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探析
摘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明智的文人,其明智不仅表现在他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表现在他的人生态度方面,即遭遇困难挫折时仍能乐观旷达,这种人生态度一直影响后人至今。本文结合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词作,分析苏轼失意时的人生态度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轼乐观旷达人生态度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天才文学巨匠,他一生创作了无数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在诗、词、赋方面都达到了很高造诣,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为读者所热爱和推崇,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苏轼才华盖世,堪称文艺上的天才加全才。然而,苏轼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其显著的文学成就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他的人格魅力方面,即处变不惊,进退自如,遭遇困难挫折仍能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一直为后世文人所敬仰,至今也影响着无数中国知识分子。
一、苏轼的人生态度
我们所认识的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是一个政绩显著的政客。然而,苏轼一生坎坷,屡遭贬谪。苏轼因为乌台写诗一案从四十四岁开始被贬谪黄州,后来又贬至惠州和儋州,前后在贬六年,晚年才遇赦免北归。而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政治家,面对不幸的贬谪遭遇,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如何呢?我们看看苏轼的作品:
苏轼在被贬到黄州之后的第三年,写了一首词叫做《定风波》,词的内容是这样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本来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平常小事:宋神宗元丰七年三月七日,苏轼和朋友一起去相田看地,途中遭遇大雨而雨具又不在身上,朋友们都被大雨淋得狼狈不堪,然而,东坡却跟大家感受不一样,自得地在雨中吟着诗歌哼着小调漫步前行。出门遇雨,在平常不过的事情,但这里蕴含了深层的意蕴,即词人处变不惊,坦然行世的人生态度。想想那情景,朋友们大伙都在急风骤雨中狼狈而逃,但对于苏轼这个大风大浪都经历过的人来讲,却不认为是奇怪的事,完全不影响自己出行的心情,于是就只管吟咏前行。果然,没过多久,山头初晴,斜阳相迎,一切依然。联系到苏轼所经历的仕途上的风云变幻,词人何尝不是这种心境呢?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多次遭遇贬谪,词人仍然从容、镇定、旷达。
词中以“料峭春风”作比喻,让我们不禁想起苏轼人生路上的坎坷和政治生活中的风雨,而面对坎坷人生中挫折逆境,作者仍能看到“山头斜照”的希望,这是何等高远的境界?尤其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我们可以看到词人用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风雨也好,晴天也好;逆境也好,顺境也好;在词人心中都是一样自然;拥有这样的心境,即便是遭遇大风大雨又有什么值得惊慌失措的呢?拥有这样的心境,即便是被贬到黄州,以致后来被贬到惠州儋州,苏轼照样过着怡然自得且积极进取的生活。
我们再看看苏轼的另一首词《浣溪沙》,词的内容是这样的:“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也是苏轼被贬黄州是所写,在这首词中,词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春三月的兰溪优雅美景:山下小溪流水潺潺,岸边兰草发出新芽,松林间的沙路上,干净得一成不染;傍晚时分下起了萧萧细雨,杜鹃的啼叫声从远处的清泉寺传来。此时的词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热爱自然,执著人生。面对如此美景,词人并没有伤感自己已是白发暮年,而是表现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黄鸡”的原意是指黄鸡报晓,中唐诗人白居易在《醉歌示伎人商玲珑》一诗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其意思是说黄鸡早晨崔晓,落日即将西去,光阴流水而逝,人生短暂易老。然而,苏轼在这里却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表现了他并没有自怜衰老,而是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心态和旷达振作的精神状态。
二、旷达乐观人生态度的原因分析
1.北宋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影响。
儒家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和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士大夫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苏轼的仕途经历看,在政治上苏轼更好地表现了儒家的积极进取思想。苏轼二十二岁中进士,
二十六岁又中制科优如三等,入世后勤于政事,奋厉有为。他主张以“仁政”治国,为人坦荡,改革朝政,勇于进言,在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政绩显著。
这些都是苏轼服膺儒家思想的表现方式。另外,苏轼也悟透禅宗佛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变化的思想,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并幸福地走下去,做到内心乐观和心胸开阔。再者,道家老庄思想顺其自然、超越时空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苏轼,使其拥有一种对于生活中的种种是非能够看得透、想得开的超然处世态度。在苏轼看来,儒、释、道这三种思想是互为相通、互为补充的,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可以选择这些思想浸润自己的生命并得以很好地继续生活下去。因此,苏轼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同时濡染道家、佛家思想,并融会贯通地把三种思想作为自己人生观形成的哲学基础。在儒、释、道这三种思想的整合影响下,苏轼在仕途中能够进退自如,在生活中能够超然物外,在逆境中能够乐观旷达。
2.苏轼善于变换角度看待人生
苏轼之所以能做到遇到挫折仍泰然自若,是因为他拥有善于变换角度看待人生的智慧。苏轼在诗歌《题西林壁》中曾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说,换一个不同角度观察庐山,得到的感受就是不一样的;而且,要真正了解庐山,就不应该拘泥于庐山的某一视角,而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观察庐山如此,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也是这样。人的一生中,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宠辱得失,就如远望近观或横看侧视的庐山,只要从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从不同角度进行欣赏,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感受。因此,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劝导友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就是从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角度出发,看待生命中的顺境与逆境,从而
巧妙地释怀了友人的悲哀。在苏轼看来,世间万物,人生悲喜,只要转换一个角度,变换一种思维,那么,烦恼的人生也会变得快乐。这种处世态度使得苏轼即便遇到再大的坎坷,其有为的生命仍然体现出永恒的价值,内心也能保持宁静和自足,即使被贬到黄州五年,过着艰苦的生活,仍能安然度过,甚至乐观旷达。
四、结语
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宋代儒释道三种思想整合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理性的人生态度,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苏轼糅合三种思想并融会贯通,再加上自己的博学多才,形成丰厚的人生文化底蕴和内心的闲适自然。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序言中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总之,我们所得的印象是,他(指苏轼)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的这种魔力就是我这鲁拙之笔所要尽力描写的,他的这种魔力也就是使无数中国的读书人对他所倾倒、所爱慕的。”
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境遇,苏轼都能够变换角度看问题,在位时积极入世,远离官场仍忧国忧民,
贬谪后仍能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达到洒脱旷达、积极乐观、超然物外的高远的人生境界。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特有的苏轼人格、境界,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题西林壁苏轼[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
[3]杨海明.从苏词看苏轼的人生感悟与处事态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