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风筝的古诗(关于放风筝的古诗有那些)
纸鸢宋-寇准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诗中并不见纸鸢的形象,却给人们带来了遐想,风筝只有凭借风力方可傍云而飞,人事腾达不也是这样的吗?观村童戏溪上宋-陆游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该诗前两联写了两种游戏,一是骑竹马;一是放风筝。竹马在地面上奔跑,跑来跑去晃晃悠悠连人带“马”冲进了烂泥塘里,好不扫兴;“纸鸢跋扈挟风鸣”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西湖春日壮游即事元-马臻豪家游赏占头船,趁得风轻放纸鸢。手拍丝轮争上下,一时回首看青天。春天的西湖,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只只飞鸢翔于蓝天碧水间。此情此景,怎能不使诗人诗兴大发?诗中惟妙惟肖地写出放鸢者,寄情蓝天的乐趣和情态。诗句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3、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吴友如《题画诗》
译文:风筝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不用凭借羽毛丰满。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
4、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
译文:小孩子成结伴,穿着红裤子放起风筝,提着风筝线怒骂老天爷:人人都夸奖你春天来得早,你为啥不起一阵春风把我的风筝送上天。
5、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高骈《风筝》
译文:那音调模糊成曲勉强能欣赏,但不久又奏出另一种声调。
扩展资料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
参考资料:风筝-百度百科
关于风筝的古诗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译文:村里的
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3、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吴友如《题画诗》译文:风筝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不用凭借羽毛丰满。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4、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译文:小孩子成结伴,穿着红裤子放起风筝,提着风筝线怒骂老天爷:人人都夸奖你春天来得早,你为啥不起一阵春风把我的风筝送上天。5、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高骈《风筝》译文:那音调模糊成曲勉强能欣赏,但不久又奏出另一种声调。
《村居》 宋-陆游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在吟咏风筝的诗词中,最经典的当属清朝诗人高鼎的《村居》一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生动地描绘了春光明媚,柳絮纷飞时节,快乐的孩子舒臂引线,喜放风筝的情景。吟诵全诗,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不觉出现在眼前。《风鸢图诗》明-徐谓   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
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南宋大诗人陆游则通过“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这句诗,生动地刻画了纸鸢的姿态,以及孩子那天真可爱、欢乐自在的状态。“江北江南低鹞齐,线长线短回高低。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徐谓的《风鸢图诗》,如画卷一般徐徐展开,让我们看到春天里,人们争放风筝的情景。
描写放风筝的古诗诗句有:“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高鼎《村居》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出自清·高鼎《村居》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3、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出自清·吴友如《题画诗》译文:风筝只依靠风的力量就能有矫健的英姿,不用凭借羽毛丰满。牵着的红线向天空飞去,这就是直上青云通畅道路。4、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出自清·孔尚任《燕九竹枝词》译文:小孩子成结伴,穿着红裤子放起风筝,提着风筝线怒骂老天爷:人人都夸奖你
关于西湖的古诗春天来得早,你为啥不起一阵春风把我的风筝送上天。5、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出自唐·高骈《风筝》译文:那音调模糊成曲勉强能欣赏,但不久又奏出另一种声调。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村居》,是清代的一个著名诗人高鼎。这个诗人在文学史上也没有多大的名气。不过这首古诗流传甚广,也使得他的名字在文学史上被保留了下来。这首古诗当中的“忙趁东风放纸鸢”,就是写的童年人们在放风筝。
2、有鸟有鸟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去地渐高人眼乱,世人为尔羽毛全。风吹绳断童子走,馀势尚存犹在天。愁尔一朝还到地,落在深泥谁复怜。
最早描写放风筝的诗歌应是唐代元稹,他写的这首诗《有鸟》,诗风浅直易懂,借物讽人,意味深远。
3、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