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
Ⅰ、地球
复习总要求:               
1.了解地球的一般情况,如形状、大小、质量等。
2.熟练掌握地球上的经纬网,并会运用经纬线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3.掌握地球的自转运动、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4.熟练运用地球运动知识分析常见地理现象和事实。
5.熟练掌握,并会正确推断时区、正午太阳高度角。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自转的结果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
(1)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地球各纬度受热不均。
2、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质量=60万亿亿吨------有足够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气层(2000~3000千米)
二、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是地球的模型。构成地球仪的要素有:
1、地轴    地球自西向东地自转所围绕的一根假想的轴。
2、南、北极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3、赤道    在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
个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观察经纬网,分析比较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区别:
画辅助图:(1)经度(两面角)、纬度(线面角)
          (2)经线、纬线在侧视图、俯视图中的形状;
          (3)从经度、纬度数值变化规律判断东经、西经、北纬、南纬。
4、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5、本初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6、经度    从0°经线算起,向东、西各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表示方法:“120°E”读做“东经120度”;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表示方法:“20°W”读做“西经20度”。
7、东、西半球    习惯上,自20°W经线顺时针地(或自东向西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西半球。自20°W经线逆时针地(或自西向东地)到160°E经线,这部分叫做东半球。
8、经线的特点    ⑴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⑵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⑶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且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9、纬线    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长度不等。所有的纬线都自成一个圆圈,叫纬线圈。
10、纬度    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分别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北纬90度就是北极,南纬90度就是南极。表示方法:“22°N”读做“北纬20度”;“40°S”读做“南纬40度”。
赤道是周长最大的纬线圈,长度约4万公里。南、北极点是最短的纬线圈长度等于0。
此外,人们根据纬度的不同,称0°~30°SN为低纬地区;30°~60°SN为中纬地区;60°~90°SN为高纬地区。
11、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交,就构成经纬网。
经纬网的用途:⑴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坐标,即具体位置。如:我们伟大祖国
的首都北京,位于40°N、116°E的交点附近。⑵确定两个地点的相对方向。如根据经纬网就可以看出拉萨城在南京城西边稍偏南一些。
事实上,以上这些规定,大多是人为的制定,地球表面上根本就没有这些线和网。
例题1、地球上某点,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A、23.50N,1600E B、23.50S,1600E C、23.50N,200W D、23.50S,200W
例题2、某人从某地A出发,依次向南(B)、东(C)、北(D)、西(E)各行200千米,那么该人回到哪里?(考查了学生的方向和对经纬线特点的掌握情况)
提示:A地的位置有五种可能,(1)赤道 (2)北半球 (3)南半球 (4)北极点 (5)南极点
各种位置情况下,经纬线的特点都不同,通过画图很容易能得出结论。
三、地球上的时区和日界线
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
时区:国际上划分时区的方法。(图略)
规律: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时区数×15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E、算时区:经度数/150 (四舍五入)
区时:每个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称为区时。
区时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但边远地区需调整作息时间)
乌鲁木齐时间:新疆采用的东六区的区时。
世界时0度经线上的地方时。
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东十二时区比西十二时区早24小时,即早一天。但钟点相同。
国际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但实际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中国跨五个时区:(东五-----东九) (730E------1350E)
例1、2000年文科综合测试第1—第7题(图略)
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例3、当全球日期属于同一日期时,北京时间为:(    )
    A、6时 B、8时 C、12时 D、20时
4、某地北为中纬度,南为低纬度,用的是“北京时间”,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026′N,1200E  B、300N,1150E  C、23026′S,1160E  D、300N,1400E
5、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注:球面上两点间的最近距离是:以球心为球心,以大圆半径为半径,经过两点的一段劣弧。)
四、地球的运动(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一)自转运动:
1、方向、周期、速度:
(1)方向:三种方向
在北极俯视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
在南极俯视地球,顺时针自西向东;
侧视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
2)周期:两个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
扩展思维 四季教案
A、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西向东时:恒星日>太阳日(23小时528秒)
B、当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
C、当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公转为自东向西时: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
  结论: 当自转与公转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当自转与公转不同向时,恒星日>太阳日
恒星日永远是23小时564秒)。
3)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转过的角度。 ω=3600/24小时  150/小时 10/4分钟
南北极点除外处处都相等。
线速度:每小时转过的弧长。 V= 2πcosΦ R(周长)/ 24小时(时间)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结论: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2、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差
3)产生偏向
    作图分析:北半球、南半球、赤道地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情况。(图略)
 *分析偏向对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
A.影响大气环流和大气运动(举例说明:气旋与反气旋、大气环流)
B.影响大洋环流(举例:太平洋)
C.影响河流的冲刷、堆积
4)影响地球形状:三轴椭球体
()地球公转
1、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速度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个回归年36554846
2)公转轨道与速度
    开普勒定律:等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特点: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公转速度快,太阳照射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