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要按照古人的"平仄规则"诵读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查阅关于古诗吟诵方面的资料,脑海中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以致夜不能寐。有时想通某些事情便兴奋的不能入睡,必暗打节奏心中默诵。有些问题也渐渐的在脑海中清晰起来。如古诗的押韵,我一直以为是古人写诗赶到哪儿就在哪个音上押韵。其实“韵”都是在世人心里吟好的,“韵”是诗人的感情基调。再有关于古诗的诵读,我们平常的节奏和停顿是对的,那样读根本不能理解诗人的情感。古人诵读有“平长仄短”规则。一首七言格律诗,在二、四、六等节奏点上,平声长而仄声短,加上平声的韵脚也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变化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长短规律。在现代汉语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来看。这样就有了平仄变化的规律。
诗词格律   如:杜牧的《清明》长短节奏应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我们平时朗读节奏都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像读白话一样,根本不去顾及“声音的平仄”。这样读古诗,与作者的情感相差甚远。所以最后我们在教学生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的时候,只能是借助关键字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的老师干脆就告诉学生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实,诵读读正确了,读好了。理解诗人的情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就。今天的古诗积累课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这首诗应该这样诵读: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看最后一句用了对少个仄声,“祭、无、忘、告、乃”只有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声音延长。其他的都是仄声,短促。而且这些仄声,有四个字是“入声”----“祭、无、忘、告”。诗人要表达什么感情?看不到朝廷收复失地、统一中原激愤、死不瞑目呀!
    古人对于入声字是很讲究的,不是随便想用哪个字就用哪个字的。两个入声在一起通常表达的是极为愤激或极为慷慨的时候。如:李商隐的《无题》,写了一位女子追求爱情却幻灭的绝望之情。其中有一句“飒飒东风细雨来”,“飒飒”两个入声连用;岳飞的《满江红》“壮怀激烈”两个入声连用。
    回头看看陆游最后一句用了四个入声,诗人的内心的激愤可想而知!最后这一句我们仿
佛看到一个临终老人,憋着最后一口气,用尽全力喊出了这样一句话。爱国之情尽在其中。陆游的另一首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中有一句“遗民泪尽胡尘里”也连续用了两个入声“泪尽”,同样表达的是激愤之情。
    不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则去读,这感情是根本读不出来的。所以古格律诗,一定要按照这一规则去诵读。
邹市明妻子冉莹颖在我们汉语里字的发音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 平长仄短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妙观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
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泡沫垫子,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腊八蒜做法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韦昌辉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这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的平仄,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不难会发觉第三、
第七和第八这三句,有些和格律不符。例如第三句的“一”字,应为平声,现在却是仄声,整句就要变成“仄仄仄平仄”;第七句的“挥”字和“兹”字也不合,应仄而平,应平而仄,变成了“平仄仄平仄”;最后一句的“班”字也不对,应仄而平,成为“平平平仄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