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大自然的诗句分层作业设计与中考链接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2春·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候鸟”中“候”字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
A.,B.。C.;D.、
(3)请从语段中出了两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的主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以安排农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许多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被我国古代人民称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依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3.白居易的诗歌《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以下原因正确的一项是()
A.纬度的差异B.经度的差异C.高下的差异D.古今的差异
4.本课的说明极有条理性,其逻辑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物候现象的成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物候现象的特征——研究意义
B.物候现象的特征——决定的因素——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决定意义
C.物候现象的特征——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决定因素——研究意义
D.大自然的现象——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现象的成因——研究意义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分别是()
A.说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
C.描写对偶、拟人
D.抒情比喻、拟人
6.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在新年来临之际,进步颇大的你想给班主任发一条短信,表达对他的感激与祝福,你会说:A.“老师,祝您年逢盛世寿赛苍松!”
B.“老师,您没少批评教育我,都记着呢!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C.“老师,祝您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D.“老师,我的进步离不开您的教导,真心谢谢您,祝您新年万事如意!”
三、语言综合运用
7.请指出下面倡议书在格式方面的两处错误。
“节约用水”倡议书
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节约用水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让我们从今天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①洗漱时,及时关掉水龙头。
①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资源。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脸水冲厕所。
①制作“节约用水”的标签并张帖。
①看到浪费水的现象,要及时劝说并制止。
一份倡议,一个承诺,一种责任。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7月1日
育才中学六年级一班全体同学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22秋·陕西汉中·七年级统考期末)七(1)班拟开展“寒假共读•润泽心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
(1)请以活动主持人的身份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开场白。
(2)本次活动设置了“火眼金睛”环节,请你从以下九宫格中识别出本学期学过的一句诗,并正确、工整地
写在田字格中。
水 影 河
入 流 羌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①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①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①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①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①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①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
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9.请用“//”将第1自然段分为两层。从结构上看,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
分层: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①
关系:
10.选文第2自然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简要概括第4~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3.“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能否删去?为什么?
(二)阅读下面不同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①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
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①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午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乙】
①中国地处温带,一年四季分明。我们的祖先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便将四季的时间平均分配。从立冬到立春,再到立夏、立秋,都是间隔三个月。从历法的角度来看,春天的法定长度便是三个月,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就是指长达三个月的春季。杜荀鹤说得更加明确:“每岁春光九十日。”可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春季变得越来越短了。据气象部门统计,2017年南京的春季只有54天,还不足两个月。今年的春姑娘也姗姗来迟,气象部门宣布,南京从3月23日才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比历法上的“立春”(2月4日)晚了47天!但昨天(3月27日)南京的气温迅速升至27摄氏度,夏季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看来今年南京的春季会比去年更加短促!《红楼梦》里贾府的四位姑娘,分别取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即迎之,又探之,可见春尚未至,然而紧接着就来了惜之!难道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南京的春季
就是如此短促,所以“金陵十二钗”中的四位贾姓姑娘如此取名?
①就自然景观而言,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然而人间贫富不均,贵贱有别,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就千差万别。春秋时代的某个严冬,齐景公身穿狐白之裘,对大臣晏婴说:“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唐的某个酷夏,唐文宗坐在凉爽的殿阁中与诸学士联句,文宗得句云:“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社会下层的普通劳动者对严寒、酷暑有切肤之痛,显然不会有这种闲情逸致。所以普通人更喜爱既
不冷也不热的春、秋两季,总是在盛夏酷暑时盼望着凉爽的秋天,在寒冬腊月时盼望着温暖的春天。可惜如今的春季越来越短,自然界中的百草千卉当然也就“春江水暖鸭先知”。至少在南京,春天的花卉似乎不再像从前那样先后有序,而变成扎堆开放。紫金山下的梅花刚谢,桃花、樱花、海棠、紫叶李便争先恐后地纷纷开花。这几天到城东来赏花的人熙熙攘攘,大家都明白“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我曾经十分喜爱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但如今的我更想把句中的“春天”改成“夏天”,不知其他地方的读者朋友同意这样改吗?
(莫砺锋《如果冬天来了,那夏天还会远吗?》)
14.两篇选文的说明内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15.【甲】文语言赏析。
(1)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花只比北京早十天。(本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2)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
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6.乙文中引用孟郊和杜荀鹤的诗句,又引述齐景公和唐文宗对季节的感受,分别有什么作用?
17.作者想把“如果冬天来了,那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中的“春天”改成“夏天”,有怎样的用意?
五、中考链接
18.(2022·四川乐山·统考中考真题)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新闻素材搜集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伴随着奋进激昂的会歌《青春的赛场》,4月30日上午,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省十四运会”)开幕式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篮球馆举行。省十四运会将于今年8月8日在乐山市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开幕,本届省运会主题口号为“激情省运多彩乐山”,赛会规模、
竞赛项目、参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