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大班语言教案(8篇)
中秋节大班语言教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学习围绕主题“月亮”进行谈话。
  3、喜欢与同伴交谈,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弯月、圆月)。
  2、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CD、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less是什么意思
  1、孩子们昨天在家里有没有吃月饼呀!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昨天为什么要吃月饼呀?(请几个孩子来回答)
企业会计科目表
  2、因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节,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圆圆的'月饼吃,圆圆的月饼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儿欣赏中秋节的图画。
  1、教师:你们见过月亮吗?图画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小朋友回答)
寒山诗  2、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教师:一个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静地听他说,等他说完以后再补充。
  3、教师边出示月亮的图片边请幼儿回答: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的时候是弯弯的。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醒小朋友仔细倾听)
  三、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变成圆圆的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给幼儿提示及补充)
长征距离  2、儿歌里面说中秋到,月儿圆圆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根据幼儿对儿歌的熟悉度,可重复几次。
  4、幼儿集体念一遍儿歌。
  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知道了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四、幼儿画一画月亮。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册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
  2、幼儿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学习传书)
  活动结束 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是什么歌
中秋节大班语言教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党员民主生活会材料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