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1000字
一名合格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性格提供不同的教育,提前编好教案是老师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写教案是为了教师能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通用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口算乘法第一课时,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经验,以及本课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基础作用,我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尝试口算方法探究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体验多种口算方法及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为重、难点。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辅以教师点拨、精讲的方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不足之处:
1.借助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如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的情景、小朋友买邮票的情景等,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探究口算方法,进而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我发现把探讨口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学习材料饱含生气,对学生有吸引力,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口算方法,又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口算,切实体会口算的意义和作用。把数学学习置于现实情境问题之中,是今天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努力做好。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教学,我预设了学生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旨在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有的口算方法,探索新的口算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以完善学生对口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并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均能主动参与学习,只是不太善于根据固有经验迁移运用,对口算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在这方面,我虽及时为学生指正,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在这方面,我仍需加强学习、锻炼,以便给学生做好点拨、指导。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提倡、鼓励口算方法多样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倡导学生运用、体验多种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却发现多数学生方法单一,而且经我点拨后,未见很好的效果。课后,我深入思考,认为本班学生已学习过本节内容,应是教师曾强调:两个因数相乘,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所致。这也给我启示,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维,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比较、交流,培养学生能为实际问题选择适当方法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感,而非简单地教会为止。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篇2】
不久前,听一位教师执教《面积单位》一课,执教者在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平方米的基础上,设计了几次充满情趣的数学活动,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效地帮助学生丰富了对这一面积单位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一:在观察中体验
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方厘米,知道了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
厘米。现在,老师打算用这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量一量黑板的面积,感觉怎样么样?
生:不行,太小了,很麻烦。
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可以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师:这样的单位有吗?
生:有,平方米!
师:平方米有多大呢?闭上眼睛,先在头脑里想像一下。
学生闭眼想像,教师把红的1平方米的模型贴在黑板上。学生睁眼后——
生:哇!好大。
师:和你想像的一样吗?
生:差不多。
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来验证一下?
生:只要量一量它的每条边是不是都1米就可以了。因为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肯定就是1平方米。
师:真善于思考。那么,究竟是不是1平方米,谁来测量一下。
学生测量,确认该正方形边长的确是1米。
师:观察这1平方米,感觉怎么样?
生:1平方米真的很大!
活动二:在操作中体验
师:光说很大显然是不够的。老师这儿还为每个大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一块1平方米大的红正方形布。同学们待会儿可以以大组为单位,共同来感受一下这1平方米。先讨论一下,你们打算怎么来感受?是躺一躺,站一站,还是另想别的办法?
学生组内交流后,选择了合适的办法展开了体验性活动。随后交流——
生:我们组选择了躺,发现1平方米的正方形布上大约能躺2个人。(生笑)
生:我们组选择了站,结果发现,1平方米的正方形上居然能站15个人。
师:能再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第二组同学再次演示了15个人同时站在上面的情形,全班同学都瞪大了眼睛。
生:我们组选择了摆数学书。可惜我们的数学书不够,没能够把1平方米摆满。
师:但你能根据你们已经摆的,推算出一共可以摆多少本数学书吗?
生:能!我们发现,一排可以摆6本,可以摆4排,所以一共可以摆24本左右。
师:多棒的想法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来探讨这一问题。
生:我们组是在上面摆文具盒,结果发现……
活动三:在比较中体验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不同的面积单位。现在,我来把这三个不同的面积单位放到一起来。
教师将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模型分别剥下来,依次贴到平方米的模型上。学生又一次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师:惊讶什么?
生:我发现三个面积单位放在一起,他们的大小相差真的很大。
生:我发现平方米比平方分米大得多,而平方分米又比平方厘米大得多。
生:我发现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小不点。
生:我还在想,1平方米里面究竟有多少个平方分米呢?1平方分米中又有多少个平方厘米呢……
纵观三个教学片段,从观察到操作再到比较,学生对于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的感知由最初的模糊、粗线条不断得到了精确化与提升,相应的空间表象也在层层体验中不断得到了强化与
升华。而所有这一切,都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息息相关。
通用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篇3】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面积,主要包括面积的有关概念、面积的涵义;涉及的面积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面积有了初步的体验,而且学习了基本图形的周长,但是对面积并没有转化到知识的层次上;另外,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了如何更好地掌握一种新的概念,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能力,也体会了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了自己的数学空间观念和数感。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