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
2020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一
课标要求: ?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成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考题选讲: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认真读图,联系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是能源生产集中分布地区,如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黑龙江的石油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产量远大于消费量,因而自给率高,但近些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加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因此能源的自给率超过中部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出曲线Ⅰ代表中部地带,曲线Ⅲ代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不能自给,其自给率低,故曲线Ⅳ代表东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曲线Ⅱ代表全国。第2题,结合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和水电可以大量输往东部地带。
答案1.C 2.D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
解析
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020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难点: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水能资源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现状。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巧妙引入: 我国的四大标志性工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了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跨区域资源调配。对于这些我国著名的资源调配工程,我们怎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西气东输为案例,来讨论我国资源调配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二、提出问题(包括习题、材料等)主动探究: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之一。它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输气管道。
板书: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西气东输线路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图5.1“西气东输线路示意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教师出示下面四个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