逐步去解决。对孩子不应长期隐瞒离异的事实,那样反而增添一层苦恼。瞒是瞒不住的,蒙在鼓里的孩子知道实情反而怨恨父母。
其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龄人。在辅导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的家长不愿意孩子过多地接触同学,不允许孩子跟同学玩,我们及时指出了这是错误的做法。我们指导家长要鼓励孩子在班上有几个要好的小朋友,经常一起学习,一起度周末。孩子的体生活一旦正常,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果有个别同学说了刺激性的话,家长不妨那个同学聊一聊或者写一封信。诚恳的态度和有理的分析,会使孩子懂事的。更可以孩子的班主任反映一下情况,请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大班上讲清道理,造造舆论,正确对待这种情况,特别是我们辅导的个案有些家庭是属于孤独忧郁型的孩子。孩子感情脆弱、性格内向,由于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产生心理失衡而长期不能自拔。对这样的孩子,除了要做细致的个别工作外,主要是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营造一个温暖大家庭的氛围。
其三,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事情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提议家长每周举行一次“爱家日”活动,在这一天,要求父母至少抽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与孩子进行面对面平等的沟通。正面向孩子传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期望。
其四,让孩子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有些家庭的家长有这样的教育误区:夫妻离异后,一方带着孩子,就不愿意让另一方与孩子接触,甚至干脆搬迁到对方不到的地方,让孩子看不到母亲(父亲)。而且双方都有意识地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向孩子灌输敌对情绪。比如"你继母是恶毒的巫婆,她不会真的对你好"之类的话,孩子听得多了就会在心理上对另一方形成排斥,这其实是许多单亲家庭孩子性格偏离正常轨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指导过程中,我们觉得:在离异家庭,不管哪一方带孩子,都应该让孩子与另一方面有接触与交流的时间,感觉父母之爱。双方都要讲理智,切忌在孩子面前“争庞”。如果有可能,应该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这在现代社会不仅应该,而且可能。不是夫妻,也可以是朋友嘛,何况还有共同的下一代。还要让孩子与其他亲友中的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面,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其五,积极跟学校联系,将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与学校互动起来。 
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家长会,真诚、主动地跟老师联系,及时把握孩子在校情况,最好隔一段亲自去学校老师面谈,跟老师交流情况,认真倾听老师的分析,请老师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议。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从小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我们的10个个案中,大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可能通过辅导孩子功课来进行亲子沟通,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可以每天在孩子做家庭作业时,在旁边看书,营造一个家庭学习气氛。在周末,可安排一到两小时时间全家人一起在书房进行阅读活动,家庭学习形式多样,比如可开展某本书的知识竞赛活动、辩论交流活动、轮流讲故事活动,甚至可以把某本书编成小话剧进行表演等等。通过这样的家庭学习方式,孩子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致浓厚起来,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会进步。
同时,根据老师的建议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接受水平,恰如其分的安排学习的内容、时间、方式,使孩子保持执行学习计划的兴趣和热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充分肯定他的点滴进步,要毫不吝啬地说:“你真棒”。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积极与学校沟通,有助于在学校和家庭都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既能满足孩子不断学习的需要,又对孩子没有过多的规定和限制。让孩子自主地学习,享受学校的欢乐,健康地成长。
.不能把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简单归结于思想品德问题,实际上好多单亲家庭孩子的问题也是心理障碍的问题。什么钥匙开什么锁,心理障碍,只能用心理疏导方法来解困忧,让他们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所以将单家庭孩子教育问题研究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开设“知心信箱”,开展“心理咨询”,起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深深的感到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有的单亲学生虽经过指导老师不厌其烦家访,苦口婆心真诚谈心,千方百计关心帮助,为其排忧解难,但是如果家长不配合,有时也见成效,但有时也反复大,成效不持久,甚至有的所做的一切是徒劳。经过我们的指导和努力,在单亲家庭中,也有特别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爱而不溺,严而有度,教育有方,尽力为孩子创设良好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孩子在老师教育配合下,加上自己面对现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也有成为品学兼优的三好生。现在,课题研究即将进入结题验收阶段,但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问题的工作仍将继续发展下去,永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