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能知道平衡转化率。
(3)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例题表格的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各种图表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通过对获取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转化率表示方法及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简单的计算。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讨论、比较法
七、教学过程
化学平衡状态
活动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板书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投影
以观看工业合成氨的设备入手,通过做题复习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写法,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298K时,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N2O2,发生反应N2(g)+O2(g)        2NO(g) (放热反应) 达到平衡。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升高温度K           。 
②若298K时,K=1×10-30,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③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反应进行某一时刻,N2O2NO浓度分别为10 mol/L10 mol/L1×10-5mol/L,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要达到平衡,反应应向      方向进行
学生黑板板书计算结果答案。
其余同学错。
提出疑问:在化工生产中,什么决定了生产的效益?是不是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工厂的效益就越高?我们知道,一定条件的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状态。那么,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究竟有多少反应物转化成了生成物?借此引入平衡转化率,让学生明确转化率的定义,了解转化率是反应限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除了化学平衡常数外,还可以运用平衡转化率表示一定温度下某反应的限度。
二、 反应物的转化率
1、概念:某一反应物的转化率等于该物质在反应中已转化的量与该物质总量的比值。
2、表达式: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该反应物的起始体积-该反应物的平衡体积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给出三段式计算的一般模式
          mA(g)nB(g) pC(g)qD(g)
起始量    a          b          0        0
变化量 mx        nx              px        qx
平衡量    amx    bnx            px          qx
计算之前给出可能用到的小概念和计算注意问题
注意: 
1)计算过程单位要统一,可以都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体积等。 但平衡常数必须用平衡浓度代入计算
(2)△c(A): c(B) :c(C): c(D) =m:n :p:q
3)反应物A: [A]=c0(A) - c(A
生成物D:  [D] = c0(D) +c(D)
4)一般设转化量为x
给出例题  1
锻炼学生动手计算能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概念引入
准备计算
提示
教给学生计算要领,引出“三段式”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师生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小结
教师活动】
投影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上黑板板书计算过程
独立完成该题,并回答结果。
由计算结果提出问题,两种反应物的转化率是否相等?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同位讨论回答问题。
温度一定时,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虽然一定,但不同的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不同。不能脱离具体的反应物谈平衡转化率。
若起始投入量相同则转化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例题2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 2Z,取XY按物质的量1:2混合放入,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剩余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相等,求XY的转化率。
学生上黑板板书
给出正确答案。
做该题得出的结论?
当两种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时,二者的转化率之比等于1:1
3
1200℃时测得下列反应达平衡时,k=2.25.  CO2(g)+H2(g)              CO(g)+H2O(g) 。若反应从CO2(g)H2(g)开始,且CO2(g)H2(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ABC三种情况。试计算A种情况CO2(g)H2(g)平衡转化率。
回答正确答案。
给出正确答案。
课本:交流研讨
提出问题,通过数据可以得出哪些结论?4人一组
展开激烈的讨论
总结规律:
提高一种反应物在反应物中的比例,可使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而本身的转化率降低。
工业合成氨采用增大氮气(廉价反应物)的量而提高氢气(昂贵反应物)的转化率的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氨气,降低生产成本。
举一反三,做巩固练习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计算的3种类型,请大家回顾做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三段式
启发学生思考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关系。
平衡常数与转化率的关系 :
由平衡常数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彻底,但K只与温度有关;转化率也可表示某一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a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彻底,但a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等因素有关,a变化,K不一定变化
课后练习P52-53  346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平衡转化率
一、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二、平衡转化率
1、定义:平衡时已转化了的某反应物的量与转化前该反应物的量之比。
2、表达式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该反应物的平衡浓度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该反应物的起始体积-该反应物的平衡体积
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0%
        该反应物的起始物质的量
3、化学平衡的计算——“三段式分析法
    mA(g)nB(g) pC(g)qD(g)
起始量    a          b    0            0变化量    mx        nx  px          qx
平衡量    amx    bnx  px          qx
对于反应物:n()n()n()
对于生成物:n()n()n()
4、计算
5、规律
三、小结
教学反思:
1、通过分析例题,强调解题的规范性,比如说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关系及相关数据等;并借此题总结出此类习题的一般思路,即三步走方针。在例题讲解完之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炼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反映出的规律,避免就题讲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多次的交流研讨,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努力把时间和认知过程留给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恰当的小组评价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对成功的向往,同时树立夺取成功的信心,实现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规范学生的做题方法和要领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考察公式运用和书写规范性
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锻炼学生合作能力、总结规律的能力
产生共鸣,然后积极思考
化学平衡常数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限度。本节内容先复习平衡常数的有关知识点,后设疑引出另一更直观的描述反应进行的程度的物理量---平衡转化率。关于化学平衡转化率计算的编写,首先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有关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三段式”以及解题规范,在此基础上设置例题寻规律,促使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上巩固知识,学会总结规律,并运用规律。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采用这样教学的方法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第一单元是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本单元则从另一个角度——热力学的角度探讨化学反应。本单元共包含四个小单元。第四部分“化学平衡常数”介绍化学平衡的意义及表达方式,并通过例题介绍了化学平衡转化率计算的一般思路。本课时就是介绍平衡常数和转化率计算的习题课。
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知识的引导者,研究的组织者、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要使教学活动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许多概念、原理、结论要通过学生各种各样主动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结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教学是一个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组织了大量的学生活动。
通过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化学平衡具有“逆、等、动、定、变”五个基本特征,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而言,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描述化学平衡常数,由此展开“三段式”的计算。
另外根据我的学生特点: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水平,但对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所以在授课时需要我不失时机的引导。我每个小组还安排了一个的组长,有一定的组织、学习能力,可协助老师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应该抓住自己年轻的优势,在教学上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具。而且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潜心研究新课堂理论,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节课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行分组教学,以讨论促学习,通过上黑板启发学生思考→计算(推理)→归纳。从效果来看,探索法应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