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21三、库布孜乐曲的音乐特征及使用功能
哈萨克族民间乐曲种类繁多,数量大、质量高、内容丰富,音乐曲调古朴浑厚、优美动听。正如哈萨克民间谚语所说:“乐曲虽然没有说话的喉舌,但有表达语言的声音”。哈萨克人称乐曲为“库依”或“葵”,由各种乐器演奏的乐曲,分别冠以改乐器名称,如库布孜库依、冬不拉库依等。
库布孜能演奏单音或双音旋律的乐曲。低音区长短不一的固定音与各种音程的和音,为旋律增添了许多奇妙的音,使旋律的节奏鲜明而强烈。旋律中经常出现的各种装饰音使旋律的民族特和韵味更加突出。库布孜琴声含蓄而内蕴,悠远而沉静;悲惨而凄凉,沉稳而缠绵……这些曲调融东方和西方民族音乐于一体,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与地域风情。
(一)库布孜的演奏形式
库布孜分为古典库布孜和现代库布孜两类。其中古典库布孜又分为克勒库布孜和纳尔库布孜两种;现代库布孜又分为改革高音库布孜和“小提琴式”面板库布孜两种。
库布孜的演奏形式较为灵活,除了在宗教仪式中与打击乐器“达吾勒帕孜”一起,作为“巴克斯”祈神通灵的工具演奏,还可以独奏、自弹自唱、为民俗活动中的歌舞伴奏助兴,或者与哈萨克族其它乐器合奏,另外,哈萨克族的许多诗歌也是用库布孜伴奏演唱的。所以库布孜除了独奏之外,更多的场合是用于伴唱、伴舞,在哈萨克族中,歌、舞和乐器是难分难解的三位一体的娱乐形式。
(二)库布孜的演奏方法
库布孜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非常丰富,演奏时演奏员把琴头靠在自己的颈部,共鸣箱的下半部放在两腿之间,用两膝夹住琴箱,坐姿演奏;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关节的指尖外侧(也就是指甲根处),由内向外抵弦按音,演奏难度较大;右手执马尾弓粘松香在弦外拉奏。右手的弓法包括:短弓、分弓、顿弓、连弓、颤弓几种。用指甲盖处抵弦的左手有时轻叩琴弦、钩拨琴弦,以及运用滑音、泛音等技法使库布孜乐曲悦耳动听。库布孜乐曲的节奏、节拍、调式基本上同冬布拉乐曲,但没有冬布拉乐曲那样复杂。
(三)库布孜的演奏场合
过去,库布孜主要用在宗教活动中,萨满教的“巴克斯”作法时在固定的场所拉奏着库布孜为人们祈神请愿、驱魔治病。其次,民间艺人在放牧或感到孤独寂寞时作为自娱性的乐器演奏,演奏民间乐曲或民歌,这也是比较普及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常见的形式是在传统节日、喜庆、婚礼、亲朋好友聚会时为歌、舞伴奏助兴。另外,库布孜还在民间艺人演唱哈萨克族“英雄史诗”时,作为伴奏乐器演奏一些固定的曲调。总之,库布孜除了在巴克斯“作法”时有指定的场所外,其它演奏形式都没有场合限制。
现在,库布孜改变了传统的“祭祀”功能,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演奏形式搬上了舞台,成为哈萨克族民间乐器中一个重要的成员。
(四)库布孜的演奏曲目
库布孜的演奏曲目非常丰富,主要以哈萨克族传统民间乐曲为主,也演奏民间歌曲和民间舞曲等。古典的“克勒库布孜”和改革
后的“斯姆库布孜”在音、音域上的差异,使这两类库布孜在演奏曲目、演奏种类和演奏范围上也有所不同。
“克勒库布孜”的乐曲内容主要是诉说神灵、追忆历史的,也有的表达内心世界独白,有的赞美自然风光,有的表现走马的姿态,有的描述人民生活等等。著名的乐曲有《深渊》、《金羚羊》、《白眼睛的马》、《白天鹅》,《巴什帕依》等。
改革后的“斯姆库布孜”的演奏曲目体现出丰富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不仅演奏不同地域的各民族乐曲、流行歌曲等,还演奏我国的戏曲唱腔及世界各国的乐曲。如我们听到的乐曲有维吾尔族民歌《阿瓦尔古丽》、蒙古族乐曲《赛马》、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戏曲有黄梅戏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沪剧曲牌《紫竹调》、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换人间》等,还有汉民族乐曲《喜洋洋》和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春天》等。
通过以上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对新疆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库布孜的现状、发展规律和某些特征作以下总结:
1、具有神秘宗教彩的库布孜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有过多种信仰,各种宗教文化渗透到哈萨克族人民生活各个的方面,库布孜不仅是作为一种拉弦乐器存在,更重要的是被哈萨克人民视为与神灵沟通的工具,替人们消灾祛病、呼风唤雨、请神祈愿,满足心理和精神的需求。
2、哈萨克族能歌善舞的天性是库布孜发挥作用的土壤
哈萨克族长期过着“逐水草而生”的游牧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常常用动听的歌声和美妙的舞姿排遣孤独、寂寞,通过多姿多彩的各种民俗节日和活动沟通感情、达到丰富业余生活的目的。这些都少不了
乐器——库布孜的参与,慢慢融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乐器。当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有其价值时才被保留下来,库布孜就是如此。
3、库布孜没有广泛流传的原因
首先,起初只有“大巴克斯”在作法时使用,因此没有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广泛的传播;其次,随着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人民中的传播和渗透,限制了萨满教“巴克斯”作法,只好转入地下悄悄进行,库布孜的使用受到禁锢;最后,也就是上世纪50-70年代,库布孜卷入一场灾难性的风波,受到了致命的毁坏和摧残。因此没有广泛的得到传播、保护和继承。
4、库布孜在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价值体现
现在,库布孜有其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随着社会的发展,库布孜的社会功能进行了转换,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活跃在了艺术的舞台上。库布孜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了现代社会中的日常活动中,人们通过库布孜那苍凉深沉、深邃悠远的音,抒发情感、追忆历史。现代的哈萨克族人民更加珍惜这一失而复得的古老乐器,库布孜经常被作为嫁妆陪着新娘开始新的生活,还有很多家庭把库布孜作为工艺品,挂在墙上或壁毯上,充分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审美和欣赏价值观,这也体现了库布孜更加多样的功能性。
2011年5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申报的哈萨克族库布孜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
(下转第90页)
90
舞蹈艺术
舞步变化中舞者重心掌控能力强,技术技巧融合度就高,其动势一气呵成,动作不拖泥带水,呈现出舞步与舞姿的和谐衔接,使得舞蹈画面干净清晰。
重心流动训练组合是以流动舞步为主干动作,舞姿为修饰动作的综合性训练组合,是街舞教学中的高级阶段。在此训练阶段中,要求舞者重心掌控能力极其自然地融入舞蹈风格中,凸显街舞各舞蹈风格的艺术魅力。例如Popping震感舞中“Isolation身体分离”动作接“The Tick秒针运动”动作再接“Ground Move地板动作”动作,凸显了震感舞中的“卡顿”风格;Locking锁舞中“Scoobot舞步”动作接“Turn Around旋转”动作再接“Split劈叉”动作,凸显了锁舞的“灵动”风格;Breaking地板舞中“Top Rock摇滚步”动作接“Crazy Fr
eeze超级定格”动作再接“Air Chair空中椅子”动作,凸显了地板舞的“硬朗”风格。在训练组合中,重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要素,但它是在软开度、力量、平衡、协调、灵活等全方位的配合下,才能得到极致的发挥,甚至在训练中,还需要贯穿于节奏快慢的变化,呼吸的张弛之中。
结  语
重心掌控能力的训练方法在街舞教学中尝试运用后,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一是在教学中舞者重心的运动轨迹表现得更为细致准确,提升街舞技术技巧的规格;二是舞者在运动空间中舞姿造型、流动舞步更为流畅自如;三是通过重心掌控能力的训练,舞者在即兴舞蹈时身体与节奏、伴奏融合度更高;四是重心能力训练教材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全面性训练使得舞者的身体循序渐进地得到开发。这些变化,印证了该重心训练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街舞教学训练水平。后续,本人将在前期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重
心力学原理在街舞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构建更加全面、更加多元的训练方法。■
注释:
① Breaking地板舞,起源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街舞舞蹈,并融合了早期爵士舞、艺术体操、巴西战舞、中国功夫电影、滑冰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如今的形态。主要特点是快速的步伐、高难度的倒立姿势和身体旋转。
② Locking锁舞,受放克音乐影响,最早成型的街舞舞种。强调干净利落、以锁住和突然定格的动作为特点的舞蹈。
③ Popping震感舞,在放克音乐派对舞蹈、机器人舞蹈、默剧表演、锁舞等艺术形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舞种。靠肌肉的迅速收紧和放松,来产生强烈震动感以配合肢体动作的舞蹈。
④ Myosung描声舞,韩国舞蹈艺术家Wave Zino独创的世界稀有舞种,以Wave(电流舞)和Popping(震感舞)为基础,动作讲究大幅度、大画面,形似蛇盘,注重描绘音乐意境。
参考文献
[1] 李希凡.芭蕾重心训练的重要性[J].舞蹈,2020,(05).
[2] 李倩雯.重心掌握能力在高校舞蹈基础教学中的特点及其训练方法[J].四川戏剧,2019,(05).
[3] 于景春.舞蹈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12.[4] 李莉.技巧型街舞动作特点及其训练研究[J].内江科技,2009,(09).作者简介:孟光(1981-)
,女,山东人,四川音乐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教学,街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今后哈萨克族民间乐器库布孜会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让这件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弓弦乐器继续发出它古朴沉稳、悠远深沉、自然宁静的琴声,真正的音乐是传统的、民间的,也是世界的。■新疆古尔邦节
注释:
① 李强,宋博年.西域音乐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09.
② “吾赞”指霍尔赫特时代的巴克斯。参见《霍尔赫特祖爷书》(土耳其文),安卡拉1958版
③ 萨满教的巫师,身兼数职,既是作曲者、演唱者,又是行医者、占卜者。
④ 黄中祥.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12.
⑤ 是笔者搜集到的在新疆伊犁地区流传的民间歌谣。
⑥ 三首乐曲详见《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新疆卷(下),第2211页。
⑦ “克萨”等均为汉语译音,均指哈萨克民间文学古典艺术题材的各类形式。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新疆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
[3] 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4] 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燕,女,硕士研究生,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师
范教育系副教授。
(上接第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