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2)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0.012 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6.02×1023(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4)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 = N
N A。
2.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M),单位为g•mol-1。(2)物质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3)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 M。
3.气体摩尔体积
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 m),单位为L•mol -1。
(2)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物质的量(n)、气体的体积(V)和气体摩尔体积(V m)之间的关系:n = V
V m。
4.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 B),单位为mol•L-1 。
(2)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n)、溶液的体积(V)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B)之间的关系:n = c B•V 。
(3)容量瓶:常用于配制一定体积、浓度准确的溶液。
二、胶体
1.定义: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2.溶液、浊液、胶体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3.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4.丁达尔现象可用于检验溶液和胶体。
5.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6.引起胶体聚沉的条件:加入可溶性盐、加热、搅拌等。
三、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2.酸、碱、盐是电解质;其它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与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4.将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可溶性的酸碱盐要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物质不改写。
四、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本身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本身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五、原子结构
1.对一个原子来说: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一般用符号A ZX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4.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六、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是由门捷列夫发现的。
3.原子、离子等粒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等,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
小。 4
5.在元素周期表中,行称为周期,列称为族。
6.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7.同周期从左向右,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8.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七、化学键
1.定义:相邻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
2.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3.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4.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共价键。 5.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6.反应物        生成物
E 1>E 2 反应吸收能量;E 1<E 2 反应释放能量。
7.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
吸热反应有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八、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v =
Δc Δt
。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素:物质本身的性质。
3.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增加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用催化剂等。 九、化学平衡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
不再发生变化,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3.化学平衡的移动: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将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 十、原电池
1.定义: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闭合回路。 3.负极——较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
正极——较不活泼导体——得到电子(被还原)。 4.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反应方程式:
负极:Zn – 2e - = Zn 2+;正极:2H + + 2e - = H 2↑;总反应:Zn + 2H + = Zn 2+ + H 2↑ 。 十一、无机物 1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E 1)
旧化学键断裂(释放能量E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