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品评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亘古不变的规律。现代生物学研究了几个世纪的生物钟,中国早在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子午流注”的阐释。然而现代社会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不熬夜呢,不按时作息,得不到天地的滋养,健康势必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环境保护综合名录
2、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古逢秋凡事都应有个plan B,才不至于陷入困境。那些毫无准备之人,除了目光短浅没有认识到,大部分是保证“应该不会发生吧”的侥幸心理,能偷懒的地方绝不多做一步,殊不知,就是那“该不会”误了多少大事。墨菲定律无法用科学解释,但却屡试不爽。
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虽然本意是想说饮食用具不可贪图华贵,倒是颇符合现代人生活态度——金银铜铝材质的餐具会让人摄入重金属离子,有害无益;而大鱼大肉带来的“三高”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有机果蔬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也算是这句话的前世今生吧。
4、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现代社会,压力与承受能力之比最大的恐怕就是幼儿园和小学生了,日益繁重的课业不是我们能左右的,而家长滥报各种才艺兴趣班,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则是完全可以避免。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读一点怡情养性的经典著作,不从小树立正确的三观,却在细枝末节的地方攀比,“愚”的真的是子孙吗?
5、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大宴宾捧豪盅,狂吞互斗争首功。
伤身痛饮非壮士,振志微酌是英雄。
明星丰胸秘籍历代佳醅皆圣雅,何时美酒化俗庸?
诗仙酒圣今难再,我代杜康泪洒穹。
当美酒成为了自我麻醉,甚至宴席上互相争斗炫耀的工具,其从“七雅”沦为俗流也在所难免了。
6、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高考报名密码
扶持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没有需要别人的一天。各个版本的《红楼梦》,都保留了“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情节,连一度权倾两府的王熙凤,最后都得靠村妇及时伸出援手才免得女儿受罪。我们普通人,又怎能不“留余庆”?
7、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有朝一日我们都会为人父母,希望我们都能尽最大努力教育子女言行举止的礼节,能做到古人一样知书达礼自然最好,至少也要保证现代的文明礼貌。就算被说是刻板固执,也比拿一句“小孩子不懂事”来昭示一家没有家教来得好。
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值得庆幸的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因为经济问题不赡养双亲的问题越来越少了。但是只有金钱是远没有达到“孝”的标准的,父母大多不缺钱花,只愿子女能多陪陪自己,然而多少子女不是工作繁忙就是身处外地,就连难得的假期也宁可玩手机也不和父母说话。如此看来,把任何事看得比父母还重,那就是没达到为人子女的标准了。
9、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这应该算是东西方为人处世之道最大的分歧点了,一个讲究藏愚守拙、谦虚谨慎,另一个则鼓励锋芒毕露,勇于表现自我。两者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也很难断言谁对谁错。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为了避免贻笑大方,还是低调为妙。
10、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倚。
以前没看过这句话,但好像是这么做的,从小至今都对年长的人抱有崇敬的心态。同龄人一起消遣自然没有问题,但毕竟大家阅历眼界都有限,在这个圈子中难以有长进。多向老师长辈请教交流,不仅能在知识道理方面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这个年龄体,否则很难察觉到自身年龄体的弊病。
11、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这句话非常适合人际关系不好、情商低的人作为座右铭,与前几年流行的“发脾气之前数十秒”异曲同工。时常都是发生正直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不是,尤其是因为冲动伤害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与其事后懊悔不已,不如事先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就算真的是对方的问题,
退一步海阔天空又何妨呢?
12、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学校安全会议记录公认《朱子治家格言》中最经典的一句话,行善并不是作秀,就算没有任何人知道也应保持善心。人的一生难免犯一些过错,若能及时承认,勇于改正,则不至于酿成大错。否则因为没人知道而任由其发展,终会一发不可收拾。综上两者,那些表面慈眉善目、冠冕堂皇,背地里为非作歹,还要文过饰非的人,实乃罪大恶极之辈!
13、见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有人常说自己是无神论者,不相信报应,其实不然。因果之事不尽是超自然力量,有时候所想所作所为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乃至气场,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会接踵而至。所以不应起异念动邪心,更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俯仰无愧,方能心中坦荡,做起事来也会更加顺利。
14、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
中国是一个注重家文化的过度,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家庭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也是失败时的避风港。无论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讲究成大事要从小做起,经营好一个家是基础。相比于此,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把对亲人的冷落作为炫耀自己为事业牺牲的资本,甚至因为工作长时间不见父母子女一面。对陪伴自己一生家庭不管不问,反而追求转瞬即逝的物质享受,如此舍本逐末,谈何成功?
15、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这句话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学而优则仕”大相径庭,道出了学习的真正目的,放在今天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当代大学生往往太注重实用性,使得金融、计算机等专业连年爆满,而文史哲类不仅成为冷门专业,也鲜有人将其作为兴趣爱好,问其所以,答曰:“没用,考试不考,学了也不能到好工作。”精神极度空虚而不自知,很难想象这些人进入社会之后自己又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