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一时兴起,便去了阳明古镇,那儿的美景与美食令我流连忘返,不过那些历史悠久的古桥古楼更令我难忘。
到了阳明古镇,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条宛如玉带的姚江,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波光粼(粼、银光闪闪,仿佛上万条银鱼在游动。在姚江上,有一条历史悠久的“通济桥”,横跨两岸,又名“舜江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是用木材做的,叫“德慧桥”,后又改名为虹桥,屦建屡毁。到了元朝,有个和尚叫惠兴的发起筑石桥,可是没有造到一半,便去世了。于是有个道士李道宁主持继续造桥,到元至顺三年,终于建成,定名为“通济桥”。现存的桥是清代重建,用木椿2100根,建成当时全长约90米,共106级。这座“通济桥”被称为“浙东第一桥”。“通济桥”夜景作文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远望此桥,宛若长虹,桥长43。4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面中心宽5。61米,两侧有望柱24根,栏板22块,雕饰象、狮、莲花等图像,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与“通济桥”相连的便是“舜江楼”了。“舜江楼”初建于元至元年间,以舜江命名,楼上置有用水滴漏来记时刻的刻漏。明清两代,多次毁而又建。清光绪十一年重建,楼上置用来报时和火灾报警之用,它具有相当的战略地位,在余姚保卫家园,抵御侵扰的斗争中,“舜江楼”上曾设置钟、鼓、云板等,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济桥”和“舜江楼”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我们要以此为骄傲,好好保护古代文物,让它们永远发挥出历史的光芒。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