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轼》的作文3篇
【苏轼《题西林壁》诗意及赏析】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我心作文800字】
  风飘飘,水殇殇,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沧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
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点,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着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上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些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听江上清风之歌。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什么“只恐双溪舴
  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
他只吟“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赤壁因苏轼而光芒四射!赤壁,只属于苏轼。风雨任平生,他的多情铸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铸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铸就了他的“风雨任平生”!
  他的名字响彻在赤壁的天空中,响彻在赤壁人的心坎上。同样也响彻在我的心中,轼在我心!
【我敬佩的人是苏轼高中作文】
  唐诗宋词,宋词可以说是很有名的了。岳飞既是战士,也是词人,这让我想起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告诉我们珍惜时间。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品读“大江东去,浪淘沙……”不由得想起我敬佩的词人苏轼来。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他的一生与诗词相伴,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这句词出自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描写三国赤壁之战的词。他所看到的赤壁并不是当时的赤壁,所以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他明白。他看到这雄伟壮丽的场面,怎能不想到当时的赤壁之战,于是他诗兴大发,写出了
这首词。看!他是多么豪放,多么的有才华,我真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他。
题西林壁苏轼  大家都知道,他在异地为官,总是想念自己的亲人。中秋佳节,他不能与家人团聚,多么令人心痛!为了思念亲人,他写下了《水调歌头中秋》。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流传千古,这首词深受人们喜爱,为了便于传扬,人们还特地把这首词变成了歌曲。
  当然,他写的古诗更是驰名中外,就拿《题西林壁》来说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既写景又蕴含哲理。他热爱大自然,连美景也写的得这么豪放。
  提到春天,就会想到《惠崇春江晓景》中一句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写出了春天的可爱与美丽,而“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看到西湖,人们不禁念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话用了拟人手法,把西湖比作“西子”,而前两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空蒙雨亦奇”写出了晴好天气与雨天之西湖之美。
  苏轼,既是北宋文学家,也是书画家,他与苏洵、苏辙称为三苏,他的人生历经坎坷,但即便再苦,他都能乐观的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