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何为师?《说文解字》曰:“师教人以道者称之也”,师者教人以道至今千百年已,何为道?余私以为,乃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缺一不可,德高而学浅,庸人矣,学厚而德平,俗人矣。因而为师者当先德高学厚,方能授业于人传道解惑。
师者,当德高学厚。   
古人云,为人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万般之首,为人者当如此,为师者更当如此。修身者当以修德为先,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师者亦当时时自省,为师者以德为先乎?为师者以身为则乎?为师者以生为本乎?谨于言而慎于行,率先垂范,慨然立于天地,方可不愧为师矣。修身者当以读书为本,子曰:“不读《诗》,无以言。”为师者当手不释卷,笔耕不辍,然今之学界百家争鸣,三教九流,书类万千,人生而有涯学无涯,以有涯之生何尽无涯之学?或曰:“术业有专攻”吾辈为师,非同于为工为农为商为政者,为师者自有为师之书,经史子集,中外名著,教育专刊,心理哲学凡此种种,皆为为师之书。世事洞明皆学问,为师之书非仅书本之书,亦有人生之书,生活常识,各地风物,人生实践亦是人生之书,为师者当融百家之长于一技之中,如此方能游
刃有余,行传道授业解惑之职,学无止境,为师者当穷极一生修身立德,存一身浩然之气,如此方能不愧“师”之一字。
为师者,当传道解惑
人非生而知之者,教师之职在于教,教学生自无知至有知,然教之何?如何教?实乃亘古不变之热题,古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有鱼渔双授为教之法,私以为教师之职在于让学生手中有鱼,心中有渔,为师者当是促进学生“学会”“会学”“乐学”之智者,而非学生“学不会”“不会学”“不乐学”之杀手。因而吾辈为师者,当培养学生学习之兴趣,教授学生学习之方法,解决学生学习之困惑,而非一味之死教、死读、死背。此之谓教之何。至如何教,子曰:“有教无类”,为师者当常怀仁爱之心,不以学生之成绩而有所偏颇,不以个人之好恶分学生之高下,不以聪讷而定学生之好坏,反之,为师者当常关怀后进之生,听其声,察其言,解其惑,知其为,言传身教,使之学有所益。又曰“因材施教”,一方治百病庸医也,一技授百生庸师也,为师者当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掘学生闪光之处,增其信心,促学生个性之发展,发其兴趣,提供合适之教育,不一而足,如此,可使学生百花齐放,各有所长,此之谓今之“教”也。
师德征文师者,当树人以德
德高而学浅,庸人矣,学厚而德平,俗人矣,为师者,非仅为学之师,亦乃为人之师。人之者“本始材朴”,师之责在于化朴为德,促学生负壮气、立宏志、修礼乐、正德行、养浩然之正气、勿忘国家之复兴。“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唯少立鸿鹄之志,方能不负光阴,成栋梁之才。为师之责,在于做学生丹山路之引航者,如此才能长江后浪推前浪,雏凤清于老凤声,如此方能不负教师之职。
为师之道在于树人,更在于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非仅学生之教育,亦乃教师自身之教育。
余为师十载又余,于为师之道感慨颇多,今借征文之名,述心中块垒,学识有限,仓促成文,虽不足之处颇多,亦乃一家之言,今呈于读者前辈诸君之前,万望多多指教,不胜感激。