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小车的运动
教科书说明: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谈就“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理由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4、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于什么有关;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小车、用来大斜坡的硬纸板、软尺、木块。(每组一套)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片断,谈话导入
1、欣赏一段运动中的汽车片断
2、谈话导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汽车行驶在马路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时而快,时而慢,在他们身上好象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你们想不想了解一些它们的小秘密?
3、揭示课题:小车的运动
(二)引出问题,提出假设
1、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2、过渡:怎样是一辆小车跑得快些?
3、引出问题: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会与什么有关呢?
4、猜测与坡度会有怎样的关系?
5、提出假设: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的距离越远。
(三)设计计划,实验验证
1、我们的假设究竟成立不成立?需要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小组讨论:
(1)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3)你们小组准备怎样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的计划?
2、小组汇报,教师综合意见,分配实验任务
3、开始实验、汇报结果、及时点评
4、小结结论:通过同学们的实验验证,我们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我们刚才提出的假设是成立的。我觉得同学们在实验中都非常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四)运用方法,自主实验
1、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的距离我们已经知道与坡度有关以外,还可以研究与什么有关,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条件讨论你们小组的实验计划。
2、汇报计划、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五)总结方法,提出希望
同学们,科学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研究小车运动过程中,我们是怎样来进行整个实验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研究科学要有一丝不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让我们学会科学地想事情,科学地去做事情。同学们祖国的明天将属于你们!
反思:
 
 
 
 
做科学
名称:小车的运动与推力和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我的实验记录
 拉力
(用垫圈的个数表示大小)
小车运动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
平均时间
 
 
 
 
 
 
 
 
 
 
 
 
 
 
 
 
 
 
 
 
 
 
 
 
结论(我的发现)
 
 
 
2、鞋底花纹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
难点: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三、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前准备
学生:方木块、毛巾、材质不同的长木片、乒乓球、尺子
教师: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的创意金星若干个
五、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
师:很多同学喜欢玩,那你们一定玩过很多玩具,玩过滑梯吗?谁能说说玩滑梯时你有什么
感觉?从玩滑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身体与滑梯接触时有什么感觉。)
二、探究活动:
1、体验摩擦力
(1)谈话: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玩滑梯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屁股和滑梯面之间摩的厉害,还有的说蹲在上面滑得就慢些。其实我们周围到处是与"滑梯表面"差不多的面,比如:桌面、地面、黑板面等等。下面就请把它们也当作滑梯面感受一下吧,可以用手、用脚,可以推一推东西,也可以拉一拉同学,老师这有木板可以借你们一用。活动方式自由选择,活动之后小组交流感受。
(2)学生自由活动、组内交流。
(3)交流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体验以及小组内的交流,有什么发现?快说给大家听听吧!
班内交流活动发现。让学生边展示做法,边说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用手在桌面摩擦或在地面上拉动同学时会感到费力呢?
教师小结:像我们感觉的这样,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品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板书:摩擦力)
师:摩擦力---我们科学课上的一个新朋友,快想想你还在哪儿感受到过摩擦力?除了刚才的活动,你还能想到哪里有摩擦力?
2、关于木块下滑的实验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示木块)如果让这小木块或乒乓球从一个斜面上滑下来,那么它们和斜面之间有摩擦力吗?
师:如果想让木块或乒乓球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快一些或慢一些,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各小组利用材料试一试吧!
(2)小组活动,教师参与研究
(3)汇报:
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小;反之,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所以人们就会利用这个特点,改变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使生活更便利!
3、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与生活的关系
师:你能想到生活中,我们利用或改变摩擦力的例子吗?
三、活动评价:
四、拓展活动:
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课下以《假如没有摩擦力》写一篇科幻短文吧!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比较感兴趣,结合实际、配合教具,学得津津有味,发言也很积极,以后继续加强直观教学
3、跷跷板 
教科书说明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本课主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玩跷跷板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探究有关平衡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活动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 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他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有落下来呢?
探究活动:
活动一: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之大家都想知道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活动二:探究使跷跷板平衡的办法
1、讨论探究方案
(1) 提出活动纸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2) 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学生汇报交流。
2、进行探究实验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及空间。
3、 交流实验情况即发现
活动三: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衡的规律,请大家看这段资料(杂技演员走钢丝等)
师生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类似这样的现象?
谁能用我们了解的跷跷板的道理,揭示刚上课时“蜡烛跷跷板”的奥秘。
拓展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学生交流。
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物重
左右一样
距离
课后札记:这节课学生不光了解了跷跷板平衡的原理,还学会了以轻压重的方法,相信在生活中学生的收获会更大。
做科学
名称:杠杆尺的平衡
我的实验记录
次数
杠杆尺左边
杠杆尺右边
格子数
钩码数
格子数
钩码数
1
 
 
 
 
2
 
 
 
 
3
 
 
 
 
……
 
 
 
 
结论(我的发现):                                                                       
                                                                               
生活中的科学
说说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4、弹簧中的学问
教科书说明
在物体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复原状的力,对跟他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很清楚,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本课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弹性、弹力有一定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