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第一篇: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第一节
重视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教学要求
1.了解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明确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认识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教学要点
1.着重讲解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化政策及其含义。教学内容
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情况比较复杂,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语系 1.我国50多个民族有语言,语言达80余种
在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2.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
使用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使用本民族语言、兼通其他民族一种或几种语言;民族部分成员或几乎全体成员放弃了原来的民族语言而转用其他民族语言;民族内部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
3.少数民族语言的五大语系
按照谱系分类,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印欧语系和南岛语系5个语系。比如:我国少数民族中使用汉藏语系语言的最为广泛,有29个民族,其中包括汉语和藏缅、壮侗、苗瑶五个语族,约34种语言。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南、西南和甘青地区。使用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民族有17个,包括3个语族18种语言,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地区。使用南亚语系语言的有佤、布朗和德昂3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和南部。使用印欧语系语言的只有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语和属伊朗语族的塔吉克语,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使用南岛语系语言的,在我国只有高山族。
青海省5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在方言上玉树、玛多、囊谦三县藏族操康巴方言,其它地区均操安多方言。回族同全国各地回族一样普遍使用汉语,但在内部和宗教生活中还保留一些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的词汇。土族有独立的语言,在语言的系属上,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语言内部有互助方言(包括互助、大通、乐都、海西、海北以及甘肃天祝县的土族语)、民和方言(三川地区的土族语)的区别。居住在黄南州同仁县的土族讲着同保安语相似的语言,它是土族的第三方言。撒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周围汉、藏等语言的长期影响,借用了不少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汉语单词和术语,也有一定数量的藏语和蒙古语借词。由于宗教的关系,撒拉语中还吸收了一些主要用于宗教生活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蒙古族操蒙古语卫拉特方言,其中除保留了不少古蒙古词汇外,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藏、汉语词汇。
(二)少数民族文字情况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重视关怀下,各少数民族文字都得到发展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20多个民族有文字,文字有39种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如蒙古、藏、维吾尔、朝鲜、哈萨克、傣、俄罗斯
、锡伯、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苗、彝、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京 等民族。其中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只有12个民族的15种文字,即蒙古文(2种)、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柯尔克孜文、锡伯文、傣文(2种)、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俄罗斯文、苗文等。
2.民族文字使用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帮助壮族、布依族、苗族、彝族、黎族、纳西族、傈僳族、哈尼族、佤族、侗族创制了拼音文字方案,并逐步加以试行和推广;帮助拉祜族、景颇族和傣族改进了文字;帮助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改革了文字;进入80年代,青海土族、广东瑶族、云南白族分别设计和创制了新的文字方案并进行了试点。帮助部分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体现了党的语言文字政策,对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创制的文字大都试行或推行过,或正在试行、推行中,改革和改进的文字,有的在使用,有的停止使用而用原来的文字。
3.四大文字类型
方块文字(方块壮字、方块白文、方块瑶文);字母文字(藏文字母、朝鲜文字母等);音节文字(彝族的老彝文、纳西族的哥巴文等);象形表意文字(纳西族的东巴文等)
(二)党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
1.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
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反对对任何民族语言文字的任何歧视和限制,不允许任何民族语言享有任何特权。列宁指出:“谁不承认和不坚持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各种民族压迫或不平等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
2.坚持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斯大林指出,语言是发展和斗争的工具。民族语言能够保证少数民族更容易受到教育,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民族意思,各民族的无产阶级有充分权利利用这种语言。列宁也指出,少数民族根据平等原则,有权要求无条件地保护自己语言的权利。
3.主张各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互相学习语言文字
多民族国家内的各民族人民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社会交往和联系。这种互相学习民族语言文字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之上的,不能强制推行或强迫学习某种民族语言。社会经济和各民族交往联系的发展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更为广泛,我国各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汉语汉文的程度和广度比以前强就是一个明证。
(三)党和国家制定民族语言文字政策的依据
1.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是民族平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
语言文字的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的重要标志。因此,尊重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实际上就是尊重不尊重一个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决不能以民族的大小、经济发展的快慢来主观判断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优”、“劣”,更不能从这一判断出发,对某一民族的语言文字加以歧视和限制,绝不允许任何民族的语言文字凌驾于其他民族语言文字之上而居于特殊地位。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共同的语言是促使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是构成民族的特征之一。只有大致相近或相同的语言作为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才能使一定范围的人们沟通思想、密切关系、加深感情,才能为一个稳定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创造基本的条件。其次,民族语言是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进行思维、交流思想的工具。正因为如此,民族成员从生产生活到社会政治、文化活动等一切领域,一刻都离不开民族语言文字这一工具,它同本民族的发展和斗争紧密相联,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字也就怀有深厚的感情。再次,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遗产的继承,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宝贵经验的传播,都要依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最后,民族语言文字是促进民族社会发展和文明的一种重要力量。正因为民族语言文字同民族成员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民族发展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各民族对其语言文字始终怀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对民族语言文字是否尊重,往往被看成是否尊重一个民族,是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一个民族的一把可视、可感知的尺子。民族语言文字问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它对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是否健康发展的晴雨表之一。
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文字是语言的符号,随 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变化。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在民族生存发展过程中,词汇逐渐丰富、更替,并吸纳、借用别的民族的词汇,语法结构逐渐严谨,民族语言文字逐步完善起来。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而经过一定发展后,随着民族的融合将被全人类共同语言所代替。民族语言文字也将消亡。民族语言的发展变化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制约,但是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四)建国以来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上的成就
我国广泛进行了民族语言文字普查,创造和改革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专门机构,帮助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
思考题:
1.我国各少数民族使用文字的情况如何? 2.马克思主义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态度如何? 3.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和有何作用? 4.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策?
第二篇: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迫在眉睫
少数民族语言保护迫在眉睫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作者:丁石庆《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1日 07版)
2015年6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第一个试点的数据采录工作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展开。张岩摄/光明图片
2015年8月,丁石庆率团队在甘肃积石山县进行保安族语言资源数据采集工作现场。张岩摄/光明图片
【语文笔谈】
中国境内已经识别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5大语系,还有尚难界定语系、语族或语支及混合语等的若干语种,分布于上述语系的10余个语族的语言计130余种。无疑,我国是世界语言资源大国,但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
语言资源传承和保护现状令人堪忧。
2016年5月,国家语委与国家民委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的通知》,并颁布了2015—2019年在全国少数民族中展开300个一般点、100个濒危点的总体规划表。这标志着,由国家统一规划、地方和专家共同实施、鼓励社会参与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正式以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协同化的模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