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见阅读理解答案
一个偏见
钱钟书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偏狭得可怜,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博马舍《趣姻缘》里的丑角说:“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欲望的动物。”我们明知那是贪酒好的小花脸的打诨,而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偏宕之论的确说透人类一部分根性。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那又何妨?
      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唯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就是独处一室、无与酬答的时候,他可以开留声机,听无线
电,甚至睡眠时还发出似雷的鼻息。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者隔着墙壁和距离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圭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跟鸡鸣犬吠同样缺乏意义。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
      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至少从第三者的耳朵听来。唐子西的《醉眠》诗的名句“山静如太古”,大概指着人类尚未出现的上古时代,否则山上住和尚,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却能和寂静融为一片。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噪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净。天籁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诗经》;“萧萧马鸣,悠悠旒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噪,反添静境。雪莱诗里,描写啄木鸟,也说鸟啄山更幽。柯律立治《风瑟》诗云:“海声远且幽,似告我以静。
”假使这个海是人海,诗人非耳聋头痛不可。
      寂静并非是声响全无。声响全无是死,不是静;所以但丁说,在地狱里,连太阳都是静悄悄的。寂穆能使人听见平常所听不到的声息,使道德家听见了良心的微语,使诗人们听见了暮移动的潜息或青草萌芽的幽响。你愈听得见喧闹,你愈听不清声音。
      人籁还有可怕的一点。车马虽喧,跟你在一条水平线上,只在你周围闹。惟有人会对准了你头脑,在你顶上闹--譬如说,你住楼下,有人住楼上。不讲别的,只是脚步声一项,已够教你感到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有人在踹你的头。每到忍无可忍,你会发两个宏愿。一愿住在楼下的自己变成《山海经》所谓“刑天之民”,头脑生在胸膛下面,不致首当其冲,受楼上皮鞋的践踏。二愿住在楼上的人变像基督教的“安琪儿”或天使。身体生到腰部而止。背生两翼,不用腿脚走路。你存心真好,你不愿意楼上人像孙膑那样受刖足的痛苦,虽然他何尝顾到你的头脑,顾到你是罗登巴煦所谓“给喧闹损伤了的灵魂”?
      叔本华《哲学小品》中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
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
文本二: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不慌不忙地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做那些事呢?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注】①钱钟书(1910~1998),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收录1939年2月以前写的十篇散文。文本一《一个偏见》为其中之八,文本二为作者
自撰《序》。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说偏见是在思想缺席以后产生的,表现出偏见的主观性。
B.造屋没有卧室、在浴室里照镜子做出摄影机头前姿态的比喻,说明偏见是丰富多样的,是轻松随意的。
C.文章以睁大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偏狭、狗只见肉骨头不见其他狗的情况与偏见作对比,突出偏见的普遍性。
D.在夜深或苦想时受人声烦扰就“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用夸张笔法写出难以忍受的心情,令人忍俊不禁。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唐子西《醉眠》中说“山静如太古”,是说行在山中,远离尘世,周围一片清净,似乎进入
上古时代,没有人声喧扰。
B.《诗经》中说“萧萧马鸣,悠悠筛旌”,又说“有闻无声”,可见在古诗人看来,只有自然界之声而无人声,不算喑闹。
C.作者用《红楼梦》里赵姨娘缺少自知之明,向探春无理取闹时所说的有人在踹她的头来形容受人声干扰的感觉。
D.《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说刑天争位于黄帝,他因头颅生在胸膛下面而无被砍掉的危险,舞动干戚,勇猛交战。
(3)钱钟书自评书里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请结合文本二,分析《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的散文的特点。
(4)如欲以“以偏见说正见”为题写一则关于《一个偏见》的短评,请结合文本,列出短评的要点。
答案:
(1)C
(2)D
(3)①带有业余消遣性质,随便从容,不慌不忙;②并无体系,也不严密,先后或彼此矛盾,说话过火;③难于尽察,留有空白。
(4)①文章由偏见谈起,说偏见不具有理性,而具有感性,可以从某个方面表达事物的根性;②文章主体所表达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正见,自然之声给人寂静之感,人类之声给人喧闹、烦扰之感,由古至今皆是如此;③文章说正见为偏见,化偏见为正见,幽默风趣,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