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毁灭》课堂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
一、背景介绍
1.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的一处宫殿,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2. 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50公顷,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大的建筑。
3. 圆明园经历了两次毁灭,第一次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时被毁;第二次是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被毁。
二、英法联军的入侵
1. 英法联军于1860年入侵北京,他们的目的是要迫使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并要求清政府支付巨额赔款。
2. 圆明园时任皇帝慈禧太后已经撤离,英法联军刻意摧毁圆明园,目的就是要破坏中国人的文化和传统。
3. 圆明园被毁后,慈禧太后决定修建新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三、义和团运动的毁灭
1. 义和团是一以恢复中国的封建礼教为宗旨的武装团体,他们反西方,反基督教,反殖民主义。
2. 义和团运动涉及范围广,时间长,但最终以失败告终。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期,圆明园再次被毁。
3. 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结成联军,进攻北京,并洗劫了圆明园。
四、意义和影响
1.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代表了清朝晚期中国社会面对外敌入侵所处的困境。
园明园的毁灭2.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尊严和自尊心。
3. 圆明园毁灭的惨痛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即必须保护好我们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维护我们国家的繁荣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