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因义构形的构字原理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符合汉字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汉语识字教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如何使这种探及本源、深入具体、形象生动、诠释到位的教学思路惠及阅读教学呢?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特级教师黄亢美先生及其带领的研究队伍在“字理识字”的基础上,又探索出“字理析词”的教学思路,即是从字源上了解该词的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选择适当义项理解其文中义,从而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词语。这种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抓住根本、诠释到位,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文中义。2008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第十三届年会在哈尔滨召开。在这次年会上,由全国字理教学研究中心推出、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黄婧薇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一课,就较好地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字理析词”的教学思路。笔者现场听课,颇有感触,特以这节课的教学片断为例,谈谈我对“字理析词”在教学中所呈现的特点的认识。
师:为什么课文里用“五彩缤纷”而不用“五颜六”呢?可以替换吗?
(学生讨论,都认为不行,但说不出道理)
师:你们看“缤纷”两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绞丝旁。
师:绞丝旁与什么有关?
生:与丝线有关。
师:所以,“缤纷”肯定与——
生:与丝线有关。
(老师画图示意,让学生理解“缤纷”在古代是特指旗帜上的飘带,风一吹旗帜上的飘带就会随之游动飘舞,所以古代称之为“旗游”。因此,“缤纷”这个词语就具有一种“动态美”。通过词语的比较,学生们初步理解了“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多,还具有一种动态美,而“五颜六”这个词语主要是描写静态的彩美。为了进一步理解词义,教者把彩闪亮的纸屑托在掌上进行直观展示。)
师:你们看,现在我的手没动,彩斑斓的纸屑很多,用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五颜六。
师:为什么呢?
生:颜虽然多,但却是静态的。
(老师手掌向上扬起,彩闪亮的纸屑纷纷飘落)
师:这样的情景用一个词来说叫什么?
生:(高声齐答)五彩缤纷。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不但颜多,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
师:通过上面的教学,我们已经知道了“五彩缤纷”不仅指彩多,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的美感。请大家再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描写了哪些彩鲜明的植物,这些植物又具有怎样
的动态美。
(学生边读边点画批注,然后争相说出所到的词句,而后感情朗读。)
生1:它把黄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生2:它把红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生3:橙红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生4:菊花仙子得到的颜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现场看课的老师对这一课的教学评价颇高,作为现场观摩者,我也由此加深了对字理教学特别是字理析词基本特征的认识。
一、“字理析词”的程序——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凡是科学的方法必须是有序的,字理析词亦然。从黄婧薇老师的教学中不难看出其基本的析解程序。
1.分解组合出本义
所谓分解就是先将一个词语分解为词素,对其中难点依据字理进行析解。如教者引导学生先将“五彩缤纷”拆分成“五”、“彩”和“缤纷”三个语素,主要讨论了“彩”字的“彡”的含义,“五彩”的“五”是概数而非确数,着力解决难点“缤纷”,解决的方法除讲析字理外还采用直观演示的方式,使学生形象感知。当对“五”、“彩”和“缤纷”三个语素各自的意思已然明了后,再组合起来理解。至此,“五彩缤纷”不仅表示“颜多”,而且还有一种“动态美”的意义也就释然了。这样的字理析解使学生真正地了解了词语的本义,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义
通过对词语词素的分解和组合了解其本义,这是字理析词的第一步。然而,了解词语的本义是手段,理解其文中的意思才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于是,教者又把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引回文中,让大家出描写颜和描写动态的词句,进一步体会“五彩缤纷”的文中义,即据文取义。当学生到“黄”、“红”、“橙红”、“紫红”、“淡黄”、“雪白”这些表示颜的词语时,对“五彩”是个概数的理解深刻了;当再读到“扇啊扇啊”、“飘啊飘啊”、“你挤我碰”、“频频点头”等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时,“缤纷”这个词语在学生面前自然就会出现“飘动”的视像了。课文没有直接描写秋天的田野,只是说“田野像金的海洋”,学生由于理解了“缤纷”的本义,所以他们在老师的启发下仍然可以想象出稻海翻涌的样子。就这样,学生通过置换(用“五颜六”置换“五彩缤纷”)、移情(联系课文和生活)和赏读(理解词义后的会心朗读),感受了秋天绚丽的彩美与富有生命感的动态美,体会到了由于作者对秋天有着无限的喜爱与赞美,从而将这种情感交付了美好的语言文字——“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正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从上可知,字理析词要先对词语进行分解组合,出其本义,而后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文中
义,其析解的程序是非常清晰的,描写秋天的词语有哪些操作性也是很强的。这一程序也告诉我们,“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地结合语境理解文中义是重要的,但只是一味地联系上下文识字析词,长此以往,其基础是不扎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应首先通过字理析解一个字或一个词的本义,让学生在“字离开词、词离开句”时也能理解其本义,而后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地理解文中义,这样的字词教学才是扎实有效的。
二、“字理析词”的时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于漪老师曾说过:“好的文章从来讲究词语的推敲,在怎样的具体语言环境里选用怎样的词语最能传送情意是大有文章的。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有这样精彩的论述:‘不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作者苦心琢磨,寻那‘唯一’的,我们阅读时就要潜心思索,识别那‘唯一’的佳妙,大而化之,一晃而过,就不能体会。”在这节课中,黄婧薇老师就不是“大而化之、一晃而过”,而是引导学生
探幽发微,将“缤纷”二字探个究竟,才使得平日语文课堂大而空泛的“美”具体到一种“动感美”。学生有了阅读中对词语的这种细致入微的品味,才会有将来写作时谨慎的选词炼字。那么,在一节语文课中,哪些词语应当采用字理析解的方法呢?如何把握这种时机呢?这节课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当一些统领文意的中心词语与近义词容易模糊混淆时,就应当采用字理析词的方法教学。如本课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是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而起到统领作用的词语就是“五彩缤纷”,且“五彩缤纷”与“五颜六”乃至“五光十”容易混淆,所以,黄婧薇老师始终抓住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进行分解组合出本义,再联系语境理解文中义,最后让学生真切地理解具有静态美的“五颜六”是不能替换具有动态美的“五彩缤纷”的。从这个词例可看出,只有抓住了“缤纷”的字理才能出“五彩缤纷”的本义,只有了解了它的本义才能感悟到它在课文里彩鲜明、充满动感的文中义。总而言之,字理析解是关键,这真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由于汉字的演化和简化,一些字的形义变化较大,甚至根本无法通过字理析解的方式看清其庐山真面目,对这些字词当然无法依据字理进行析解。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绝大部分的字词
依然是有“理”的,因此我们应该紧紧地把握住汉字语词的这一“有理性”进行识字析词。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因此,我们应该主要抓住易于进行字理析解的关键词、形近词、义近词进行重点的比较和品味。
三、“字理析词”的意识——有心栽花,花儿绽开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语文教育视为一种文化过程,特别是通过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析解、品味,感受母语的科学、博大和精深,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这一高度来认识的话,字理析词应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教学意识,特别是在当前“西语东渐”、汉语教学日渐弱化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强化字理教学,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我们的汉字“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如此有心栽种、细心浇灌,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之花就一定能竞相绽开。在这节课中,黄婧薇老师除了将一个“五彩缤纷”解析得细致入微外,还在多处挖掘出汉字文化元素,渗透在教学中的诸多环节。
▲“我们的祖先很聪明,往往用三、五、九这样的数字表示数量多。还有呢,他们在造字时还往往用同一个部件在不同的汉字中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三撇儿’在‘彩’中表示‘彩和纹路’;在影子的‘影’中表示‘光线和光影’;在胡须的‘须’中表示‘胡子和毛发’;在‘彭’中还表示声音呢!”
▲“‘扇’有一个部件是‘羽’字,为什么是‘羽’字?……古时的文人雅士可喜欢用鹅毛做的扇子啦。”
▲“‘频频’为什么是‘不停’的意思?‘频’右边的‘页’就是‘首’字的倒写,表示‘头’、‘脑袋’,加上左边的‘步’——走一步,点一下头;再走一步,点一下头……所以‘频频点头’就是——不停地、不断地点头。”
…………
教师选择了她认为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不仅能满足知识的“量”的积累——博而精要,而且能实现“质”的提升,即优化知识结构,促进迁移运用。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唤起了对语言文字的美好情感和审美感觉。“在民族语言照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
全部历史”,“本民族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思考与践行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也许就是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育与教学工作者的应有之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