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春节的习俗
洗浴春节的习俗
  在每年春节之前,传统民俗便有27 28要洗澡,洗⾐,擦家等等⼀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为了去除⼀年以来的晦⽓,好迎接新⼀年的来临。在古时候尤为如此,因为在古代,⼈们不可能天天洗澡,他们只有再有重⼤节⽇到来的时候集中去洗,像是在现代,天天都能洗澡,都可以洗⾐服等等的,就不会像从前那样⼦了。但是也会在这⼏天把⾃⼰打扮的⼲⼲静静,漂漂亮亮的。新年才有新⽓象么倒是打扫屋⼦,这⼀项真的不错。就是常常打扫家的⼈家⾥也有很多灰尘,何况还有很多懒⼈,⼀直不愿意劳动,正好趁着春节前⼣好好的把⾃⼰的家整理⼀下,也算是过年前的⼀桩⼤事了。
  洗浴⽂化
  养⽣说
  洗浴者、沐浴也,古来起居之要事。古之圣⼈,欲养性必先修⾝,欲清⼼必先洁体,故以沐浴为重,远⾄春秋,孔⼦推崇⾄美之境:“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童⼦六七⼈,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归。”再⾄秦汉,每⽉三⽇为体沐⽇,⽆论⾼官⼩民,皆置⼀切公案杂务于⾝外,⽽专致于清洁发肤之事,⽽⾄隋唐,年中有“沐浴节”黄发垂髫皆嬉于⽔也。⾄于当代盛世,仓廪丰实,百姓乐业,洗浴益勤,且浴⽔器具更见精致,更寓情趣,沐浴亦终成⽂化之⼤器。
  享受说
  ⼈之所以重沐浴,以沐浴之三性也。其⼀,⽔为⾄清⾄洁,能涤尽万种污秽,“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去”。其⼆,⽔为⾄阴⾄柔,能克化万物,荡除⼼之尘埃,内外⼀⾊,⾝⼼俱明,“秋⽔堂前,曲诏明于镜,⼼房清如⽟”其三,⽔为⾄灵⾄妙,洗浴之时,⾝⼼俱乐,渐⼊佳境“⽩⽯冈头曲岸西,翁童泼⽔相向嬉,酿成千倾碧波⾹,愿得夜夜餐风露。”
  其他春节习俗
  祭灶,是⼀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流传极⼴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皇⼤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被作为⼀家的保护神⽽受到崇拜。灶王龛⼤都设在灶房的北⾯或东⾯,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有的则有男⼥两⼈,⼥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概是模仿⼈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都还印有这⼀年的⽇历,上书"东厨司命主"、"⼈间监察神"、"⼀家之主"等⽂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的平安。灶王爷⾃上⼀年的除⼣以来就⼀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家;到了腊⽉⼆⼗三⽇灶王爷便要上天,去向天上的⽟皇⼤帝汇报这⼀家⼈的善⾏或恶⾏,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皇⼤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家在新的⼀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因此,对⼀家⼈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夜之时举⾏。⼀家⼈先到灶房,摆上桌⼦,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并供上⽤饴糖和⾯做成的糖⽠等。然后将⽵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的草料。⽤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家甜甜嘴。有的地⽅,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们⽤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起上天了。有的地⽅则是晚上在院⼦⾥堆上芝⿇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焚烧。院⼦被⽕照得通明,此时⼀家⼈围着⽕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到⼆⼗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甜⼜甜,请对⽟皇进好⾔。
  送灶君时,有的地⽅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曾写有《庚⼦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糖,典⾐供瓣⾹。家中⽆长物,岂独少黄⽺。
  他在《送灶⽇漫笔》⼀⽂中说:"灶君上天的那⽇,街上还卖着⼀种糖,有柑⼦那么⼤⼩,在我们那⾥也有这东西,然⽽扁的,像⼀个厚厚的⼩烙饼。那就是所谓’胶⽛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使他不能调嘴学⾆,对⽟帝说坏
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者⾄孝有仁恩。腊⽇晨炊,⽽灶神形见,⼦⽅再拜受庆;家有黄⽺,因以祀之。⾃是巳后,暴⾄巨富。⾄识三世,⽽遂繁昌,故后常以腊⽇祀灶⽽荐黄⽺焉。"阴⼦⽅看见灶神,杀黄⽺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范成⼤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动的描写:古传腊⽉⼆⼗四,灶君朝天欲⾔事。云车风马⼩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沙⽢松⽶饵圆。男⼉酌献⼥⼉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争君莫闻,猫⽝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三⽇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周后的⼤年三⼗晚上,灶王爷便带着⼀家⼈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同来到⼈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上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般在除⼣,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脸,怕⼥的祭灶,有"男⼥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位⼤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有⼦⽇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达⽣》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状如美⼥。"《抱朴⼦.微旨》中⼜记载:"⽉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罪状。"这些记载,⼤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取⽕的"燧⼈⽒";或说是神农⽒的"⽕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郭;众说不⼀。民间则流传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户姓张的⼈家,兄弟俩,哥是泥⽔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艺⾼。年长⽉久出了名,⽅圆千⾥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他,⼤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三⽇深夜。张灶王⼀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家之主,家⾥事都
听他吩咐,现在⼤哥离开⼈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可奈何,整⽇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就在腊⽉⼆⼗三⽇张灶王亡故⼀周年的祭⽇,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喊醒,说是⼤哥显灵了。他将⼉⼦媳妇全家⽼⼩引到厨房,只见⿊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的容貌,家⼈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哥和⼤嫂已成了仙,⽟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恼,准备上天禀告⽟帝,年三⼗晚下界来惩罚你们。"⼉⼥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爱吃的甜⾷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少安宁度⽇。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传⼗,⼗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三⽇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哥显灵来镇吓⼉⼥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流逝就形成了腊⽉⼆⼗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祭典,在全国⽴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扫尘
  举⾏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三⽇起到除⼣⽌,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也叫"扫尘⽇"。扫尘就是年终⼤扫除,北⽅称"扫房",南⽅叫"掸尘"。在春节前
扫尘,是我国⼈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疏浚明渠暗沟。⼤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净净迎新春的⽓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认为⼈的⾝上都附有⼀个三⼫神,他像影⼦⼀样,跟随着⼈的⾏踪,形影不离。三⼫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的家伙,他经常在⽟帝⾯前造谣⽣事,把⼈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久之,在⽟皇⼤帝的印象中,⼈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次。三⼫神密报,⼈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皇⼤帝⼤怒,降旨迅速察明⼈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家,将其罪⾏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遮掩以作记号。⽟皇太帝⼜命王灵官于除⼣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家,满门斩杀,⼀个不留。三⼫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恶狠狠地在每户⼈家的屋檐墙⾓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踪,⼤惊失⾊,急忙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个好办法,于腊⽉⼆⼗三⽇送灶之⽇起,到除⼣接灶前,每户⼈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掸去蛛⽹,擦净门窗,把⾃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新。等到王灵官除⼣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净,灯⽕辉煌,⼈们团聚欢乐,⼈间美好⽆⽐。王灵官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中⼗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皇⼤帝。⽟皇⼤帝听后⼤为震动,降旨拘押三⼫神,下令掌嘴三百,
永拘天牢。这次⼈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年夜。
  "腊⽉⼆⼗四,掸尘扫房⼦"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意是要把⼀切"穷运"、"晦⽓"统统扫出门。这⼀习俗寄托着⼈们破旧⽴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联作为⼀种独特的⽂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桃⽊做的两块⼤板,上⾯分别书写上传
说中的降⿁⼤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以驱⿁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千多年。到了五代,⼈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板上代替了降⿁⼤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的《元⽇》诗中写的“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对联。他在⾦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官员和⼀般⽼百姓家除⼣前都必须书写⼀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也把题联作对当成⽂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时的社会风尚。
  ⼊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越南、朝鲜、⽇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过年,⼈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卧室中挂贴年画。⼀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氛。
  年画是我国的⼀种古⽼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民⼤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向⽂字发展,⽽年画依然沿着绘画⽅向发展。
  随着⽊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渐渐把财神请到家⾥,进⽽在⼀些年画
作坊中产⽣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盛⾏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流派。
  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的是⼀幅《⽼⿏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依照⼈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其画构图⽣动活泼,热闹⾮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娶亲》,不但唤起成年⼈的兴趣,对⼉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
  民间流传新年除⼣之夜是⽼⿏娶亲的吉⽇良⾠,⼈们要放⼀些⾷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丰登。有些⽼奶奶在临睡前常逗孩⼦说:"快把鞋藏好,别让⽼⿏偷⾛当花轿了。"此话即源于此。因此,年画《⽼⿏娶亲》特别能引起孩⼦们的共鸣。
  年夜饭
  除⼣这⼀天对华⼈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些监狱官员甚⾄放囚犯回家与家⼈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是何等的重要。
  ⼀年⼀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家⼈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的团聚往往令⼀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家眼看⼉孙满堂,⼀家⼤⼩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所付出的⼼⾎总算没有⽩费,这是何等的幸福。⽽年轻⼀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们在玩耍放爆⽵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天做好了,⽽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年初⼀的饺⼦也要在三⼗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街⼩巷传出的爆⽵声,⼩店铺⼦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交织成除⼣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的⼑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记》却记载着除⼣⼀个⼗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活困难,三⼗晚上是个关。有户⼈家,丈夫到三⼗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在家哄睡了孩⼦,⼀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怕⾃⼰家中没有砧板声惹⼈笑,便拿⼑斩空砧板,⼀边噔噔地斩,⼀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听了.确实⼼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
共吃团圆饭,⼼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喻。⼈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氛,桌上有⼤菜、冷盆、热炒、点⼼,⼀般少不了两样东西,⼀是⽕锅.⼀是鱼。⽕锅沸煮,热⽓腾腾,温馨撩⼈,说明红红⽕⽕;"鱼"和"余"谐⾳,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年年有余"。还有萝⼘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烹油"。最后多为⼀道甜⾷,祝福往后的⽇⼦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点。古代,过年喝酒,⾮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但是屠苏酒的名称是如何来的?⼜是⽤什么制作的?从来传说不⼀。
  屠苏是⼀种草名,也有⼈说,屠苏是古代的⼀种房尾因为在这种房⼦⾥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阴识
华佗创制⽽成的,其配⽅为⼤黄、⽩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等中药⼊酒中浸制⽽成。这种药具有益⽓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包药,告诉⼤家以药泡酒,除⼣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的屋⼦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时饮屠苏酒,⽅法很别致。⼀般⼈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逐⼈饮少许。宋朝⽂学家苏辙的《除⽇》诗
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不明⽩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体健康,虽然年⽼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然不必推辞。这种别开⽣⾯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产⽣种种感慨,所以给⼈留有深刻的印象。直⾄清代,这⼀习俗仍不衰。今天⼈们虽已不再⼤规模盛⾏此俗,但在节⽇或平时饮⽤这些药酒的习俗仍然存在。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馄饨、长⾯、元宵等,⽽且各有讲究。北⽅⼈过年习惯吃饺⼦,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的意思。⼜因为⽩⾯饺⼦形状像银元宝,⼀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时,还把⼏枚沸⽔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看到穷⼈的⽿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种"祛寒娇⽿汤"给穷⼈治冻伤。他⽤⽺⾁、辣椒和⼀些祛寒温热的药材,⽤⾯⽪包成⽿朵样⼦的"娇⽿",下锅煮熟,分给穷⼈吃,⼈们吃后,觉得浑⾝变暖,两⽿发热。以后,⼈们仿效着做,⼀直流传到今天。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长⾯,也叫长寿⾯。新年吃⾯,是预祝寿长百年。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席,有的⼈家⼀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逝去的岁⽉含惜别留恋之情,⼜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在⼀⾸《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之常情,故⼤诗⼈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年,⼼事恐蹉跎;努⼒尽今⼣,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种凶恶的怪兽,⼈们叫他"年"。每到⼤年三⼗晚上,年兽就要从海⾥爬出来伤害⼈畜,毁坏⽥园,降灾于⾟苦了⼀年的⼈们。⼈们为了躲避年兽,腊⽉三⼗晚上,天不⿊就早早关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们见⾯互相拱⼿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年三⼗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个村⼦⾥,⼀村⼦⼈⼏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家挂红布帘、穿红⾐的新婚⼩两⼝平安⽆事。还有⼏个童稚,在院⾥点了⼀堆⽵⼦在玩耍,⽕光通红,⽵⼦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年末岁⾸,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燃放爆⽵,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
  所谓"庭燎"就是⽤⽵竿之类制作的⽕炬,⽵竿燃烧后,⽵节⾥的空⽓膨胀,⽵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他为了拯救⼈们,决⼼消灭年兽。有⼀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球将它击倒,再⽤粗铁链将它锁在⽯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们总要烧⾹,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夜连双岁,五更分⼆年"的晚上,家⼈团圆,欢聚⼀堂。全家⼈围坐在⼀起,茶点⽠果放满⼀桌。⼤年摆供,苹果⼀⼤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有的⼈家还要供⼀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般⽤⼤⽶和⼩⽶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饭",是为了有黄有⽩,这叫作"有⾦有银,⾦银满盆"的"⾦银饭"。不少地⽅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吃长⽣果(长⽣不⽼),吃年糕(⼀年⽐⼀年⾼)。除⼣之夜,⼀家⽼⼩,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家推牌九,掷骰⼦,赌梭哈,打⿇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欢乐的⾼潮。
  爆⽵
  当午夜交正⼦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地上空,爆⽵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还在庭院⾥垒"旺⽕",以⽰旺⽓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周围,
孩⼦们放爆⽵,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庭前是灿烂的⽕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的热闹⽓氛推向了最⾼潮。历代的诗⼈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的《元⽇》诗: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暖⼈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民欢度春节盛⼤的喜庆情景,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书中,对当时除⼣爆⽵作了如下记载:"除⼣之次,⼦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珂竞响.⽽爆⽵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内安下屏架,将烟⽕设吊齐备,这烟⽕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却极精致.各⾊故事俱全,夹着各⾊的花炮。说话之间.外⾯⼀⾊⾊的放了⼜放。⼜有许多’满天星’、’九龙⼊云’、’平地⼀声雷’、’飞天⼗响’之类的零星⼩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情的流露。经商⼈家.放爆⽵还有另⼀番意义:他们在除⼣之夜⼤放炮仗是为了新的
⼀年⼤发⼤利。
  ⼤家放完爆⽵回到屋⾥后的第⼀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跪拜。南⽅⼈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
的吉利⽅向,燃灯笼⽕把,提壶挈酒,奉⾹鸣爆⽵,开门出⾏,迎接喜神,称"出天⽅"或"出⾏",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年百事顺遂。除⼣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
  春节早晨,开门⼤吉,先放爆⽵,叫做"开门炮仗"。爆⽵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喜⽓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户⼈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技,热闹⾮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耍龙灯等种种⽂体活动。⼈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种⽅式。古时"拜年"⼀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般从家⾥开始。初⼀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
容满⾯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宋⼈孟元⽼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庶⾃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上⾃朝官,下⾄庶⼈,往来交错道路者连⽇,谓之’拜年’。然⼠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遣⼦弟代贺,谓之’拜年’。⾄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带名⽚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燕台⽉令》形容北京年节:"是⽉也,⽚⼦飞,空车⾛。"成为时尚。"⼤户⼈家特设"门簿",以记客⼈的往来和飞⽚,门簿的⾸页多虚拟"亲到者"四⼈:⼀⽈寿百龄⽼太爷,住百岁坊巷;⼀⽈富有余⽼爷,住元宝街;⼀⽈贵⽆极⼤⼈,住⼤学⼠牌楼;⼀⽈福照临⽼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彩。⾄今的春节赠送贺年⽚、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夫有⽤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夫交游⼴,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因此有些关系不⼤密切的朋友就不亲⾃前往,⽽是派仆⼈拿⼀种⽤梅花笺纸裁成的⼆⼨宽、三⼨长,上⾯写有受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征明在
《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便⼜实⽤,乃⾄今⽇仍盛⾏不衰。
  压岁钱
  派"红包"是华⼈春节的⼀种习俗,华⼈喜爱红⾊,因为红⾊象征活⼒、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的钱,只是要让孩⼦们开⼼,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岁。压岁钱有两种,⼀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红纸包裹分给孩⼦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夜孩⼦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当恶⿁妖魔或"年"去伤害孩⼦时,孩⼦可以⽤这些钱贿赂它们⽽化凶为吉。清⼈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收藏,商量爆⽵谈箫价,添得娇⼉⼀夜
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颗颗童⼼,⽽孩⼦的压岁钱主要⽤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压岁饯的数额从⼏⼗到⼏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们⽤来购买图书和学习⽤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回娘家
  正⽉初⼆、初三,嫁出去的⼥⼉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回娘家拜年。⼥⼉回娘家,必备办⼀⼤袋的饼⼲、糖果,由母亲分送邻⾥乡亲,⼀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的,⽽这些⼥⼉⼜不在同⼀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个分⼀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已。然⽽,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