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故事BUSINESS STORY
138企业文化・Company culture
摘要:
本文以司汤达在《红与黑》中的体现出的爱情观为研究对象,首先总体论述了司汤达对待爱情的分类,包括“肉体之爱”、“趣味之爱”、“虚荣之爱”、“激情之爱”这四种爱情;接下来结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了激情之爱和虚荣之爱,其中激情之爱是心灵的爱情,而虚荣之爱是头脑的爱情;文章的第四部分介绍了于连对待爱情的态度,包括对待爱情中虚荣的渴求;对待爱情中激情的追求;最后上升到作者的个人角度将论述主体升华,阐明了司汤达对于爱情的看法和抉择。希望本文可以依托于《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情节而展开写作,为司汤达的写作思想和《红与黑》这部作品的研究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红与黑》;爱情观念;激情之爱;虚荣之爱引言:
《红与黑》讲述了一个家境普通的木匠儿子于连,如何凭借社会规则的漏洞和一定运气一路春风得意,最终又是如何因为事情败露而失去自己的生命的。这部小说的主线是于连额两个女性的爱情,虽然文章
所揭露的问题和表达的重心并不是爱情,但是司汤达在文章中体现出的爱情观念也十分发人深省。于连和德瑞纳夫人及玛特尔之间的感情代表了爱情中的虚荣和激情两个方面,于连对待爱情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他整个人格的缩影,也是他悲剧结局的一个折射。通过分析司汤达在《红与黑》中体现出的爱情观念,对于我们了解《红与黑》这部作品,理解司汤达的创作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司汤达在作品中对爱情的分类
1822 年,司汤达的《论爱情》首次出版。这是一部重要 的爱情心理学著作,集中反映了作者的爱情观。此著作中, 司汤达把爱情分为四种类型,“肉体之爱”、“趣味之爱”、“虚荣之爱”、“激情之爱”。
肉体之爱是一种较低层次的爱情需求,建立在性的基础上而且是以性为主体,这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带来的内心愉悦感较低,这样的肉体之爱是一种原始本能中的两性吸引,是这四种爱情中最为卑下的一种,其实质为性,理性的爱情所占成分较低。
趣味之爱不是依据爱情的性质进行定义,而是以趣味作为爱情过程中的参量进行定义。趣味之爱中趣味的获得应该是同时获得肉体上的趣味和精神上的趣味。在爱情中获得趣味是一种感情上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既可以来自肉体上的满足,又可以来自精神和理智上的满足。
而在其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当中,他针对于“虚荣之爱”和“激情之爱”展开描写,将于连和德瑞纳夫人之间的爱情定义为“激情之爱”,将于连和玛特尔小之间的爱定义为“虚荣之爱”,而这两段爱情本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重叠,于连在品质上的劣根性也通过这两段爱情得以折射体现。
通过于连在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领悟出“激情之爱”和“头脑之爱”之间的差别,在于连写给友人的信中,将德瑞 那夫人经历的“心灵的爱情”和马特儿构想的“头脑的爱情” 做了对比,认为前者才是“真正的、单纯的、不自己看着自己 的爱情”。“激情之爱”是以激情为主导的,是以内心中的感情为主导的爱情,而“头脑之爱”则是以理性为主导的,需要冷静而清醒的头脑进行一定的权衡,这样就掺杂了一定的功利元素,导致爱情成为一场非感情因素的博弈。
二、激情之爱———心灵的爱情
于连和德瑞纳 夫人之间的爱情是一场超越阶级地位,超越年龄差距,摒弃了社会礼法之间的爱情。这样一场各方面差异明显,难以为世俗之人所容忍的爱情却在于连和德瑞纳夫人之间生根发芽,于连虽然做出了很多伤害德瑞纳夫人的事情,甚至在事情败露后选择除去德瑞纳夫人,但是却在死前顿悟,认清了自己对德瑞纳夫人的爱,听从了自己的内心。而德瑞纳夫人更是对于连至死不渝,从道德上来看他们二人开始了一场错误的爱情,但是却无比的真情,无比的诚挚,德瑞纳夫人在人性上感动了所有的读者。
《红与黑》中的德瑞那夫人是个贵族少妇,16 岁时在姑 母安排下嫁给了粗鄙的维里埃市长,“有生以来,连跟爱情有一星半点相似的情感也没有体验过。”她并不爱自己的丈夫,但是她必须服从丈夫,必须承担起照顾丈夫,抚养子女的任务,在自己单调的生活中,德瑞纳夫人既没有享受到爱情带给自己的喜悦和幸福,却要在社会的压力丈夫的压力下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角和责任。德瑞纳夫人追求爱情,追求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单调而不幸福的生活使得德瑞纳夫人无比的渴望 可见,司汤达笔下的“激情之爱”是一种心灵的呼唤,是 一种自然的融合状态,正如《论爱情》中所说: “如果有了完 全的自然,两个人的幸福才能融为一体。”虽然于连和德瑞纳夫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阶级差距,于连的一些做法和行为也难以得到德瑞纳夫人的认可和理解,但是两个人没有受到这些客观桎梏的影响,仍然继续着爱情,由此可见,心灵的爱情由始至终,都是一股强大的推人前进的力量。
三、虚荣之爱——头脑的爱情
头脑爱情是和心灵爱情相对的一种爱情观念和相处方式,头脑爱情更加强调理性和客观条件的权衡,而心灵爱情更加强调感情,强调发自内心的感觉。于连和玛特尔小之间一定存在着深厚的于连和马特儿小存在着深厚的感情,但是这份感情的获得却是两个人不断的博弈,不断的“较量”而换回的结果,这对看上 去才智相当的恋人间,由于缺乏了自然的润滑,其爱情也就缺乏了足够的根基,于连中意玛特尔小的样貌和经济条件,玛特尔小缺乏对待爱情清醒的认识,也缺乏对自己足够的了解,因此对于连的感情也是不断波动,两人之间相爱却又互相伤害。但是于连最后再赴死时,还是将头脑中的理性权
衡放下,亦或者说是他的理性权衡达到了最高的高度,子弹穿过他的头颅前,他的脑海中出现的,只有德瑞纳夫人的身影。四、于连的对待爱情的态度
于连是整个小说的中心人物,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却是极为不平凡而又引人夺目的,他生命中的两次高潮就是和德瑞纳夫人以及和玛特尔之间的爱情,这两次悲剧式的爱情都对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在这两场爱情中体现出于连的个人性格特征,他是一个具有两面性人格的,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 的男性,他既诚实又虚伪,既勇敢又懦弱,既复杂又单纯,从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就可以折射出于连的人性,也就是揭露出他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一)对待爱情中虚荣的渴求
爱情的文章于连和德瑞纳夫人之间的感情是难以为世俗所接收的,德瑞纳夫人对于连是有着相当的感情投入和感情付出的。德瑞纳夫人对这段感情感到自责,也对和于连的关系感到耻辱和羞愧,
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爱情观论述
宋雅琦
(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0)
139
商业故事
BUSINESS STORYCompany culture・企业文化
但是对于于连,德瑞纳夫人还是寄托了相当的感情,它不仅仅帮助于连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更是在于连击他后选择了理解于连,选择了以德报怨。她能够为于连求情,请求于连选择用律师为自己辩护,由此可她对于连是真的真心的付出了自己的感情。但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于连对待德瑞纳夫人的感情,他不仅难以承担起对待瑞纳夫人的责任,并且对待瑞纳夫人也不够真心,他希望借助于德瑞纳夫人社会名媛的地位为他个人的私欲满足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能够和德瑞纳夫人偷情可以满足于连的虚荣心,满足他作为一个底层木匠儿子和上流社会的名往的虚荣心。爱情中对待虚荣的苛求出自于内心对于物质的看中和追求,但是在真正的世俗眼光和现实考验面前,这样的爱情是难以长久的。当事情败露后,于连迅速的恼羞成怒,他对德瑞纳夫人的态度变成了欲除之后快,而且于连的心理甚至没有太多的波动和不舍,由此可见于连对待德瑞纳夫人的爱是虚伪的,是世俗的,是经受不起现实考验的。所以于连选择击德瑞纳夫人,暴露出他的丑恶嘴脸。(二)对待爱情中激情的追求
于连和玛特尔小之间的爱毫无疑问是充满激情的,跌宕起伏的爱情。玛特尔小聪明美丽,但是待人处世有些冷漠,于连以饱满的热情去追求玛特尔小,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但是两人之间的问题是于连有些虚伪且控制欲较强,玛特尔过于高傲。于连为了得到玛特尔的心,甚至向玛特尔的好友一连寄
去了五十余封情书,而他也得到了热烈的回应。在于连的计策面前,玛特尔的感情彻底迸发,他无比投入的,无比热情的向于连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而于连的回应也十分热烈,两个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两点,第一是于连十分享受并且希望保持他和玛特尔小之间这种激情的,热烈的爱,另一方面则是于连在死亡前的思考,在断头台上被砍头前,他的脑海中掠过的竟然不是玛特尔小的身影,而是德瑞纳夫人,在死亡前参悟生命和爱情的时刻,于连终于认识到原来自己心中还是更加的倾向于德瑞纳夫人。当激情褪去,于连还是发现了他和玛特尔之间的矛盾和不可调和的分歧。当然这不能说明于连在面对爱情中的物质虚荣和感情激情时更加看重物质,因为于连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个人形象,但是于连确实是在自我反思中认识到自己对待激情追求的肤浅。 
五、司汤达的抉择 
在这场“心灵的爱情”和“头脑的爱情”的对抗中,自然的心灵胜过了思想的头脑。于连舍弃了有思想有才智的玛特尔,投入了温柔善良的德瑞那夫人的怀抱,他们在死亡的长眠中得到了心灵的宁静。于连的抉择实际上是司汤达自己爱情观中对待爱人与人性的一次抉择,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作者和于连一直在玛特尔小核德瑞纳夫人之间摇摆不定,从客观上来评价,玛特尔小和于连更为般配,而德瑞纳夫人和于连之间有着众多的阻碍因素和不利条件,但是作者的思想突出重重压力,将
于连这一悲剧性人物在临终前的心理活动完美的进行的展示,而于连最终的选择,就是代表了激情之爱的德瑞纳夫人。影响司汤达这样安排于连抉择的因素有以下两点。(一)司汤达的成长环境和文化信仰
司汤达出生于法兰西,崇尚自由平等的观念和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加之其从小阅读西方古典主义作品,在脑海中对于人性有着明晰而又清醒的认识,这样一个学识丰富,家庭教养良好的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极强的平等意识和自由观念。司汤达认为美好的爱情是上帝的馈赠,在爱情中人类应当先感受到内心和身体上的吸引与愉悦,而后才能进行理智上和客观条件上的权衡和思考。而在德瑞纳夫人和玛特尔小之间的抉择,实际上也是司汤达自己对于理想中爱情的一次抉择心路。
(二)司汤达对社会的控诉和抨击
在司汤达生活的时代,欧洲大陆进入到了资本主义飞速扩张发展的时代,借用狄更斯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资本的快速扩张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贵族团体的数量激增。资本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却是道德建设的缺失,整个贵族团体道德泯灭,看中于利益和权势,淡化了对道德水准的追求。婚姻和爱情变成了同阶级之间利益博弈和联合的筹码,更多的和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相连。而司汤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表现出对待爱情的理性思考和权衡,他提出激情之爱和虚荣之爱实际上是对社会风气的一次批判,赞赏激情之爱,希望爱情回归本源,抨击虚荣之爱,希望众人警醒。结束语:
司汤达通过《红与黑》这部作品展现出自己对待爱情的观点,展现出司汤达对激情之爱的渴望和赞许,体现出他人性中的真诚和纯粹。真正的爱情应当是两性之间的契合与美好的吸引,虽然有一定的限制条
件和标准,但是客观因素中的经济实力和地位权势不应该成为其桎梏,而只有真爱和包容理解,才是爱与被爱的永恒真谛。
参考文献
[1]赵越. 《红与黑》中的爱情观论述[J]. 青年作家,2015,10:39.[2]郑晓萍. 从司汤达写作手法分析《红与黑》中的爱情观[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3]时胜梅. 论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爱情观[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9:77-78.
[4]马庆霞. 诠释司汤达《红与黑》中的爱情观[J]. 海外英语,2015,15:168-169.
宋雅琦,(1995——),女,汉族,籍贯:辽宁省凌源
市,辽宁理工学院(原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英语专业,在读本科生。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