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期备课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本着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要线索,以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辅线进行构建。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的力”、“地球的外衣”、“土壤与岩石”、“动物王国”、“电的本领”等五个单元。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第一单元常见的力,以学生做游戏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使他们对有关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过程,探究科学的秘密,体验成功的快乐,发现自然科学的秘密。“地球的外衣”单元一学生对空气已有的感知为引子,以空气为主要的探究对象,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的过程,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体会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电的本领”单元一学生对各种电器的了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等内容,认识到新科技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中学生意识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活。“研究与实践”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学会关爱生命,初步培养学生饲养、种植、调查的能力及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本册教材从整体上看,延续了上一册的编排体系,选择儿童身边熟悉的常见物体作为探究对象,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教材从生活侧重用感官定性观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逐渐过渡到定量
观察,做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等能力的培养上。体现了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并呈螺旋式的上升趋势。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
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通过亲历种植、培养辣椒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3、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
4、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
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1.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
2.难点: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数据。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准备】
1.玩具小车(各种样式)、木块、线绳、尺子、秒表、钩码、垫圈等物品。
2.实验记录单、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一)试一试:你有哪些方法能使一辆没有任何动力装置的小车在桌面上运动起来?
(二)学生汇报:(教师简要板书:推、拉。)
(三)师生共同研讨:为什么推或拉小车,它就会运动起来呢?
(引导学生说出推或拉是对小车用了力。板书:力。)
(四)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推或拉能产生力。利用推力或拉力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认识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认识力是有大小的。
1.提出问题。
小车在受到推力或拉力时会运动起来,怎样才能让小车动的更快一些呢?
2.做出猜想。(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到的这些方法都有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推力或拉力大时,小车是不是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3.设计实验。
谈话:怎样证明推力或拉力大,小车就可以跑得快一些呢?(实验)你打算怎样做实验?实验需要哪些
实验材料?实验时要注意些么?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