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长存
作者:郭荣真
来源:《时代青年·视点》2015年第03
        “梦见蔬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许多人都对这句话耳熟能详,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出自我国一部经典的家规——《朱子治家格言》。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讲究家国一体。家规,不仅是一个家族传承百代的恒久信仰,更体现出中国传统文明的朴实与博大。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心浮躁的年代里,我们更迫切的需要回归传统,从古老的家规中寻那些历久弥新、亘古不变的准则与道理,让心灵回归朴素与宁静。
        中国的传统家规内涵深刻,思想丰富。从个人品质到宗族礼法,从家长里短到国计民生,几乎无所不谈,无所不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用淡泊诫子,告诉我们心静才可到达理想的彼岸,治家格言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需多温恤。朱子以温恤治家,教导我们帮助他人需要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男孩游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以国仇示儿,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有要心系家国命运。还有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的生活智慧二战男孩逃生记;“轻听发言,安知非
人之谮想,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当退避自省。的谆谆教诲;“宜未雨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耐心告诫”……我们在这一条条或高深或简单的话语中潜移默化的成长,更在其中领略到中国人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与睦邻友好的处世智慧。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并非世家贵族,祖上也亦无条分缕析的家规,是否自己就失去了精神的寄托与行为的准则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央视记者在对路人随机进行的调查中,大多数人被问及家风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往往都以简单的勤劳节俭奉献等词汇来作答。它们简洁而有力,不常体现在书面上,却更多在生活实践中传承。如果没有母亲每日起早贪黑操持家务,我们又怎会懂得勤劳的意义?如果没有父亲日夜辛劳奔波生计,我们又怎会懂得责任的重量?如果没有外婆节衣缩食缝缝补补,我们又怎会懂得节俭的力量?如果没有爷爷老眼昏花依旧读书阅报,我们又怎会懂得邺城博物馆进取宁波旅游景点推荐”的方向?如果没有无数个普普通通的华夏儿女用无声的语言默默将家风诉诸于生活点点滴滴中,我们的中华文明又怎会传承千载,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