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导学案
【课标要求】
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文学文化常
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在学习《史记》的人物传记时,能将司马迁对人
物的评价与人物事迹的介绍结合起来理解;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恶势力作斗
争、决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4、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做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的
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高尚的人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纪念屈原的诗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及文学文化常识等文言基础知识
2、梳理文本结构,理解大意
3、明确屈原作《离骚》原因及《离骚》体例特点
【课前案】
一、自主预习,回顾《史记》了解屈原完成基础知识检测
1.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学问广博。汉武帝即位,谈为太史命,临终时嘱咐司马迁继写史书。父卒三年后,司马迁继父任太史命,开始在“金匾石室”(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二十岁时,游历长江中下
游和山东、河南等地,并到庐山和会稽考察传说中的“禹疏九河”等遗迹,经院水和湘水流域,凭吊屈原沉水的汨罗江,在曲阜,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服礼器”。回长安后任郎中。三十五岁时二次出游,广泛地接近下层人民。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人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意在待机答汉,因此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官刑。司马迁为完成《史记》,隐忍苟活。出狱后任中书分,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记》,人称《太史公书》。
2.《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人,芈姓屈氏,名平,
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主张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文言知识点
1、朗读课文,认清字形,注音
谗谄(谄媚)靡不毕见濯淖滋垢渣滓皭然诡
辩汶汶毋沐咎稚子嫉妒兵挫地削憔
悴枯槁餔其糟啜其醨怀瑾握瑜温蠖
2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3)、糜不毕见(“见”通“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二)重点文言词语释义:
(1)、娴于辞令(熟练、熟悉)(2)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感谢恩师的句子(3)、屈平属草稿(写作)(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5)、平伐其功(自夸、炫耀)(6)、王怒而疏屈平(疏远)西瓜酱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8)、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9)、其文约(简约)(10)、其词微(含蓄精深)
(11)、明道德之广崇(阐明)(12)、治乱之条贯(条理,规律)
(三)、词类活用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2)、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
别人的小人)(3)、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4)、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5)、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6)、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三、疏通课文,梳理结构,在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
第二部分(4-9)屈原被罢黜到被放逐的历程
第三部分(10-11)屈原投江自尽
漂泊一生第四部分(12)屈原死后影响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之—→沉
四、自主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问题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一是:“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1)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
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2)分析:解题、离骚者,犹离忧也
(3)成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内容: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风格: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课中案】
课堂导入:多媒体展示两副对联: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2)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屈原
学生理解两副对联:(师总结)千古忠贤,途竟一辙。司马迁和屈原同是才华横溢,在政治上有相同的遭遇。司马迁被处宫刑隐忍苟活,著成《史记》;屈原被怀王疏远,流放,自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在中
国可谓家喻户晓,但先秦的文献中没有说道屈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中的《屈原列传》,《史记》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今天我们研读这篇《屈原列传》。
二、活动探究
1、朗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
自由读,学生读
2、精读文本第一部分,处理课前案题目
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一:课文结构
讨论二:文言知识点(实词虚词句式)奶粉哪种比较好
讨论三: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讨论四: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讨论五:屈原为什么作《离骚》?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三、小组展示
讨论二的内容板书,其余内容口头讲解
四、课堂达标
翻译下列语句:
1.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2.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直方图法
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课堂小结】
1、重点字词、读音归类
2、总结本课学习中涉及到的成语。
【课后案】
做第二课时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