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
读音: bà wáng bié jī
释义: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出自: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兵荒马乱
读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释义: 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自: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造句: 此时四处兵荒马乱,朝秦暮楚,我勉强做了一部《旧唐书》,那里还有闲情逸志弄这笔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混乱状况
近义词: 兵连祸结 内忧外患
反义词: 太平盛世 天下太平
兵连祸结
读音: bīng lián huò jié
释义: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出自: 《汉书·匈奴传》:“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
造句: 北洋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形成各霸一方的封建割据,横征暴敛、兵连祸结,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全国人民如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持久的战争
近义词: 兵荒马乱 内忧外患
反义词: 安居乐业 物阜民丰
兵戎相见
读音: bīng róng xiāng jiàn
释义: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残缺不全
读音: cán quē bù quán
释义: 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出自: 《论持久战》:“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造句: 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论持久战》)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不完整
近义词: 支离破碎
反义词:
赤地千里
读音: chì dì qiān lǐ
释义: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出自: 《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造句: 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近义词: 寸草不留 不毛之地
反义词: 郁郁葱葱
楚界汉河
读音: chǔ jiè hàn hé
释义: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自: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造句: 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此起彼落
读音: cǐ qǐ bǐ luò
释义: 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
出自: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
造句: 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接连不断
近义词: 此起彼伏 接连不断
大动干戈
读音: dà dòng gān gē
释义: 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出自: 《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业;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造句: 同学们应友好相处,不能为一些小事情而大动干戈。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近义词: 大打出手 兴师动众
反义词: 鸣金收兵 偃旗息鼓
独立自主
读音: dú lì zì zhǔ
释义: 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出自: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
造句: 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和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 自食其力 自力更生
反义词: 仰人鼻息 身不由己
放牛归马
读音: fàng niú guī mǎ
释义: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自: 《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再用兵
近义词: 偃武修文
风云突变
读音: fēng yún tū biàn
释义: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出自: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造句: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清平乐·蒋桂战争》词)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政局等
近义词: 风云变幻 风云万变
反义词: 一成不变
归马放牛
读音: guī mǎ fàng niú
释义: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自: 《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造句: 那些王侯将相何尝得一日的安闲?好容易海晏河清,归马放牛。(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近义词: 放牛归马
化干戈为玉帛
读音: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释义: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出自: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造句: 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老舍《茶馆》第一幕)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化零为整
读音: huà líng wéi zhěng
释义: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出自: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谓“化零为整”的办法,多半是在敌人进攻之时为了消灭敌人而采取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