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人口问题
(2022·安徽黄山·一模)性别比是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通过对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研究,可以及时反映本省产业发展状况和部分社会问题。2020年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达1618.6万,居全国第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浙江省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反映了本省( )
A.制造业吸引力强化 B.养老产业吸引力下降
C.义务教育对男童的吸引力下降 D.卫生事业吸引力强化
2.2020年,以下年龄段中,因性别比失衡而导致社会问题较严重的是( )
A.0-9岁 B.9-18岁 C.30-39岁 D.54-63岁
3.专家分析上图得出:“近十年来浙江省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化,导致由个体迁入逐步转变为举家迁入。”其判断依据为( )
A.1-12岁 B.45-56岁 C.57-69岁 D.70-81岁
【答案】1.A 2.C 3.B
【解析】1.从图1可以看出,相比于2010年,15-45岁年龄段2020年性别比上升幅度大,结合材料中“统计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可反映该省产业发展状况”和2020年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数据可知,相比于2010年,青壮年男性劳动力迁入数量增加,而总的来说制造业对男性劳动力需求较多,故A正确。从图2人口金字塔图可知,浙江省省外迁入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很低,且养老产业对男性女性的吸引没有差别,故B错。相比于2010年,2020年0-15岁人口性
别比下降,与我国人口性别比接近,且义务教育是法定义务,对男女童无差别对待,故C错。本材料中无法看出与卫生事业发展相关因素,故D错。故选A。2.性别比失衡主要造成婚姻家庭等社会问题,与0-18岁年龄段关系不大,故A、B错。据图1,30-39岁年龄段性别比高达140以上,该年龄段的未婚男性择偶问题突出,已婚男性面临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故C正确。54-63岁年龄段性别比虽然也较高达140以上,但考虑其子女普遍已成年,且结婚时间长,感情稳固,造成的社会问题较少,故D错。故选C。
3.题设中“举家迁入”意味着性别比均衡化。A项中2020年1-12岁人口较之于2010年虽然性别比趋于均衡,但该年龄段人口不具有迁移的主动性,A错误。45-56岁年龄段性别比显著下降,意味着男女比例趋于均衡化,B正确。57-69岁,该年龄段2020年和2010年性别比变化不大,故C错。70-81岁年龄段性别比降低到80左右,趋于不均衡,故D错。故选B。
(2022·四川巴中·一模)读四川省第七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普查次数 | 总人口 | 家庭户规模 | 人口性别比 | 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 |
第七次人口普查 | 8367.5万 | 2.51人 | 102.19 | 50.12% |
第六次人口普查 | 8041.8万 | 2.95人 | 103.14 | 45.87% |
4.影响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A.人口政策 B.经济状况 C.地形地势 D.气候条件
5.四川省家庭户规模变化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多 B.家庭子女数量减少
C.住房条件改善 D.生育政策调整
6.下列关于四川省人口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变化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①外出务工人员男性居多②女性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③“男女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④“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仍较浓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4.B 5.D 6.B
【解析】4.成都平原经济区有成都市等大城市为依托,经济较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因此成都平原经济区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上升较快,B正确;人口政策影响不明显,A错误;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均不是最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5.四川省家庭户规模减小,原因是年轻人结婚后独居现象增多,A正确,不合题意;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和住房条件改善都会使得家庭户规模减少,BC正确,不合题意;我国生育政策近年来相对宽松,会使得新生儿增多,使得户规模增加,故调整生育政策不是家庭户规模变化的原因,故选D。
6.据表可知,四川省人口性别比下降,说明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人数减少,四川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外出务工人员男性居多,老年人口女性比重大,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逐渐淡化,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
(2022·四川广安·一模)人口集聚程度是某地人口密度与全国人口密度的比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呈现出集聚的特征与趋势,并且具有区域差异性。下表为辽宁、上海、新疆和广东四省(区)1982-2020年人口集聚程度的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表四省(区)1982-2020年人口集聚程度的变化统计
年份省(区) | 1982 | 1990 | 2000 | 2010 | 2020 |
甲 | 17.4 | 17.41 | 19.57 | 备战高考 26.01 | 26.67 |
乙 | 2.56 | 2.89 | 3.56 | 4.16 | 4.77 |
丙 | 2.24 | 2.2 | 2.11 | 2.11 | 1.95 |
丁 | 0.o7 | 0.08 | 0.09 | 0.09 | 0.11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集聚的主要区域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西部地区 D.北部边疆地区
8.表1甲、乙、丙、丁所示的省(区)中,代表辽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丁省(区)近年人口集聚程度呈小幅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边经济发展 B.外来游客增多 C.出生人口增加 D.实施生态移民
【答案】7.B 8.C 9.A
【解析】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吸引了大量的内地劳动力迁入,成为我国人口集聚程度明显升高的区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人口集聚程度是某地人口密度与全国人口密度的比值,表为辽宁、上海、新疆和广东四省(区)1982~2020年人口集聚程度的变化统计,结合表中数据,甲人口聚集度最大,应是四
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上海,乙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广州,丁是人口密度最小的新疆,丙是辽宁,C正确,ABD错误;故选C。9.结合上题分析,丁省(区)是新疆。近年来随着沿边开放,边疆经济发展,吸引部分人口迁入,人口集聚程度小幅上升,但仍然地广人稀,A正确;外来游客增多不会影响当地人口密度,B错误;新疆出生人口变化不大,C错误;生态移民涉及人数较少,实施生态移民对当地人口密度影响较小,不会导致近年人口集聚程度呈小幅上升趋势,D错误;故选A。
10.(2022·山东菏泽·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属于典型的人口稀疏区,其内部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显著。"祁吉线"(下图)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是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人口比例达到93∶7。两侧人口疏密格局长期稳定,但同时具有微变动。研究1982—2010年的青藏高原人口统计数据发现,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在1%左右,部分县市还出现负增长,人口占比持续微降,西北半壁大多数县市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超过2%,人口占比持续微增。西北半壁是地球上相对不宜人居的地区之一,并分布有可可西里、羌塘等多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口以从事畜牧业为主。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西北半壁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1)分析青藏高原的东南半壁人口相对较多的自然原因。
(2)推测东南半壁大多数县市人口增长较慢,部分县市出现负增长的原因。
(3)为协调西北半壁日益增长的人口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请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土壤发育好;河流较多,水资源条件好;大多位于400mm年降水量线以东,气候相对湿润。适合种植业发展,生存环境相对较好。说明∶东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或答出河谷较多也可);答出热量条件和土壤发育都可以;气候
相对湿润(或答出降水较多也可)。
(2)东南半壁毗邻内地,人口迁出更为活跃;拉萨、西宁等较大城市周边的县市,向中心城镇迁移明显。说明∶答案强调区域之间人口迁移和区域内部人口迁移两方面。
(3)引导人口从自然保护区及生态脆弱区迁出;鼓励和扶持人口向城镇集聚;帮助当地人口转变生计方式(答出具体方式也可,如蔬菜大棚种植、光伏发电、从事旅游业等)。
【解析】(1)根据所学,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土壤、矿产等。①读图可知,东南半壁河流较多且向东南方向流动,聚落大都位于河谷,说明相比“祁吉线”西北半壁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流数量较多,因此水资源条件好;③河谷平原,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适合种植业发展;④读图可知东南半壁大多位于400mm年降水量线以东,气候相对湿润。综上所述,东南半壁生存环境相对较好,适合人类居住和生产生活,人口相对较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