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深处品词语三次扣问探究竟——《羿射九日》(第一课时)教学
作者:曹秋英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年第6期
    曹秋英
    【教学内容】
    统编二下第八单元第25 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结合、字理教学、联系生活等方式,随文认识“射”“值”“熔”“艰”“滋”“腾”6 个生字,会写“觉”“值”2 个字。
    2.紧扣重点词句,通过想象、情境体验、比较等方法,体会人类日子的艰难,理解羿射九日的原因,知道羿射九日的结果。
    3.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教学流程】
    一、读题质疑,引发探究
    (一)读懂课题
    1.了解“事”。(师板书课题,并请学生读一读)课题讲了一件什么事?(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2. 认识“羿”。谁能来介绍“羿”?(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3.识记“射”。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知道“射”就是人拉着弓射箭,是会意造字,它是身字旁,撇右边不出头,给“寸”留下位置。
    (二)读题质疑
    1.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2.预设生成。
    预设1:天上怎么会有十个太阳?
    预设2:羿为什么要射掉九个太阳?他是怎么射的?
    预设3:羿最后射下九个太阳了吗?
    小朋友,你们的思考,让题目有了意义!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读题解题,开门见山,在质疑思考中帮助学生解析题意,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三次扣问,探究原因
    (一)一问伏笔,感情朗读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的太阳是怎样的?大地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1 自然段。
    1.太阳怎样?(十日轮换)
    (1)生活地点。请一生朗读。
    师:扶桑,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联系下文说说理由。
    师补充,出示资料:扶桑树,天底下最高的树。上连神界,下通鬼府。树高二千丈,大二千余围。
    ———《山海经》
    (2)工作方式。这十个太阳每天是怎样工作的?(十个太阳每天轮换)“轮换”是什么意思?能个近义词吗?(轮流)
    情境体验。小朋友,如果你就是扶桑枝头的太阳,你坐上两轮车,从东往西穿过天空,开心吗?(好开心!因为出去后可以看见碧绿的高山、美丽的田野、奔流的大河……)
    2.大地怎样?(光明温暖)
    想象说话。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时的大地。大地美吗?你看见了哪些美景?抓住“光明”和“温暖”想象说话。
    3.感情朗读。(和谐美好)
    (1)读出“和谐美好”。紧扣“扶桑”“轮换”“光明和温暖”等词语,指导读出“和谐美好”。
    (2)读好“很久很久”。采用“增删比较法”,将“很久很久以前”和“很久以前”比一比,引导学生体会到“很久很久以前”更能突出故事发生时间久,要读出悠长、久远的感觉。
    【设计意图:一次扣问,设计情境教学和想象说话,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十日有序轮换时大地的光明温暖,为“十日齐出”埋下伏笔。】
    (二)二问灾情,直击字词
    师:可是,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请学生默读:可是,有一天……炙烤着大地。)
    1.太阳怎样?(十日齐出)
    (1)工作方式。
    师:这时,十个太阳还轮流值日吗?(出示词卡“值日”,比一比“值”和“植”两字的异同。)
    1“值日”是什么意思?
    2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大禹治水》这篇课文时,学过“联系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现在,你们能不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值日”的意思?到上文,哪几句话写的就是“值日”的意思?请大家画出来。(每天天快亮时……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
    3小结:在课文里,十个太阳每天轮流从东往西穿过天空,执行着给大地万物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任务,就叫做“值日”。4生活中有没有“值日”呢?你会在指定的哪一天执行什么任务?比如,在每周四放学执行打扫教室的任务,也叫“值日”。
    5小结拓展。原来,在指定负责的那一天执行任务,就叫做“值日”。那如果在指定负责的那一周执行任务,叫什么呢?(值周)
    6扩词积累。学生要值日,老师要值周,公务员要值班,警察叔叔要值勤,每个人的付出都很值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师:发生了怎样意想不到的事情?
究竟的近义词是什么    情境体验。大太阳,轮流值日为什么没有意思?你们为什么一齐跑出来啊?
    预设1:我们十天才能出来一次,天天待在家里,太没意思了。
    预设2:外面的世界多美好啊,风景这么美,我们想天天出来玩!
    (2)直接后果。
    师:十个太阳一齐出来,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师:(出示十日齐出图)看着这十个大火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我仿佛看见了大火球不断把火喷向人间,地面上都是熊熊烈火。)
    师:小朋友,再看“炙烤”这个词,这俩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火字旁)再看“炙”的古字:
   
    师:看着这两个火字旁,再看着“炙”的字理图,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人们的周围都是火,人们生活在火海之中,生活非常艰难。)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图片欣赏、想象画面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十日齐出后,大地面临的灾难。采用比一比、字理教学等识字方法学习“值”“炙”两字,让生字教学更加扎实、有效。】
    2.大地怎样?(万物受难)
    禾苗被晒枯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1)直面灾难。这时的大地又是怎样的?默读这段,圈出关键词。(出示词卡“熔化”和“艰难”,让学生给“艰”组个词。)
    (再出示禾苗干枯、土地烤焦、河床龟裂等图片,请学生说说看图之后的感受,加深理解。)
    (2)辨析词语。“晒枯”“烤焦”“蒸干”“熔化”这四个都是描写事物被太阳炙烤的词语。它们之间能调换吗?为什么?试着调换比较两个词,发现作者用词的准确、合理。
    “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这里的“熔化”可以替换成“融化”吗?为什么?
    出示习题,巩固练习:
    1容2熔3溶
    想把大海填平并不是一件( )易的事情,精卫一刻不停地衔来小石子投进大海里。
    女娲用神火把五彩石( )化成液体,用力朝天上的那个大洞泼去,天立刻就补好了。
    一头驴驮着一袋盐过河,一不小心跌倒在了河里,盐在水里都( )化了。
    (3)发散想象。大地上还会有哪些苦难的情景?请你想一想,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感悟、发散想象等方法,体会大地受难,人们的艰难,进而引导学生明白羿射九日的原因。通过调换比较、替换比较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三问结果,升华主题
    师: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克服种种困难,历尽千难万险,最后射下了九个太阳。故事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从此……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1.太阳怎样?(东升西落)
    工作方式。这时天空中只有一个太阳了,现在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2.大地怎样?(勃勃生机)
    (1)恢复和谐。这时候,大地又是怎样的呢?圈一圈关键词,说一说。
    (2)识字解词。认读“滋润”:两个字的偏旁都是三点水,因为有水,万物才能得到滋润。认读“奔腾”:“腾”是月肉旁,下面还有一匹马,马儿带着人奔向远方。“勃勃生机”是什么意思?(很有生命力)
    (3)想象说话。大地上还有哪些景、物也让你感到很和谐美好,也是勃勃生机的?
    【设计意图:第三次扣问,通过圈画关键词、想象说话等方法,让学生感悟到世界恢复了往日的和谐美好。】
    三、营造冲突,铺垫结课
    羿射九日,天地恢复了往日的和谐美好。不过,羿射九日容易吗?他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他又是怎样射下九日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教师连用几个提问,营造了故事冲突,为学生学习第二课时做好了铺垫。】
    四、写字指导,展示评价
    1.指导书写“觉”。
    (1)比较“觉”和“常”。注意上面是个学字头,下面是个“见”,千万不要写成“贝”。
    (2)注意竖中线。第二笔的收笔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2.指导书写“值”。
    第五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右边的“直”下面不是“且”,里面有三横,并且和横折不相连。
    3.学生写字,教师提醒坐姿。
    4.展示、评价。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实验学校新湖校区)
    责任编辑刘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