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解密16 其他文体类文言文阅读
2018
2017
2016
山东卷
9—13,《晏子春秋》,22
天津卷
8—12,白蘋洲五亭记,23
14—18,上池州李使君书,20
浙江卷
14—18,颜太初杂文序,20
备战高考16—20,琅嬛福地记,19
江苏卷
6—9,重到沭阳图记,18
北京卷
8—12,《荀子》+《吕氏春秋》,,19
9—14,亲废封建,23
9—14,《管子·轻重》,2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彼亦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既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弊果安在哉              果:究竟,到底
B韩、魏压其冲              冲:要塞
C寸攘尺取                  攘:通“壤”,土壤
D谋臣旧将,诛灭略尽        略: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判断时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词语的语法功能,二是选项给出的意思是否符合语境.C,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攘”与“取”对应,都应该是动词,这里翻译为“土壤”错误,应该翻译为“夺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燕、赵伺其北,齐掉其东          剑阁峥嵘崔嵬
B绝天下之望                      十五城请易璧
C.是以陈胜、项籍民之不服          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D.独死杨素之手                    若亡郑而有益
【答案】A
误区警示
1.忽略具体语境.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虚词所在的具体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忽略虚词使用的语境,就会出现错误.如上题B项中的“以绝天下之望”,如果不联系上文的“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就难以准确推断“以”的意义和用法.
2.忽略语法分析.要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虚词的用法.如上题D项中的“独死于杨素之手”,省略了主语,谓语是“死”,“于杨素之手”是“死”的状语,由此可判断“于”是介词,意为“在”.
3.忽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特殊句式中虚词的意思一般是固定的.
技法点拨
1.看语法.把握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如上题A项中的“剑阁峥嵘而崔嵬”,“峥嵘”“崔嵬”都是形容词,都修饰剑阁,“而”在这里是连词,表并列关系.
2.看句式.主要指文言特殊句式.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夫晋,何厌之有?”,“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3.看语气.从句子的语气上判断虚词的意思.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是一个选择疑问句,“其”在这里表示选择,“是……还是……”.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跟秦朝的灭亡有关系的一组是(   
①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②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
③是以毁名城,杀豪杰,销锋镝
④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
⑤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
⑥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答案】B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首段通过对人与物的关系的剖析,得出如果过于在乎外在事物,反而容易失去的道理.
B.自从周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战,而秦国却凭借崤山或华山以西不过千里之地夺得了天下,统一了六国.
C.隋朝取得天下后,制定了很严酷的法律来防止天下变乱.那些谋臣、猛将全死在杨素手中,以致隋朝发生了大变故.
D.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来让天下人归附,他们心态从容和缓,实行的政策宽松.过于紧张,害怕失去天下,最后往往适得其反.
【答案】C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2)涂地而莫之救.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答案】1)他们想到的用来牢固地守护天下的办法是这么周密、严谨,但是百姓忧虑痛苦、生活上无所依赖,都怀着离秦而去的念头.
2)(天下)一败涂地却没有办法挽救它.通过这可以看出,那么隋朝灭亡的原因,和秦朝没有什么两样.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对于第(1)小题,考生要注意关键词“备”“无聊”“意”等的翻译.对于第(2)小题,考生要注意关键词“涂地”、宾语前置句“莫之救”、介词结构后置句“无以异于秦也”等的翻译.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
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见其所列,自三代、秦、汉以来,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犹三四十篇,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文章丽矣,言语工矣,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注】
而忽焉以死者,虽有迟有速,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夫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皆可悲也!
东阳徐生,少从予学为文章,稍稍见称于人.既去,而与士试于礼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故于其归,告以是言.然予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欧阳修文》,有删节)
【注】汲汲营营: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样子.
1.对下列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而弥存也                逾:越发
B.自《诗》《书》《史记》所    传:传播
C.而后世百千岁              更:经历
D.然予亦喜为文辞者          固:本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指出草木”“鸟兽”“众人三者都无法逃避归于灭亡的自然规律,然后从众人引出虽死而不朽圣贤.
B.作者认为,圣贤之所以永垂不朽,是由于他们立德、立功、立言,后通过层层分析,突出修身立德为首要之道,立言居三不朽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