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这条自西向东流的河,为何“北冲南淤”?
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我国的很多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一般北岸是沉积岸,南岸为侵蚀岸,比如长江入海口。
但有这么一条自西向东流的江河,却是北岸冲击,南岸沉积,这是哪条江呢?
这条江是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 058平方公里钱塘江潮水  ,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水系示意图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钱塘江河口的水文奇观。
钱江潮
与长江入海口不同,钱塘江入海口北岸岸线向陆地凹,为侵蚀岸,南岸岸线向海湾凸,为沉积岸。
钱塘江入海口示意图
钱塘江北冲南淤原因
六千年前,钱塘江是从富阳入海。之后,长江南岸的沙嘴发展很快,长江输往外海的泥沙受强潮流和东南季风等影响,折向西南推进到王盘山附近沉积最终与从杭州东伸的钱塘江北岸沙嘴相接,形成杭州湾南岸当时岸线。同时,从杭州湾南侧山岭下来的泥沙和海潮带来的泥沙,构成钱塘江河口北岸当时岸线。
于是,五六千年前,钱塘江最具代表的喇叭形入海口基本成型。
随涨潮、落潮水流往返搬运的泥沙沉积在山水、潮流交汇的河口段,纵剖面上形成高于上下河床的沙坎。距今约2500年前,钱塘江沙坎已初具规模,钱塘江涌潮便生成了。
钱江潮的形成不仅和天文引力有关,和地形也是密切相关。地形对钱江潮形成的影响,一是体现在喇叭形河口上,一是体现在水下沙坎上。
钱塘江河口在平面外形上为一喇叭形的河口,在它的纵剖面上,从乍浦到闻家堰之间有着显著的隆起,好像门坎一样,称为河口沙坎。
沙坎对钱江潮形成的影响
喇叭形河口,导致江面迅速缩小,加大了潮水高度;而由于沙坎的影响,水深变浅,促使潮波变形,形成涌潮。
喇叭形入海口和沙坎形成后,涌潮就一直与钱塘江相伴而生,开始了对两岸的强烈冲击。在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所以北岸更易于遭受侵蚀。再加上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遭受海浪的冲刷。
受此影响,杭州湾北岸岸线北移。4世纪时,王盘山诸岛尚是东晋屯兵之处,12世纪岸线已退到海盐、金山故城之南;15世纪初期,岸线与现代岸线大体相当。由于修筑石塘和秦山以西山体的阻挡,制止了岸线侵蚀。
公元4世纪时,河口南侧岸线大约在西兴、龛山、孙端、临山、浒山一线;此后渐向北淤伸,至11世纪已涨到浒山以北约8千米,呈凸弧状;11世纪中期以后,受潮流冲刷开始内坍,至14世纪又坍回到临山、浒山、观海卫一线,即大古塘所在位置;此后又外涨,至18世纪末,大体上恢复到11世纪的位置。
钱塘江河口段江道,历史上先后有南大门(龛、赭两山之间)、中小门(禅机、河庄两山之间)与北大门(河庄山与海宁海塘之间)三条通道。
钱塘江河口三门示意图
宋代有盐官县海失故道,元代有海宁3海岸崩摧,明代有海宁的海凡五变等滩岸坍涨的大变迁,均是江流走南大门时赭山下游海宁县南侧滩地的大片坍涨。
明末清初改走中小门,至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江道又由中小门全部移至北大门。乾隆十二年(1747)人工开通中小门。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后,江道改走北大门,使原属海宁而地处江北的赭山、蜀山等地归属江南,海宁缩地30平方公里。
北冲南淤的应对
为了抵御钱塘江潮水的侵袭,两岸人民开始修建抵御潮水侵袭的堤坝,称为海塘。有关海塘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的《水经》。那个时候的海塘为用土堆砌。
南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介绍了《钱塘记》中这样一个故事:
汉代有一个名叫华信的地方官,想在今天杭州的东面修筑一条堤防,以防潮水内灌。于是他到处宣扬,谁要是能挑一石土到海边,就给钱一千。这可是个大价钱!于是,附近的地方百姓闻讯后,纷纷挑土而至。谁知华信的悬赏只是个计策,等到挑土的人大量涌来的时候,他却忽然停止收购。结果,人们一气之下纷纷把泥土就地倒下就走了。华信就是利用这些土料,组织百姓,建成了防海大塘。
随着时代发展,海塘建设不断进步。五代时期,吴越王钱镠发明了石囤木桩法构筑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