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 加强管理
——在市编办务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袁锡辉
机构编制工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必须管住管好。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务虚会议一是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中共湘潭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要围绕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加快推进“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的目标,突出“推动大开放,建设新湘潭”主题,坚持“两型”引领,“四化”带动,着力调整结构,着力改革创新,着力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稳定,推动湘潭科学赶超、跨越发展。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把城市发展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城市集聚资源,促进发
展的功能。第二,以提升优势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第三,以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强为目标,突出发展都市农业,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第四,以保障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为关键,维护大局稳定,建设和谐社会。要做好这些重点工作,势必要通过改革创新,必然要打破一些陈旧的管理体制,对机构编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是机构编制工作的根本任务。机构编制部门要自觉将思想和行为统一到这些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二是改革任务越来越重。改革是体制机制的自我完善与整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诸多深层次矛盾必须靠深化改革来解决。目前,机构编制部门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快推进高新区、示范区建设发展中承担的改革等相互叠加推进,任务非常繁重。同时,改革势必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可能引发社会各界的不同声音,面临着不容回避的阻力。因此,必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从实际出发以稳妥渐进的方式加以深化。这不仅要求正确把握改革规律,讲求工作方式方法,还需要有敢为人先的胆量和魄力,机构
编制部门的压力和责任更加艰巨。
三是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尽管随着机构编制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受部门利益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审批程序不太了解,条条干预机构编制现象依然比较严重。特别是借考核、评比、验收等,要求增加机构编制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现在有些部门、单位的观念陈旧,一提到加强某项工作就首先想到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和领导职数或机构升格。机构编制是重要的执政资源,配置的科学与否,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和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机构编制管理者,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协调,敢于碰硬,科学管理,确保党和国家的政权稳固、政令畅通。
二、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新形势下,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机构编制工作正在由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由行政执行型管理向依法法规管理转变。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精简与需要的关系。对机构编制来说,精简与需要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精简
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需要,既不能无视需要盲目精简,也不能过于强调需要反对精简。精简是机构调整和编制核定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精简不是越少越好,一个地区的机构编制总量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党委、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随着管理对象、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变化,一些部门的职能任务有的需要强化,有的逐渐弱化。因此,在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上,要坚持统筹规划、科学调度、规模适度、突出保民生、保重点、保难点,确保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需要。二是客观与微观的关系。机构编制管理是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有机结合。从客观上讲,机构编制管理主要是针对机构和人员编制总数整体的管理,具体任务是制定管理政策、原则以及对机构和人员的规划、监督和检查。机构编制干部必须站在党委、政府决策的角度上分析研究工作,加强客观管理,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整体效能。从微观上讲,机构编制管理主要是对具体部门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的管理。要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机构编制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充分挖掘潜力,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创新管理办法,切实替党委、政府配置好、管理好、使用好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三是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机构编制既关系上层建筑,又影响经济基础,必须科学管理、从严控控制。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发展,机构编制管理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把握办事原则,坚持依法行政,不该办的要坚决顶住,应该办的不仅要快办而且要办好。机构编制工作对上
事关党委、政府的执政意图的贯彻执行,对下与部门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编制部门及其干部必须准确定位,要在积极履行好监管职能的同时,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深入调查研究,确保决策的科学、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