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实施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升级。在双减的背景下,各个学科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更加注重教学效率的提升,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尽管体育学科不是学生的主课程,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体育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活动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双减”背景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双减”;大课间体育活动;校本化;实施
引言
在双减的背景下,体育课程作为德智体美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备受教育领域的关注。因为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助力心理素质的培养,所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体育教学注重器械操作和技能掌握,小学体育教师应创新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体育锻炼。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主动锻炼意识。
一、丰富活动项目
大课间活动
经过对过去的运动大课间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发现现在的活动方式十分单一。作为大课间活动的主持人,教师需要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并积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在内容方面,应该重视小学生兴趣的差异性,以推动活动多样化。为了针对不同年龄段、性别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计适宜的体育活动来推动校内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学生的运动水平和习惯也会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发展阶段差异,设计不同形式的大课间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传统游戏和多样化的体育项目,以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营造出独特的班级体育氛围。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安排舞蹈、踢毽子等活动;而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增设篮球、足球操、抖空竹、绳操和竹竿舞等多项特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了适应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活动设计应充实多样,以增强体育课程的练习密度,促进学生体质的提升。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应不断开拓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设置多样化的活动项目。只有学生对活动充满兴趣,才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进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设置更多的课间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可以与学生沟通课程设计,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例如,在体操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的体操活动,比如拉拉操或健美操。这
样,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更感兴趣的活动来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既能够实现运动锻炼的目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组织大课间竞赛活动
为了有效发挥教师的监督和评价职能,体育大课间活动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帮助学生之间进行自我评价和竞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提升体育运动在校园中的影响力。比如,在校园大课间,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足球活动。教师可以以三人小组进行足球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抢球和边路穿越中挑战自我,提升个人足球技巧与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感受小组协作和竞争的魅力,培养合作精神,并增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其后可以举办双人竞赛项目,如双人跳绳、踢毽子、乒乓、羽毛球等。另外,教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对彼此进行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价的调查活动,从中获得更真实的体验。同时,教授可以及时观察学生在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教育指导和教学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让他们更加亲身地感受到体育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大课间的活动中。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体育课间活动,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交流,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增强自我管控和调整意识。此外,体育课间活动也能够锻炼学生身体,有助于形成健康的思想品质,对学生身心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是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主体,这需教师明确。身为校内教师,应了解大课间活动的意义、价值及重要性。开展大课间活动可让学生在课程中放松身心,使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有效地投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与学生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只有当学生对大课间活动充满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大课间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间活动中利用多种形式与内容来丰富体育课间活动,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特征,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兴趣的活动内容,缓解学生排斥体育活动的情绪,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
结语
综合素养的提升需要解决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核心素养发展不利。在双减背景下,应该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特化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为小学生打造身心健康发展的平台,发挥体育大课间活动的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8).109-111.
[2]姜雷雷,周芊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渗透体育核心素养理念的路径探索[J].吉林教育.2022,(3).53-54.
[3]苏鹏伟,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应用[J].拳击与格斗,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