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个案研究
梦溪园
个案研究法又称个案法、案例研究法,个案研究这一术语最初起源于医学诊治病案和侦破学中的刑事案例,并逐渐被推广和应用于心理学中。随着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个案研究法在教育领域中也被日趋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个案研究法概述
一、个案研究的含义
个案研究法是经由对个案的深入分析以解决有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而言,是以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如小组、班级等)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有关各方面的完整的客观情况及资料,包括历史背景、测试材料、调查访问结果、评定、谈话等,从而出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特性、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及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还包括设计和尝试一些积极措施,以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张梦中、马克·霍哲认为,“案例研究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的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①根据上海高耀明的看法,个案研究的具体目标主要有:②
1、寻原因——个案之所以会发生,有其原因。研究的目的就是先出其中的原因。
导游词开头语2、提出策略——根据出的问题原因,提出若干解决问题的可供选择的策略或预防措施。
3、建构理论——个案研究可以作为建构理论的基础,个案实例是探询更高深学问的垫脚石。
4、协助发展——个案研究的进行也是以个案认识自我,发掘隐性知识的过程,这就给予了个案自我发展的机会。
5、提升绩效——对个案的深入探讨和相关背景的透彻分析,可以成为有关机构提升绩效的依据。
惰性思维
二、个案研究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和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它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研究对象不是随机抽样取得的,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兴趣而选择的某个人或某一团体,并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它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
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此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①张梦中、马克·霍哲(美).案例研究方法论.中国行政管理,2002(1)
②载丁钢主编.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中的方法论困惑.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5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例如,对一个中等学习成绩的学生成绩下降的研究,往往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诸如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在和以前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变化,以及家庭情况是否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对该生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和认识。
3、连续性与动态性
个案研究法对被试进行的是连续、系统、追踪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要求。为了了解个案发展的整个过程,研究者就必须深入细致而持续地掌握或观察个案在整个时期内的心理、生理、环境、文化背景等有关状况和变化,而不仅仅是在短期内完成研究工作。尤其在心理咨询和心理中,在给予被试指导后的一段时间里,还必须对个案进行追踪研究,观察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方案。同时,由于个案的独特性,所以研究中要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和需要,只要有利于研究就可以随时积极而灵活地制定研究手段和步骤,及时修订原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①②
4、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收集个案资料的方法是多样的,而研究手段也是综合的。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的研究方法,如测验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心理测量等多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加深研究深度,系统、全面的考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三、个案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1、个案研究法的优点
(1)样本来源受限,无法得到足够的样本数进行大量样本的研究时,个案研究法仍可对少数的样本进行探讨。
(2)个案研究常常不仅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而且研究形成问题的根源,并针对问题加以辅导与矫治,因此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也容易得到家长们的支持。
在家如何做蛋糕(3)个案法着重于分析。可避免一般研究法对于样本本身仅具片面表层的印象。因为个案法研究的对象较单一,能够做到极精细的分析工作。正是由于这种极精细的工作,研究所得出来的结果才能较准确地反映人们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能够不被一些假象蒙蔽,而是根据事实进行分析研究工作。
(4)教育上的个案研究特别适合于对特别好或特别差的学生进行研究与辅导,以及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造成或重复的事例进行研究。比如,对差生学习障碍的研究,对学生犯罪过程与原因的研究,对某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的研究等。
2、个案研究法的局限性
个案研究法在对个别研究对象的全面细致了解方面远远胜过其它研究方法,但是它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1)结论的普遍性、可推广性较差。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数量少,其代表性有限,难以从个案研究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因而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受到限制,故依据个案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也常常被人怀疑。即使个案研究本身的结论是客观的,结果是颇有成效的,但要想得到广泛适用的
结论尚且需要多种个案研究后的综合归纳,才能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演绎,从而得出代表总体的特点。因此,国外有学者认为:理论可建立在个案研究基础之上,但个案不能验证理论,个案法更适合于探索性问题的研究。
①刘毅.个案研究法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2(7).
(2)结论主观性较强。由于研究者与个案的密切接触,可能会因此失去客观的立场。个案研究一般只能揭示对象的典型特征,常常是定性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也难以量化、标准化,加上受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做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
(3) 费时费力。个案研究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训练或矫正,有时甚至需要追踪研究几年或几十年,因而耗时较多,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较多。
(4) 个案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只是一种初步的认识,只是一种推论,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5)个案研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在个案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对象以往经验来推断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但是却不能肯定问题就是某种经验引起的,因为我们不能设置情境,控制变量,也就是说难以做到科学区分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免有失偏颇。
第二节个案研究的分类和教育个案研究的方法
一、个案研究的分类
(一)按研究对象分
按研究对象可将个案研究分为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和以团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
(二)按观察方法和观察情境分
从观察方法和观察情境两个维度出发对个案研究进行分类,观察法包括结构式和非结构式,观察情境则有人工的和自然的两种。若将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则可以构成四种个案研究的方法。
使用参与性观察将有助于个案研究,其原因在于:1、在以非言语行为为研究对象时,观察法要比实验法优越;2、在研究中,研究者能够辨别所要研究的行为,并把它们的突出的特征记录下来;3、由于个案研究跨越的时间较长,参与观察使研究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建立一种非正式的关系,使观察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4、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个案研究对被观察对象的反应要求较少,如在实验室中的研究往往通过指导语要求被试完成某项工作,这将给数据带来误差。
(三)按内容、适用范围及其目的看可分为三类:
1、诊断性个案研究。诊断性个案研究主要运用于考察特殊儿童,研究问题行为以及精神病患者等,目的在于对儿童心理现状做出诊断。
2、指导性个案研究。指导性研究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例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的尝试,然后再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普遍的教育实践中去。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3、探索性个案研究
探索性个案研究常运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
(四)常见的个案研究的分类
常见的个案研究的分类方法是:人种学个案研究、评价性个案研究、教育个案研究和实践研究中的个案研究。
1、人种学个案研究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是对个体文化进行科学描述。将人种学的定义引入教育研究,人种学研究即是为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人种学个案研究通过参与性观察对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面谈对观察结果加以验证。它尤其强调在习俗中观察和理解人际关系。
人种个案研究实际上是这样一种方法:它对研究对象认为理所当然的看法提出异义,并从旁观者的立场对此做出解释。这种解释把重点放在研究对象没意识到的因果关系或结构模式方面。
2、评价性个案研究
评价性个案研究又叫诊断性个案研究,是对个案的全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的分析,并根据有关意图、指标,对个案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评判,最后得出结论。对个案进行深入的评价性研究的目的是为教育工作者或决策者(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父母、学生等)提供信息,以帮助他们对教育政策、方案或机构的优点与价值做出判断。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在评价性个案研究中还应用一种“简缩型实地调查”的方法,它以面谈为主,而不是大量采用耗时的参与性观察。在评价性个案研究中,有待评价的个案往往是那些在许多机构或环境中都能发现的方案或政策,因此评价人员就必须关心许多地方的许多个案,这就是所谓的多场所个案研究。
3、教育个案研究
许多研究人员使用个案研究法的目的既不是研究社会理论也不是进行评估性评断,而是希望对教育实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他们所采用的研究策略,往往和人种学者或教育评估者所采用的研究策略相似。他们力图通过对教育理解的加深或对实录经验的提炼,拓宽教育工作者的思路。如教师从一个问题入手进行研究,就要把工作中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成为教育个案。这种个案研究类似于医生的“病例研究”、律师的“案例研究”。于是,有学者也把教师进行的个案研究称之为“教例研究”。教育个案研究,主要是把教育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如实记录下来,写成“教育案例”,然后围绕案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或集体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形成教育案例
研究报告。通过案例研究,中小学教师把实际工作与教育研究相结合。教师围绕教育个案进行分析,并形成研究报告。教师从中可以发现新问题,也可以通过对同类个案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大量案例研究的积累可以总结出诸多的教育策略。这就为教育行为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使教育逐步摆脱对经验的依附。
4、实践研究中的个案研究
实践研究或称活动研究旨在通过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改进教育活动,并推动被研究个案的进展。在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中,活动研究被广泛地运用于制订课程细目与编制教材等研究项目中。如果教学策略在课程研制中至关重要,教师往往通过自我案例的研究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中小学教育个案研究的分类
中小学的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的不同,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等具体的个案研究方法。
(一)追踪法
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达几年或更长的时间。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陈鹤琴对他的长子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研究。
追踪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的研究:
1、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因为追踪法一般以相同的对象,做长期连续不断的研究,每个人或每件事例,其自身的发展变化可进行纵向比较研究者可以从中了解其发展的连续性。
2、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主要是探索人的某些方面特质或某些教育现象在各个时期发展的稳定性情况。例如,研究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时,可以从幼儿时期开始测量,然后每隔一定时间再测量,直到青年时期为止。这样就可以看出个体的智商是否具有稳定性。
3、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它教育现象的影响。例如,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些早期教育比较好的儿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进行追踪研究,对他们的德智体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察,从而探索他们多方面的发展与早期教育的关系。再如,对一些单亲家庭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看看父母离异对儿童发展带来什幺影响。
个案追踪研究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
研究者首先要明确追踪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确定追踪研究对象是个人还是团体或机构,要追踪研究对象的哪些方面,追踪旨在了解哪些情况,研究者都需要心中有数。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教育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某一方面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或事例作为追踪研究对象并明确要对学生或事件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解。
2、实施追踪研究
追踪研究一定要紧紧围绕课题确立的内容进行,要运用规定的手段收集有关的资料,不能让重要的信息遗漏,也不能被表面的现象迷惑。追踪研究需要较长时间,研究者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资料,要进行细心的整理和分析,做出合理判断,揭示出个案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必要时还要继续追踪,继续研究。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研究者要根据对个案追踪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指导和促进个案的发展,实施因材施教。
总之,个案追踪研究法是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地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它对于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以及研究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某一教育措施的实施,某一新方法的探索,某些教育现象之间前后发展的关系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追踪研究法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它费时且难以实施。要获得问题的答案,往往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有时还需要较多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其次,由于时间长,各种无关因素都可能介入而影响研究结果。此外,还由于时间太长,研究对象是否长期合作,以及研究对象的流失都是问题。
(二)追因法
实验法是先确立原因,然后根据原因去探究产生的结果。追因法则是先见结果,然后根据发现的结果去追究其发生的原因。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我们去追寻他的成绩下降的原因,这就是追因法。
个案追因研究的实施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
1、确定结果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步工作是确立研究的问题,先把某一结果搞得很确实。如果这一步搞得不够确实,那么在后面的研究中出的原因也很难说是确实的。例如某校某班级某学科的教学质量特别高,某学习后进生最近有较大变化,学科成绩提高很快等,这些都是已形成的事实,我们可以把它们确立为研究的问题。
2、假设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明确了事实发生后的结果,接着就要寻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这些原因最初是假设的,还没有经过验证。假设导致结果的原因应尽可能全面,只要合理就不怕数目多。对已成事实的各种原因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假设。这一步骤对于后面工作的进展具有决定意义。
3、设置比较对象
为了追寻导致结果的原因,研究者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设置比较对象。一种是设置结果相同的若干比较对象,从中出共同的因素,即前面假设的原因。另一种设置结果相反的若干比较对象,出相反的因素,从反面出真正的原因。例如,我们研究某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可以出若干个品德不良学生,从中出他们品德不良形成的共同因素;也可以出几个品德优良学生与品德不良学生对比,探究两者成长过程中的不同之处,从而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