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朱⼦治家格⾔》
——居⾝务期质朴
“居⾝务期质朴”
“居⾝”就是⽴⾝处世或修⾝。
⽴⾝处世,⽴⾝:做⼈。处世:与世⼈相处。意思是指⼈在社会上待⼈接物的种种活动。
皇帝新脑修⾝的意思是指陶冶⾝⼼,涵养德性,使⼼灵纯洁;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我反省体察,使⾝⼼达到完美的境界。
“务期”的“务”在这句话⾥就是⼀定的意思,“期”就是期望的意思。
“质朴”,“质”是本质,“朴”是朴素。10英语
“居⾝务期质朴”全句是讲⼈在社会上待⼈接物⼀定要从本质上朴实⽆华,期望在⽣活上要节俭、简单。使⼼灵纯洁;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我反省体察,使⾝⼼达到完美的境界。
治家格言《道德经》有⾔:“含德之厚,⽐于⾚⼦。"意思是说,修养德⾏深厚的⼈,如同是新⽣的婴⼉⼀样,单
纯坦诚,清澈明亮。
其实,⼈⽣之初,如同⽩⽔⼀般,⼼清⽬明,⼲⼲净净。
此后,在漫长的⽣活道路上,只不过琐事缠⾝,欲望太重,执念太深,⼈的杂质也变得越来越多。
唯有净化⾃⼰,使⾝⼼达到完美的境界,⽅能回归简单⼲净,活得超然洒脱。
才能做个朴实的⼈,德⾏⾃然就会厚。
所谓朴实的⼈就是质朴诚实,朴实⽆华,⽐较单纯,做事低调,不夸张,也就是不张扬的⼈。
对于⽼⼈来说,就是平平常常,稳重踏实的⼈。对于年轻⼈来讲,有才不外露,有财不外露,有睬不外漏,做事稳重、处事考虑周全的⼈。
朴实,可以形容⼀个⼈的穿着,也可以形容⼀个⼈的⼈品。穿着朴实,是指⼀个⼈的打扮不花俏。⽽⼈品朴实是指⼀个⼈诚实可信。
朴实⽆华,就是不会说什么漂亮的话,沉默认真的做事,看⾏动。
从穿着朴实⾜以发现⼀个⼈的⼈品及宏观世界、远⼤志向。
⽑泽东主席⼀⽣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活极为简朴,⼀件睡⾐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减薪、降低⽣活标准,不吃鱼⾁、⽔果。
上世纪60年代,有⼀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家吃午饭,餐桌上也是⼀⼤盆⾁丸熬⽩菜、⼏⼩碟咸菜,主⾷是烧饼。
周恩来总理⼀贯倡导勤俭建国、艰苦奋⽃,他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作,刚⼀住下,他就从⼝袋⾥掏出⼀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之类都包括在内。
周恩来总理以勤俭节约的理念治理新中国。周总理居住的中南海西花厅,⾃住进来后,不许装修和翻新房屋和庭院,始终过着简朴的⽣活。
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到⾮洲、欧洲、亚洲14国访问,第⼀站到埃及。
警卫员将⾐服送到驻埃及使馆去修补、洗涤,看着满是补丁的衬⾐,中国驻埃及⼤使陈家康的夫⼈徐克⽴哭了,她向警卫员发了⽕,并⾃⼰买了三套⾐服要周总理带上。
周总理对她进⾏了耐⼼的解释,领了她的好意,但始终没有要。他说:“⾝为国家的总理,我怎样做不是我⼀个⼈的事,这表明我提倡什
么。”周恩来总理的“补丁衬⾐”,彰显着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系百姓的公仆情怀。
朱德的饮⾷⾮常简单。据他的厨师回忆,⼯作⽇⾥,康克清在机关⾷堂吃饭,在家吃饭的只有朱德⾃⼰。
每顿的饭菜只不过是⼀碗⽶饭、三盘⼩菜、⼀个汤。三盘菜⾥,⼀盘半荤半素的菜,⼀盘素菜,还有⼀盘常常是他亲⼿腌制的泡菜。汤就是普通的鸡蛋汤或青菜汤。晚饭就更为简单。
有时来了客⼈,最多是让厨师多做⼀两个菜,从不铺张浪费。朱德曾经告诫厨师:“我们这些⼈过去都是农民,是吃粗粮、⼩菜长⼤的,⾝体也很健康。我不让你每天做⼤鱼⼤⾁,不是怕花钱,主要是要养成俭朴的习惯,⼀切从六亿⼈民出发,⽣活上不要太超乎⽼百姓⽣活⽔平之上。”
风纪委员阿狸>感情专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辈⾰命家终其⼀⽣都在坚守和倡导的优良作风。
红军爬雪⼭,过草地,条件艰苦,吃不饱,睡不好,还有各种⽣存挑战。但不畏艰难险阻的红军胜利会师。为解放战争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共产主义战⼠雷锋在⽣活中处处注意节约,他参军后,每⽉领到的津贴费,除了交团费,买书等必需的⽣活⽇⽤品外,其它的全部存⼊了储蓄所。他的袜⼦总是补了穿,穿了⼜补。变得⾯⽬全⾮了还舍不得买双新的。
搪瓷脸盆和洗⼝杯有许多疤⼦,还不愿意丢掉另买。他的内⾐也补了许多补丁。但部队发夏装时,按规定每⼈可领两套单军装,两件衬⾐、两双鞋,⽽雷锋却只领⼀份,说是“够穿了”。
朱元璋给皇后过⽣⽇时,只⽤红萝⼘和⼩葱⾖腐汤,宴请众官员。⽽且约法三章,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
赵匡胤教⼥俭朴“天上神仙府,⼈间帝王家”。作为⼀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间最富有的,⾦银财宝任其享⽤。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活上也讲究俭朴。
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块地,便⾃⼰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钱,他还实⾏计划开⽀: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份;每份中⼜平均分成30⼩份,每天只⽤⼀⼩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包,作为全天的⽣活开⽀。拿到⼀⼩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个⽵筒⾥,以备意外之需。
韩愈出⽣于⼀个专官宦之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属在地⽅为官,⽗韩仲卿,官⾄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由其兄韩会抚养成⼈。
韩愈⾃念是孤⼉,从⼩便刻苦读书,⽆须别⼈嘉许勉励。七岁时读书,⾔出成⽂,⼗三岁时就能写⽂章。韩会早逝,韩愈随寡嫂郑⽒避乱宣城,颠沛流离。
⼗九岁时⾄京师长安,当时⽂⼈作⽂章⼤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推崇。
韩愈与其交往,锐意钻研,希望⾃⼰在⼀代⼈中崭露头⾓。及⾄应进⼠科考,⽂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极⼒为他播扬声誉,因此韩愈⼀时便出名。
从古⾄今,伟⼈都讲究质朴。百分之九⼗九的国⼈也是如此。
质朴还反映出⼀个⼈对待⾃⼰是不是真诚,有没有信仰。⾃⼰不欺骗⾃⼰,不⾃欺、不欺⼈。如果⾃⼰犯了错误,⼀定是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过⾃新,这就是不⾃欺、不欺⼈。
信仰是共产党⼈的政治灵魂。做⼀个共产党⼈,就必须拥有党所确⽴的崇⾼信仰、⾼尚追求。习主席对如何做⼀名共产党⼈有过多次阐述,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柱。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标⽽奋⽃。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病”。
张世德共产主义远⼤理想激励了⼀代⼜⼀代共产党⼈英勇奋⽃,成千上万的烈⼠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义凛然的誓⾔⽣动诠释了共产党⼈对远⼤理想的坚贞。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这就是共产党⼈最为宝贵的品质。作为⼀名共产党员必须追求这种崇⾼,拥有这样的特质,才能使⾃⼰不光是⼀名党员,⽽且成为真正
的共产党⼈。
《⼤学》⾥⾯讲,君⼦要修诚意笃实的功夫。共产党⼈就是坚守⼀个“诚”字,⽆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样坚持德⾏,绝对不会当⾯⼀套,背地⾥⼀套。
“居⾝务期质朴”是做⼈的魂,是中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