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桃意象及其后世的延续
摘要】  文化从远古一路走来,扑朔迷离。我们唯有通过一些文化遗迹,方能触摸它前行的轨迹。《诗经》作为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历时之久远,内容之广泛,皆是其它文学作品所不可比拟。《诗经》不仅是炎黄子孙的“种族记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
《诗经》中的意象众多,这些意象或许是先人们无意识的自觉行为,可文化的沿承性使这些意象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如桑梓,雎鸟之类的。这些意象内涵或沿用至今,或已“面目全非”。不管意象如何发展,它们都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凭借这些意象,我们才能掀开古代文学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  桃,意象,延续
一、娇羞女子的倩影
桃,于二月仲春开花,漫山遍野,娇艳雅丽。桃花美丽妖娆的姿态与风华正茂的少女相得映彰,其姿彩斑斓的外貌恰似女子的面容。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召南·何彼襛矣》
此诗本是讽刺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诗,但其以“华如桃李”来描写新娘的光彩照人,妩媚生动。《杂诗》里的“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一句佳人,以桃而寓,经世不绝。《周南·桃夭》是《诗经》里脍炙人口的名篇,以“桃之夭夭”一句,用桃花的纷繁绽放比喻美丽的女子。桃寓意美丽女子的意象,在后世中被广泛采用,进入文人骚客的文字里,千世流传。
崔护《题都城南庄》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用桃花比喻他曾邂逅的秀美女子,那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姿态使其流连忘返。可惜缘分浅薄,只是在看见桃花时便能想起那位娇颜佳人。世人最先用“桃腮粉脸”(出自水浒传)比喻潘金莲脸颊如粉桃花,那肌肤可谓是吹弹可破,难怪那些男子都为她神魂颠倒。现今我们形容两个美丽女子的比较,也常用“桃李争妍”或“桃艳柳媚”,也是延续了其形容貌美女子的意象。
二 、守护生命
  古人因受认知的限制,对大自然有强大的崇拜和依赖心理,以氏族为单位便有了图腾崇拜的仪式。既然古人认为神灵存在,便一定有驱邪避鬼的做法。桃最早出现在神话中应是《山海经·海外北传》中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此文的邓林,即是后世学者所说的桃林。至此,桃便带上了神秘的彩。
又如诗经中《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里说到送桃而回赠琼瑶,琼瑶指的就是玉。我们知道,在古文化里,玉向来被认为是辟邪
护身的宝物。中国人讲究礼物价值对等,收桃赠玉,那么桃在先民的意识里,也应有驱邪避恶的作用。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桃弧 ,即为用桃做的弓,古人认为可以辟邪的。除此,一直流传至今的桃木剑,往往被运用在各种迷信的祭坛上,以保祭祀的顺利进行,以防妖魔鬼怪的捣乱。
桃符,北方一些地区仍保留着。唐代韦璜《赠嫂》诗:“案牍可申生节目,桃符虽圣欲何为。”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除夕之夜,爆竹炸响。换上新桃符,意在庇护家人健康平安。
三 、女性“性”符号
先不说古人常用桃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再者,桃子的果实与女子的生殖器有相似之处,桃实是女性象征物。《周南·桃夭》里用“桃之夭夭”起兴,祝愿出嫁的女子“灼灼其华”,“有蕡其实”,“其叶蓁蓁”,即是为夫家开枝散叶,繁衍后代。这样,桃便带有了“性”的意味,特别指女性的“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性”从较为隐晦的话题,走向开放,大家不再因谈论它而羞得满脸通红。纵观娱乐圈,当某某明星被发现有较亲密或隐蔽不谈的关系时,我们往往称之为“桃新闻”,对其包含的意味往往不言而喻。
   
    四、遇见爱情
桃在春天绽放,映衬着春光无限明媚,也恰似爱情到来时的灿烂。古人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力,往往在婚嫁之日,才能感受到那或甜蜜,或辛酸的类似爱情的感觉,也就是说”爱情才来敲门”。《周南·桃夭》用桃之夭夭,祝愿女子的出嫁,也就意味着祝愿女子的爱情美满,家庭幸福。清代陈维崧曾在《庆春泽·春阴》词:“年时恰是莺花候,正黄归柳靥,红入桃心。” 一说是在述写春日的万紫千红,莺啼婉转。也有人认为是在那煦暖的明媚中,柳条摇曳时,遇见了一见钟情的姑娘,以致才“红入桃心”。而“桃心”这个符号仍保存到现在,最常见的是扑克牌上。其心的形状,与爱情的象征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的《桃花扇》,讲述了江南才子侯方域邂逅秦淮歌妓李香
君,两人常在扇面上题词作诗,互诉缠绵。最后,李香君用血化成的桃花,是他们矢志不移的爱情的见证。
我们时常把一个人即将到爱情,或被他人示爱时,说走了“桃花运”。在遇见心中人时往往面红耳赤或激动不已,脸上那两片绯红也被打趣是“满面桃花”。由此看来,用桃的神态映衬爱情时的心动或情欲的展现,再适合不过了。
五、希望永存
春,万物复苏,洋溢着生机勃勃。桃作为早春的代名词更是散发着生的,活泼的气息。《卫风·木瓜》里赠桃还穹琚的诗句希望能驱鬼辟邪,永示相好。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不是代表着一种希望吗?希望着能与对方相爱终身,希望爱人平安健康。这是希望的祝福。
早有宋代诗人苏轼在《蕙崇春江晚景》里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苇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百花未放,桃先争艳,经历过寒冬的蹂躏,桃代表着新生充满了希望。古人看到了桃,便晓得要春耕播种了。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这便是希望。
又如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人间四月天,百花即将凋零,而深山里的桃花却刚刚盛况开,花蕊鲜嫩。在看似春光褪去的景象里,有着不易察觉的的希望,这便是桃,是桃的漫山娇艳,挣开衰颓的捆锁,散发着生机。
六、情深厚谊
  诗经《大雅·荡之什·抑》中写道:
        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
          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爱情
          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我修身养德,因你发现我的才能并提拔我。既然你给了我一颗桃子,我便还你一筐李子。这就是“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来源。中华民族在高山峻岭的包围下,形成了内敛含蓄的性格,往往不善于直接用话语表达内心强烈,真挚的感情。便往往用一事物来替代。而这物品的选择,便注入了情感彩。这也是诗歌中最常见的“寓情于景,或托物言情”的形成原因。知遇之恩不可不报,此处用桃来比喻,那么桃必定盛满了不可估量的情谊。
古乐府《鸡鸣》有云:“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原意指在危难面前,弟兄能同甘共苦,生死抉择之际,为了一份感情,用生命代替也在所不惜。清代 黄遵宪感事》诗:“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生命是如此珍贵,而在感情的坚守里,却又那么微小,当被桃吸纳后,其情之深,爱之重,可见一斑。
自然,桃被赋予的感情再深厚,有时也难以表达内心的感情重量。不然,何以会有李白《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结    语
平日里随处可见的桃,看似无常,却蕴涵着大量的远古文化气息,于今日时,依然存在。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会发现桃意象的原始内容经约定成俗后日益确定,我们也因此感受了桃的美丽与深邃。桃意象的延续,不仅反映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延续,更是体现其博大精深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