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只有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
关键词:感恩 孩子 感恩教育
俗话说: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感恩,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当前的大势所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疼爱有加,可以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掉了”,故而养成了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多数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认为自己无论怎样“横行”都是理所当然的,表现在对父母的馈赠从不感激,对朋友的帮助从不言谢,一味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稍有不如意,便大发雷霆,施怒于人,总觉得世界欠自己得太多,对自己不尽公平,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死相胁。这样,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走入两个极端,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孩子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学会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学会尊重自己。
给父母的一封家书
让孩子学会感恩,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和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爱。如果做父母的只是默默的为孩子付出而不让孩子去体验父母的辛劳,那做父母的这种“默默的爱”虽然珍贵,却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才能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教师的感恩教育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之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社会,最终回报生活。
让孩子学会感恩,要培育感恩意识。我们做教师的可以每天的课间时间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想教育,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七年级以下的中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的还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进去的,我们做教师的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带领孩子们去帮助孤寡老人收割粮食,让他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培养爱心,去感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慢慢地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他们的艰难,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给父母以慰藉。例如,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祝他们节日快乐;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做这些事可能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是为了得到老师的一声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还需要老师做进一步的引导。
让孩子学会感恩,要给孩子创设感恩的情境。现在,很多孩子父母双双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我们有责任义务积极为孩子创设条件,让孩子去拥抱感恩的舞台。例如,学校可以要求孩子写信给父母,通过孩子的一封家书,慰问远在异乡的父母,汇报自己在校的生活状况和身心状况,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让孩子去实践感恩,让父母去收获孝心。又如,学校可以开通亲情慰问电话,每逢节假日免费提供给孩子,让他们多跟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让父母、亲人放心,从而浓缩“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时空间距。再如,学校可以把每每星期的某个周定为感恩活动周,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感恩教育工作。让学生去制作感恩卡片,书写感恩作文,背诵感恩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
只有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始终,才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他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让他们真正体会正是因为恩者的存在,自己才有了今天的
幸福和喜悦的道理;让他们学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学会对有困难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学会对他人对环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高尚人格的基础,达到了感恩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